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济思想史》二
在欧洲中世纪之后、自由主义盛行之前,产生了第一个系统的经济学流派“重商主义学派”。重商主义是否正如其名所示是以商业为重呢?我看这应当是一个比较历史概念,是相对于封建割据和轻商思想而产生的。如果将其与当前的商业思想进行对比,那恐怕不可同日而语。这里不禁要联想到中国的重农轻商的思想,也与后面的重农主义学派相呼应。中国的历史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农业生产一直是统治阶级及其重视的,成为其统治的基础和财富、地位的象征。在史书中常以良田和粮食的多少为国家盛衰的标志。农业因其与人类生存的直接相关性而得到重视是无可厚非的,为什么商业的发展也应受到重视呢?古代传统上认为商业是不具有生产性的,是投机与不劳而获的代名词。怎样能够打破这种观念,也是解释重商主义产生的必然之路。首先,城市的产生是国内贸易繁荣的基础。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多,人们文明与需求的提升,互相交换余缺成为一种天然的关系。城市本身在工业产生以前从狭义上来说它是不具有生产性的,它所需要的一切产品都需要从外部获得,当然它本身有它的职能——提供服务或者交易的场所。城市必须有其自身的增长机能,即脱离农业劳动而专门从事贸易服务的商人的不断积聚,才能维持和拓展城市的职能,从而形成全国或全球性的城市。在欧洲产生重商主义而中国却没有出现这正与欧洲城市基本上以商业职能为主而中国城市则以行政职能为主所产生的“有城无市”相契合。其次,国际贸易的广泛进行加速了时重商主义思想的产生。国际贸易是扩大了的国内贸易,其与世界性货币,即金银的广泛使用和认同为基础。国际贸易又涉及到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的问题。在交通并不发达的条件下政府或统治集团贵族成员的支持是必要的,不管是郑和的偶然性国际贸易还是葡萄牙、西班牙及后来其他西欧国家的殖民贸易都是在统治者的支持下、在民族主义的旗号下、以军国主义实力为支撑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商人地位的变化也促进了重商主义思想体系的形成。
重商主义思想的主要原则有“1、金银是财富的最佳形式;2、民族主义;3、对本国不能生产的原材料免征关税,对本国能生产的制成品和原材料实行保护,并严格限制原材料出口;4、殖民地化和殖民地贸易垄断;5、反对影响商品流通的国内费用、税收和其他限制;6、强大的中央政府;7、数量众多且努力工作的人口的重要性”。经济思想的继承性表明前人的思想在我们当今社会经济中都也以找到原型纵使已显陈旧和黯淡。如果用现在的思想来理解前人的观点,则必然产生对前人的偏鄙,但又很难体会当时的情况而进行深入准确的理解。那只好以我现有的知识水平即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其进行理解。在金银已仅仅成为商品的当前条件下,它们应该在我们的观念里还是财富的重要形式,很多人仍然把持有金银当做最安全的财富持有方式。民族主义是在国际、族际交往中一直存在的利益原则,它对于形成民族的竞争优势是有一定帮助的。关税政策也依然是现代国际贸易中存在的调节利益分配的机制。殖民主义应经随着时代的发展披上了伪善和友好的外衣,形成新的国际分工原则,应该说当前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技术对原材料的垄断是新殖民主义的表现。在比较文明的国家,国内商品的流通障碍和诸侯经济已经变得不太重要了。中央政府的力量从全球来看至少从与市场的关系来看越来越强了。重商主义者要求儿童从少年的时候就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以增加劳动力的供给是不堪设想的,而现在努力工作的人口比例应该与以前没有多大的变化。
“重商主义显然对商业资本家、国王和政府官员有利”
重商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托马斯·曼(Thomas Mun);杰拉德·马里尼斯(Gerard Malynes);查尔斯·戴维南特(Charles Davenant);让·巴蒂斯特·柯尔培尔(Jean Baptiste Colbert);威廉·配第爵士(Sir William Petty)。他们主要是商人和政府官员。
对重商主义的学习要注意以下问题:
重商主义者的思想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统一的经济学体系。他们学派内部也经常有不同的见解,很显然他们的政治见解和政策也有差异。
重商主义又被称为重金主义者,他们强调金银是财富的最佳形式,强调出口以换取别国金银,规范进口而让金银流出的重要性。殖民地是当时重要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这为金银的积累提供了重要的贸易形式。军国主义或战争是建立殖民地的重要方式。国内的大量工作人口是进行生产和金银积累的重要保障,自由的国内贸易和国家授权的垄断形成了当时社会的矛盾。
重商主义者赞成拥有大量的人口和低工资,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减少人们的懒惰,增加人们对财富的积累。在工资效应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上,他们认为收入效应是明显的,配第认为人口多寡管理费用相差无几而人口多的财富增加效应是明显的。
重商主义又商品的恐惧症,他们害怕从外国进口商品而让金银外流,这与他们赞成国内商品的自由流通是并行不悖的。这种限制将使拥有出口特权的集团受益,而国内对于低价国外商品有需求的消费者将受损。
2010年9月1日 于崂山青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