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0-11-4 19:37:30
——“劳动创造的价值与劳动力的价值(严格来讲是劳动力的“生产”成本)完全是两个概念,商品的价值只决定于前者,而不决定于后者。”




根据马克思经济学,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是补偿劳动者生活资料的价值。

物价上涨后,必要劳动时间延长,难道资本家愿意缩短剩余劳动时间,使劳动者的总劳动时间不变,以保持商品价值不变吗?

你眼里的资本家怎么变善良了?

资本家为了保持剩余价值率不变,显然要延长劳动者的劳动时间,这样商品的价值不是提高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9:37:49
——“按照劳动价值论,不管商品的价格如何变化,其最终的平均值都将趋向于价值。”




在讨论如何验证劳动价值论时,是不能“按照”劳动价值论来进行分析的,否则就是循环论证。

如果能够循环论证,什么理论不能成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19:38:36
——“你可以看看我这个例子。……第二种可能:9件A产品交换10件B产品,即直接的90小时劳动交换90小时劳动。在这种情况下,甲耗费了200小时劳动得到了11件A产品与10件B产品,而乙同样耗费了200小时的劳动却只得到了9件A产品与10件B产品,如果他再想要得到1件A产品,那么他就必须再耗费10.5个小时。也就是说,按照这个比例交换,乙必须耗费210.5个小时的劳动(比原来多0.5个小时)才能得到与原来一样多的产品。这样的分工与交换必然会就此终止。”







一切花招都在你假设的数值里。你有意大大缩小了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所能够产生的效果。A 和 B 的劳动生产率都只提高了 5%。但一个人从非专业生产者转变为专业生产者,劳动生产率只能提高这么一点点吗?

我在《资本异论》里说:

2-4,交换比例范围的确定:双方劳动时间相差越大,这个范围就越大

  归纳上述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再能够节约劳动的交换比例,就是这个范围的极限。

  计算交换比例极限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在同样的时间里,生产自己产品或对方产品的数量之比。

  在五天时间内,猎人可以打五头鹿,或者捕杀一头海狸,所以,交换比例范围不利于猎人一端的极限是5:1(鹿:海狸);

  在两天时间内,渔夫可以捕杀一头海狸,或者一头鹿,所以,交换比例范围不利于渔夫一端的极限是1:1(鹿:海狸)。

  在实际生活中,非专业生产者和专业生产者生产同样的产品,劳动时间相差很大,远远超过我们在上例中假设的程度。

  现在我们假设猎人捕杀一头鹿仍然只要一天时间,而捕杀一头海狸需要50天时间;渔夫捕杀一头海狸仍然只需要两天时间,但是捕杀一头鹿需要20天时间,那么交换比例的范围就扩大为从50:1一直到1:10(鹿:海狸),整个可成交范围大大地扩大了(见下图)。


需要更多的鹿 50:1      5:1    1:1       1:10 需要更多海狸
——————|————————|————|—————————|————————
猎人退出交换|       原来的可成交范围        |渔夫退出交换
      |                       |
      |-------扩大了的新成交范围-------|


  显然,非专业生产者和专业生产者在劳动时间上的差异越大,可成交范围也越大,即交换比例的不确定性越大。

  在实际生活中,两者劳动时间之比趋向于无限大,例如电视机厂(电视机的专业生产者)平均数分钟可以生产一台电视机,而一个普通人(非专业生产者)生产一台电视机,可能需要数年时间。因此,根据劳动时间确定的可成交范围实际上也是趋向于无限大的。

  对于非专业生产者根本无法生产的东西来说,其劳动时间等于无限长,所以此时的可成交范围是无限大的。



如果你假设分工后劳动生产率没有提高,那么由劳动时间决定的交换比例范围的宽度只能是 0,即商品必然按照劳动时间进行交换。

你知道如果自己说“分工后劳动生产率没有提高”,太露骨了(说明你还是有一点廉耻心的)。于是你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假设得很小(只有 5%),于是交换比例的范围很小,交换比例稍微偏离劳动时间之比一点点,交换比例就进入了一方不能节约劳动、因而也就拒绝进行交换的范围。你试图以此证明商品只能按照劳动时间进行交换。

这种方法也太幼稚了吧?

你现在假设劳动生产率提高 50% 试试,看看交换比例要达到多少,一方才开始拒绝交换。实际上专业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要几倍甚至百倍于非专业生产者。你再按照百倍来算算看?

