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划经济年代国营企业是绝对的老大。国营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都按国家计划都配给的;而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论供不应求还是销售不出去、及企业无论是赢利还是亏损与职工工资和福利并无多大的关系;因为工人都有国家的铁饭碗保护着的。
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即人民公社化年代中国的东部农村人民公社已经有相当数量的社、队办企业和后来八十年代已有相当规模的村、乡、镇集体企业的存在。这些社、队办企业和村、 乡、镇企业起先只是做做小五金、小塑料加加工而己。
当时社、队办企业的农民一般都是与生产队的社员拿基本上相同的工分。而社、队办企业中跑供销的供销员叫外勤的就有点不同了。因为他们是很吃香,当时的社、队办企业:为了扩大生产业务,总是千方百计的派遣跑供销的外勤人员去联络国营企业。当时的社、队办企业只有为国营企业加加工;为国营企业生产一些零部件产品的能力。因此也只能以达到为社员们搞一点付业收入的目的。
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和社、队办----村、乡、镇企业名义上的所谓改制,而在实际上却使当时极大部份的原乡、镇企业负责人及外勤人员他们:一夜之间成为了私人企业的老板。为了扩大生产和赚取更多的利润:有的个体老板向国营企业的老总行贿和勾结。以达到民营企业各种产品的增加利润。
但是更严重的是当有些民营企业有了对整套工业产品有了生产能力的时候;向许多国营企业获取洗衣机、电冰箱、火表、电表、油烟机、等等著名品牌的商标并生产,并准许在市场上自由销售。国营企业的市场销售份额被挤占、著名品牌的名誉被损害;国营企业利润下滑、甚至亏损;使产品严重过剩、工人大量下岗。
而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许多的民营企业之所以有着比国营企业更有利的竞争优势。一:因为民营企业更有利于避税 。二:民营企业所招收农民工比国有企业的工人的工资更低。三:民营企业的老板为工人投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项目少。四:民营企业可以比国营企业有更灵活经营方式和没有任何负担。
在市场经济非常活跃的今天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从无到有已经象雨后春天一样的不断涌现出来。许多文化并不高,所谓的民营企业家们他们都白手起家。现在有资产达几亿到几十亿的民营企业家到处都有。
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