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简单,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就可以明白了,当然是可能片面的。本人是一名国内排名数一数二的大学的一名研究生。专业是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研究方向是理化检验分析,说实在的就是卫生化学,但是在公共卫生学院招生。研究生期间上的课程一多半都是公共卫生学的课程,同时也会额外的学习一些卫化的课,毕竟自己导师会开相应的课程。一开始我感觉我比较有优势,因为我不但是公共卫生学院的学生,同时我还学习了相应的卫生化学的课程,所以我想不管我在就业方面还是申请国外PHD方面都将是一个优势。然而,事与愿违。
今年研三找工作首先让我收到了挫折。由于本人想进入企业工作,所以首先选择进入公司,化学方向公司比较多,所以我就去应聘相应的工作,但是都遭到了拒绝,当然也有公司给我offer,但是底薪只有3000-4000左右,太低。 最后,本人又不得不选择应聘公卫对口的事业单位。本人相继报了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围的同学都收到了面试的通知(我说的是都收到了,除了没有报名的同学),可我就没有收到。自己到网上一查,一审就给淘汰了。所以让我清醒的认识到选专业就要上那种地地道道的专业。
本人其实是一心想出国的,因为申请完了没事才出去应聘的。差不多3月份相继出来了结果。结果申请化学方向的学校全部挂掉了。其中阿尔伯塔大学还被对方教授反套,让我过去他那做蛋白质组学,由于我具有统计的基础,又有化学基础。而且当我将申请材料寄给学校之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了,紧接着就来了拒信。
所以我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可能通才是非常需要的,但是当下的社会,还是专才比较适合生活。当然如果你的大老板自己能说的算,我就会偏向通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