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2013-5-6 20:02:17
专要比通好,因为人类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所以,我觉得专更好,尤其在高速发展的我国很需要专的人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6 20:02:22
先专后博为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6 20:03:05
不是说,大公司看制度,小公司看老板吗。。。。
个人也是认为大公司的制度分工明确,只要专才,而小公司要的就是全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6 20:06:09
所谓专才是指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上,在某一领域有所专长的人才,所谓全才是指在各方面均有所发展的人才。所以,无论专才还是全才,都是人才。并非我们理所当然地以为的专才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人,那样子不是专,是单,而单方面有所建树的人必然要结合多方面的知识,而仅仅只有某一领域知识的人不能称之为才。当然全才也不能单纯理解为各领域略懂一二浅尝辄止的人,他们的博必然建立在某几个领域的高深之上,因为无所不知的不是人只能是百科全书,所以即使是全才也是建立在专才基础之上的。由此可知,理想化的全才实际上是拥有无数精专知识的人才,而这样的人才是梦幻化了的,因为“吾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并不可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所以,全才的理想过于空洞。现实情况是,当今的社会是创新的社会,也是高效的社会,博学多才的人能高屋建瓴地提出全面的观点,而博识的人亦能更好地进行学科间的交叉,由此创新出新的理论,并且这样的“1+1”似的创新能够传造出第三个新式思想。所以对全才的需求又是必然的。

然而现实情况与我们的需求不能挂钩,其原因在于全才的难造就性,一个人唯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学识,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全才。历史上有谁敢称自己是全才呢?毛泽东算吗?通晓军事政治文学,但他也有自己不知的事情。如果以一个圈的方式将人的所知与未知隔离开来,圈内是所知圈外是未知,并且这个圈是不断增大的话,你知道的越多实际上就是不知道的越多。而现实情况是,我要招聘一个业务员,我会看重他的沟通力,其他的方面,譬如口才、理解力、表现力,都是在我观察范围之内的,然而如果此人各方面都令人满意的话,我就可以说他是全才吗?恐怕不是,他的口才理解力等等是其沟通力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全才的全实际上是专才的专的集合,所以他还不能称为全才。

所以说,全才是一个时间累积不断量化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由此可说,在成为全才之前还是应该成为当之无愧的专才,将你所擅长的技能深化精化,成为此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头羊,而社会也是因为这些在各个领域有所建树的人才能得以不断繁荣发展。举一个最一般的例子,爱因斯坦是当之无愧的物理学家,他的相对论解决了牛顿以来天体力学残留的历史难题,但是爱因斯坦除了物理之外可以说一窍不通,他甚至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料理的好。但就是因为他能在其所专长的领域孜孜不倦地探索,才成就了永远的爱因斯坦。再比如说钱钟书,在他的高考中,数学是零分,而国文是满分,如果按短板效应的观点来评论的话,钱钟书必须砍下长板来补短板才行,然而清华不屈一格降人才,也正是清华的包容成就了一代文学家。

全才是一个太理想的目标,专才是实现全才的前提。所以,就可能性来说,成为专才的可能要大于成为全才的可能性,也更有利于培养人才适应社会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6 20:08:00
众多定位错误,接着逻辑错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6 20:11:03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6 20:11:0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6 20:11:29
专业时必须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6 20:13:37
专才是敲门砖,全才很吃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6 20:14:17
要在某方面是专业人士,同时要知识广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6 20:17:20
做全能博士,其中一门精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6 20:19:42
通是广度,专是深度。看个人需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6 20:21:32
都重要吧,看不同条件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6 20:25:14
辩论赛这种形式,20年前流行过一阵。现在觉得非常无聊,正方、反方,抽签拿到一个观点,知难行易、知易行难,近朱者赤,近朱者未必赤,人之初,性本善性本恶。把复杂的问题抽象成一个个干巴巴的条条,不考虑可能的背景、情境,自说自话,除了炫耀一些嘴皮子上的机灵劲儿外,对我们的认知有过一丁点儿帮助么?
别扯这些没用的了,歇歇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6 20:28:25
尽可能地博,但必须有一方面要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6 20:29:53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6 20:31:27
都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6 20:32:52
专才是立身之本,天才是发展之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6 20:34:13
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6 20:34:18
全才吧  因为我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6 20:35:21
这个得看具体情况而定吧。全才适合作决策,专才适合微观钻研提升,不能一概而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6 20:36:47
专才建立在通才基础上
不过世界上几乎没有通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6 20:36:58
还是专才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6 20:41:27
发展中国家需要专才,发达国家需要全才。。。综上 当今中国需要专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6 20:44:18
太过专才,易发展为高级的蠢材,还是全才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6 20:45:26
其实这个很难说的。在某些领域看,专才比较重要。但是,全才反而在某些领域吃的香。在某些行业需要专才,在某些地区又需要全才。因而,总体而来不能光凭一家之言,仅仅数语能说得清的。总之,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6 20:47:28
一专为基础向外辐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6 20:53:23
专攻一门,然后触类旁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6 20:55:17
很好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3-5-6 20:55:5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