CRL1979 发表于 2010-10-16 19:35
建议你看一看,马研院的政治经济学新编,对你提的问题有比较系统的解释。
简单解释一下,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乘。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四大理论假设中,“新的活劳动创造价值假设”第三条“生产有形和无形的精神商品的劳动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复杂的智力活动一方面创造价值,同时也是教育学习过程中价值的转移。是简单劳动的倍乘。
当然,价值是抽象概念,几倍、多少不能具体衡量。
hanneke 发表于 2010-10-16 20:05问题的核心就在这里啊 不能衡量....CRL1979 发表于 2010-10-16 19:35
建议你看一看,马研院的政治经济学新编,对你提的问题有比较系统的解释。
简单解释一下,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乘。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四大理论假设中,“新的活劳动创造价值假设”第三条“生产有形和无形的精神商品的劳动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复杂的智力活动一方面创造价值,同时也是教育学习过程中价值的转移。是简单劳动的倍乘。
当然,价值是抽象概念,几倍、多少不能具体衡量。
而且正如刚才某朋友的回帖 一条导游线路的比对衡量都那么花时间 那么复杂
如果一个国家有3000种不同的劳动岗位(比如) 那么是 3000取2的组合数个互相换算的方法 天文数字
如果建立一个核心标准 作为中间换算的桥梁 也要3000种标准
最关键这3000个岗位还有底端和高端 有的工人努力有的不努力 同样是清洁工 普通擦玻璃的和在摩天大楼外擦玻璃的 又完全没法比
照这样分类下去 人类编撰一部百科全书也完成不了这个换算工程 而且不同行业的人还不会服气! 都认为自己的工作强度最大 最有价值等等
或者等到完成的时候 我们的技术 设备 工作方式已经变化了!
一个没有实用价值的虚无概念到底是有什么用?
我们说有破有立 老马你立场鲜明的破了资本家对自己剥削的美化说法 可是你如何教我们一种方法去识别价值呢?
CRL1979 发表于 2010-10-16 20:11抽象的问题不能具体去理解,一般人理解不了不等于观点错误。老马已经不在了,现阶段教你识别价值你就要看“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hanneke 发表于 2010-10-16 20:05问题的核心就在这里啊 不能衡量....CRL1979 发表于 2010-10-16 19:35
建议你看一看,马研院的政治经济学新编,对你提的问题有比较系统的解释。
简单解释一下,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乘。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四大理论假设中,“新的活劳动创造价值假设”第三条“生产有形和无形的精神商品的劳动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复杂的智力活动一方面创造价值,同时也是教育学习过程中价值的转移。是简单劳动的倍乘。
当然,价值是抽象概念,几倍、多少不能具体衡量。
而且正如刚才某朋友的回帖 一条导游线路的比对衡量都那么花时间 那么复杂
如果一个国家有3000种不同的劳动岗位(比如) 那么是 3000取2的组合数个互相换算的方法 天文数字
如果建立一个核心标准 作为中间换算的桥梁 也要3000种标准
最关键这3000个岗位还有底端和高端 有的工人努力有的不努力 同样是清洁工 普通擦玻璃的和在摩天大楼外擦玻璃的 又完全没法比
照这样分类下去 人类编撰一部百科全书也完成不了这个换算工程 而且不同行业的人还不会服气! 都认为自己的工作强度最大 最有价值等等
或者等到完成的时候 我们的技术 设备 工作方式已经变化了!
一个没有实用价值的虚无概念到底是有什么用?
我们说有破有立 老马你立场鲜明的破了资本家对自己剥削的美化说法 可是你如何教我们一种方法去识别价值呢?
hanneke 发表于 2010-10-16 20:22CRL1979 发表于 2010-10-16 20:11hanneke 发表于 2010-10-16 20:05说到经济增长理论,西方经济学一个致命缺点就是不承认劳动价值论,西方经济学发现技术进步对生产的促进作用,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探求
技术进步与投入的关系。想找出科研投入与技术进步的关系,但却始终解释不全面。
为什么,就好比孩子学习,计算投入学习的资金与孩子成绩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关系只在初期投入较少时有一定相关,但到了资本投入相对饱和时,再追加投入就你没有关联性增长了。同理,由于不承认劳动价值论,不认为技术进步是以劳动者的智力创造为源泉。西经学家只认为技术进步是资本投入的结果。因此,西方经济学家发现,投入初期存在相关(此时技术进步需要的客观硬件还没有满足),但投入一定程度后就不存在相关了。这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致命缺陷。
CRL1979 发表于 2010-10-16 20:23
14# hj58
不能具体衡量的不一定不能用,西方经济学的效用能具体衡量吗?量子力学中存在“测不准定理”,量子力学就不能用来研究吗?
抽象是研究方法之一。
hanneke 发表于 2010-10-16 17:22
偶然撞进这个论坛 看到别人的帖子 想起N年前我纠缠着我的政经老师问的几个问题
5-6年过去了 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问题很简单:凝结在商品的中的无差别的劳动价值 到底该如何衡量?
老马所处的年代劳动生产比较简单 他也论述的比较简单 但是那个论述已经完全没法用了
马克思的本义是什么? 公平! 不要剥削
如果劳动的价值无法衡量和相互比较 也就没有公平了
例子:一个受过多年教育的脑外科医生,做手术的时候精力需要非常集中,但是手术过程只要半小时,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一个富士康的工人,高中学历,在流水线做装配工作一天8小时。
这两个人的劳动如何比较? 老师说换算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那具体怎么换算? 前者是等于后者还是后者的多少倍?
商品只有等价值的交换才会不存在剥削, 但是价值是多少根本没法计算?!
而且就算解决了这个脑外科医生和工人的问题 艺术家呢? 管理者呢? 律师呢? 导游呢?
人类社会千万种不同的劳动形式 千千万万种产品 服务? 分别价值多少 怎样给他们报酬才算公平?
怎样交换这些产品和服务才算公平? 更何况 这些东西还是在不断变化当中的
-------------------------------------------
西方经济学把价格和价值基本当一回事 某一时刻 你愿意做这笔交换 这个商品的价值就是这么多
马克思是大大反对这种观点的 但是遗憾的是他也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在简单劳动时代 还可以用必要劳动时间来比一比 比如辛苦一点的1小时劳动我可以换算成2小时社会必要劳动
简单一点的3小时劳动我也换算成2小时社会必要劳动 这样包含的在商品种的价值是相对稳定的
但是非常遗憾是我发现这个所谓的必要劳动 所谓的价值是个虚无的概念 是一个永远无法比较 没有实用意义的东西
-----------------------------------------
我写这段话 完全从脑海里自己打出来 如果有人能回答 希望不要粘贴一些东西给我看 也不要说我学的不好
我母校的政经很强 我也是认真学了的 也不要让我回家去看资本论
就像我一样简单点的办法把道理讲明白好么?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