唉,一世英名的马克思,居然要靠后人用这种偷鸡摸狗的方式来捍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0:02:21
hj58 发表于 2010-11-4 19:37
——“按照劳动价值论,不管商品的价格如何变化,其最终的平均值都将趋向于价值。”

在讨论如何验证劳动价值论时,是不能“按照”劳动价值论来进行分析的,否则就是循环论证。

如果能够循环论证,什么理论不能成立?
那么就请你拿出证据来,说明商品价格的最终平均值不会趋向于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0:11:04
93# hj58

一旦实行了分工和交换,劳动生产率马上就可以提高50%、100%吗?如果提高到了5%的交换就使其中的一方不再甘于这样的分工和交换,劳动生产率还能提高到50%、100%吗?
你自己还是回家好好学习一下经济学研究的方法吧,别在这里丢人现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0:24:05
hj58 发表于 2010-11-4 19:37
——“按照劳动价值论,不管商品的价格如何变化,其最终的平均值都将趋向于价值。”




在讨论如何验证劳动价值论时,是不能“按照”劳动价值论来进行分析的,否则就是循环论证。

如果能够循环论证,什么理论不能成立?
用实践的更客观事实来证明就可以了,只要事实上平均值趋向于价值那么劳动价值论就是对的,这个不是循环论证,而是通过实践来证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0:35:35
hj58 发表于 2010-11-4 19:35
——“按照西经的这个供求价值论,能够说明为什么抻面的价格总要高于面粉的价格吗?”

当然能。在同样的价格,愿意生产拉面的生产者远远少于愿意生产面粉的生产者(因为生产拉面需要对面粉进行再加工,需要额外的成本),即拉面的供应曲线在面粉的供应曲线的右边或上面,因此,除非对拉面的需求极低,拉面的均衡价格总是高于面粉的均衡价格。

由于拉面和面粉的市场几乎是完全竞争的,因此,两者的实际供应曲线几乎是水平线(拉面的在上面),因此,实际上,拉面的均衡价格永远高于面粉的。
你这个供求价值论怎么变成了成本价值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0:37:39
hj58 发表于 2010-11-4 09:23
——“而价格与供求却不是这样的关系,供求制约着价格,价格反过来也制约着供求。”

你错了。价格能够决定供求量,但不能决定供求情况(供求曲线的形状和位置),供求情况能决定均衡价格,但不能决定价格(因为价格是自变量)。

要玩经济学,先要把一些基础的东西真正地学会。讲供求价值论时,要区分价格(自变量)和均衡价格,区分供求量(由价格决定)和供求情况(供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由市场上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决定)。

不能因为它们都有“价格”或“供求”二字,就不加区别,然后反过来说人家的理论错了。
均衡价格总是一定时期的均衡价格吧?这个时期有多长?十年?一年?一个月?一天?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那段时间?均衡价格也总是一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吧?这个市场有多大?全世界?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商店?商品成交的双方?难道每一次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不都在画着供求曲线吗?每一次的成交价格不都是均衡价格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0:45:14
hj58 发表于 2010-11-4 19:37
——“劳动创造的价值与劳动力的价值(严格来讲是劳动力的“生产”成本)完全是两个概念,商品的价值只决定于前者,而不决定于后者。”
根据马克思经济学,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是补偿劳动者生活资料的价值。

物价上涨后,必要劳动时间延长,难道资本家愿意缩短剩余劳动时间,使劳动者的总劳动时间不变,以保持商品价值不变吗?

你眼里的资本家怎么变善良了?

资本家为了保持剩余价值率不变,显然要延长劳动者的劳动时间,这样商品的价值不是提高了吗?
延长劳动者劳动时间的结果哪是提高了商品的价值,而是增加了商品的产量,增加了商品价值的总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1:08:59
——“那么就请你拿出证据来,说明商品价格的最终平均值不会趋向于价值。”





谁主张,谁举证。你说价格的平均值是价值,当然应该你来证明。

叫我证明也很简单:价格和你定义的“价值”(劳动的凝结)毫无关系,所以价格的平均值不可能是你定义的“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1:09:44
——“一旦实行了分工和交换,劳动生产率马上就可以提高50%、100%吗?如果提高到了5%的交换就使其中的一方不再甘于这样的分工和交换,劳动生产率还能提高到50%、100%吗?”





当然可以。我本来既打渔又打猎,现在我专门打猎,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不可能吗?

再说,即使劳动生产率是逐步提高的,提高 5%时交换不合算,他就停止提高劳动生产率了?人类难道不会认识到,只要继续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会达到交换能够节约劳动的程度?

人类是这么懒惰保守的?你以为人类都是傻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1:10:09
——“只要事实上平均值趋向于价值那么劳动价值论就是对的,……”




你怎么测量“价值”?你怎么知道平均值趋向的是“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1:10:44
——“你这个供求价值论怎么变成了成本价值论?”





你去学习一下供求理论就知道了。供应曲线本来就和生产成本是有关的。但这个生产成本可不是你们定义的“价值”,它不仅包括劳动,还包括其它生产资料的成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1:11:27
——“均衡价格总是一定时期的均衡价格吧?这个时期有多长?十年?一年?一个月?一天?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那段时间?均衡价格也总是一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吧?这个市场有多大?全世界?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商店?商品成交的双方?难道每一次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不都在画着供求曲线吗?每一次的成交价格不都是均衡价格吗?”




