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2010年四季度投资策略:政策趋向明朗,估值期待修复银行和金融服务
| 研究机构:英大证券 分析师: 李海燕 撰写日期:2010年10月18日 | 字体[ 大 中 小 ] |
[url=]阅读全文:[/url] 12页 | 332KB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有所缓解,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0.6%,显示中国经济增速在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指标的约束下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强劲。预计4季度中国GDP增速将环比下降,经济“过热”的风险将得到抑制。
9月份CPI创出新高达3.6%,中国通胀压力的日益增大。可以预见,如果通胀依然持续,除了10月20日的加息动作外,央行未来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工具的可能性还在不断上升,而这些紧缩措施即便对银行净利润的影响并不巨大,但对银行中期增长往往产生负面影响,因而制约了估值上升的空间。
2010年商业银行在保持规模增长、资产质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净利差和净息差仍然是影响全年业绩的关键。我们维持中报投资策略的观点,即便考虑到不良和拨备可能增加,我们预计2010年银行业净利润增速仍可达18%以上的较高水平,甚至超过预期。
今年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盈利能力有了较大提升,净利润达3433.98亿元,同比增长45.75%,大大超出此前市场预期。我们预计16家上市银行前3季报净利润同比增长25%以上,推动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仍是净息差恢复和规模扩张。
前三季度中间业务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受政策影响预计4季度手续费业务净收入环比有可能下降。同时信贷成本和费用略有上升。
银行股估值安全边际较大,继续下跌空间有限。银行板块市盈率和市净率为12.73倍和2.29倍,与沪深300的19.9倍市盈率和2.9倍的市净率相比存在明显折价。随着短期政策风险的逐步释放,银行股已具备了较高的安全边际,估值吸引力增强。
尽管估值水平较低,但是由于缺少大幅提升银行业绩的驱动因素。我们仅给予银行业同步大市的评级。考虑到流动性减少和加息预期依然存在,建议短期中配银行即可。因此,股本较小,流动性较好、波动幅度较大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是较好的选择。
重点公司:中小银行中资产质量优异的浦发银行(600000),以及地方ZF融资平台贷款占比低、风险控制能力强的北京银行(601169),地方ZF融资平台比重小、房地产贷款尤其是开发贷款比重较小的招商银行(600036)和中信银行(600015);国有大型银行中经营稳健、存贷比低的工商银行(601398)、建设银行(601939)仍是较好的防御品种。
风险因素:(1)政策性风险增加。如巴塞尔协议III等对银行业监管政策的负面传闻;(2)房地产调控如房产税引发房价大幅下跌,地方ZF融资平台贷款风险超预期,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大量增加;(3)加息如息差扩大低于预期或缩窄息差,则影响银行盈利能力;(4)通胀超预期,进而引发新的紧缩政策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