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来说几句,这几个问题我觉得非常好,楼主经济学学的应该不错了,否则都提不清楚这几个问题。
第一,消费C和投资I是不是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比如说,两部门经济Y=C+I,而Y=C+S,那么S=I=Y-C,则当Y不变时,C↓→(S=I)↑。那么平常我们经常听到的要增加消费、投资来扩大内需,这岂不是不能兼得?
回答:
Y=C+I=C+S仅仅是个GDP恒等式,是从定义出发成立的,也就是事后统计定义为一个年度的投资就等于国民储蓄。就跟会计恒等式一样,为了找平衡需要一些定义。
正如楼上有个朋友说的,这个问题也可以从时间的跨度考虑入手考虑;从经济的起点时刻开始计算的漫长时期,如果不考虑最后的存贷余额,必然有实际储蓄=投资(也就是消费之外的钱都投资了,否则钱哪里去了)。但是从一个年度说,当年储蓄就不见得等于当年投资,比如考虑一个二部门模型,2005年初,某国国民存款余额10000元,贷款余额10000元,这时候存贷相等,过去的所有时间里储蓄=投资;但在该年度,国民存到银行10000元,当年投资2000元,年末存款余额20000元,贷款余额12000元,储蓄就不等于投资。实际上,该年度增加了存贷差,这些增加的储蓄可以用来以后的投资,总有一天会被投资掉。
国家政策增加消费、投资,就是要使得那部分沉淀下来的存贷差额减小,两者可以兼得。
第二,当收入Y增加时,对进口的需求也会增加,这意味着净出口NX(=出口-进口)的降低,即:Y↑→NX↓。另一方面,Y=C+I+G+NX,所以NX=Y-C-G-I=S-I,那么Y↑→S↑→NX↑。同样是收入的上升,但是对NX的影响结果相反,怎么理解这种情况?
回答:
这个问题,需要考虑变量的因果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收入增加,是进口增加的因,进口增加是NX下降的因,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内收入增加,导致NX下降。
Y=C+I+G+NX,这个等式仅仅说明“当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C、I、G、NX 每一项上升时,都带来Y上升”,前面是因,后面是果。反过来就不存在。
第三,一个关于LM曲线的问题。货币供给(M/P)S=货币需求(M/P)d=L(r,y),此公式说明货币需求与利率r成负相关关系,与收入y成正相关关系。我看书看不懂的是,当货币供给增加时,LM曲线向外(右)移动,货币供给减少时,LM曲线向内(左)移动(这能理解),为什么当货币需求增加时,LM曲线向内(左)移动,货币需求减少时,LM曲线向外(右)移动?也就是说,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变动由LM曲线反映时是相反的,但是(M/P)S=(M/P)d ,他们的变动方向应该是一致的啊?
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楼上几位都没说到点上。
注意LM曲线的方程M/P=ky-hr,即r=ky/h-M/(hp)(这个方程不是现实的情况,但简化了了函数关系变量的因果作用不会受影响),M变大,显然曲线右移,反之左移。
如果考虑货币需求变化带来的LM曲线的移动,注意不是“LM曲线上的移动”,要考虑模型外生变量的变化带来的曲线移动,因为内生变量仅仅带来曲线上的移动。注意货币需求是L=ky-hr,L变大,可能起因于k变大或者h变小,这两种情况,LM曲线都左移;还有可能就是y变大或者r减小,这两种情况,都带来曲线上的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