只要外部条件没有变化,供求曲线就不会移动,均衡价格就不会变化。

外部条件保持不变的时间,有时长,几个月,有时短,几个小时。

这个市场有多大,就看测绘供求曲线时考察的市场有多大。

每一次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不是在画供求曲线,每一次的成交价格也不一定是均衡价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1:15:01
——“延长劳动者劳动时间的结果哪是提高了商品的价值,而是增加了商品的产量,增加了商品价值的总量!”




那就这样解释:由于生活资料价格上升,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但工人的总劳动时间是不能随便增加的(虚伪的资本家建立了法律,规定了每周最多工作时间),于是资本家为了维持利润量,就只能提高商品的售价。

商品的价格上升,再次使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时间延长,……

总之,根据劳动价值论的话,一旦有商品涨价,就进入一个发散过程。

这也证明劳动价值论是不成立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1:32:04
101# hj58

我的例子本来就是以分工和交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节约了劳动为前提的,但是这种节约的结果如果只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无利,则分工和交换就不可能维持下去;而要使这种节约个结果对双方都有利,交换的结果必然趋向于等量劳动相交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1:33:47
但你设置的数据,使你无法得到真实的情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1:35:08
你的思路没有问题。但你的分析不能是“数值依赖型”的。

只有在数值可以任意取时,你的结论都成立,你的结论才是正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1:38:16
hj58 发表于 2010-11-4 21:10
——“你这个供求价值论怎么变成了成本价值论?”

你去学习一下供求理论就知道了。供应曲线本来就和生产成本是有关的。但这个生产成本可不是你们定义的“价值”,它不仅包括劳动,还包括其它生产资料的成本。
均衡价值(价格)理论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供求价值论,而是供求价值论和成本价值论的一个综合,仅仅把它称之为供求价值论是不合适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1:44:29
hj58 发表于 2010-11-4 21:11
——“均衡价格总是一定时期的均衡价格吧?这个时期有多长?十年?一年?一个月?一天?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那段时间?均衡价格也总是一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吧?这个市场有多大?全世界?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商店?商品成交的双方?难道每一次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不都在画着供求曲线吗?每一次的成交价格不都是均衡价格吗?”




只要外部条件没有变化,供求曲线就不会移动,均衡价格就不会变化。

外部条件保持不变的时间,有时长,几个月,有时短,几个小时。

这个市场有多大,就看测绘供求曲线时考察的市场有多大。

每一次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不是在画供求曲线,每一次的成交价格也不一定是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与成交价格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时间和空间最小的均衡价格就是每一次的成交价格,而每一次成交价格的加权平均数就是同一时间和空间的均衡价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1:46:50
hj58 发表于 2010-11-4 21:15
——“延长劳动者劳动时间的结果哪是提高了商品的价值,而是增加了商品的产量,增加了商品价值的总量!”

那就这样解释:由于生活资料价格上升,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但工人的总劳动时间是不能随便增加的(虚伪的资本家建立了法律,规定了每周最多工作时间),于是资本家为了维持利润量,就只能提高商品的售价。

商品的价格上升,再次使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时间延长,……

总之,根据劳动价值论的话,一旦有商品涨价,就进入一个发散过程。

这也证明劳动价值论是不成立的。
但是,生活资料价格的上升不也意味着资本家所生产的商品价格的上升吗?必要劳动时间并不会因此而缩短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2:39:56
——“均衡价格与成交价格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时间和空间最小的均衡价格就是每一次的成交价格,而每一次成交价格的加权平均数就是同一时间和空间的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是整个市场的事,成交价格是个别交换者的事。这个差别不能混淆。

这里是马克思经济学论坛,不谈西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2:40:15
——“均衡价值(价格)理论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供求价值论,而是供求价值论和成本价值论的一个综合,仅仅把它称之为供求价值论是不合适的。”




不同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3:46:44
抛开一切,价值是可以随便定义的,但怎样定义才有意义,这才是最重要的。从语言学来说永远是词不达意的,所以我们无妨保证价值一词在所有的情况下均能表达我们需要指代的那个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4 23:50:18
抛开一切,价值是可以随便定义的,但怎样定义才有意义,这才是最重要的。从语言学来说永远是词不达意的,所以我们无妨保证价值一词在所有的情况下均能表达我们需要指代的那个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08:13:58
hj58 发表于 2010-11-4 22:39
均衡价格是整个市场的事,成交价格是个别交换者的事。这个差别不能混淆。

这里是马克思经济学论坛,不谈西经。
我将两者混淆了吗?我所要强调的只是两者之间的差别并不是绝对的。
不谈西经也可以,但前提是不要用西经来指责马经,不要用对马经的指责来证明西经的正确。顺便说一句,西经中也有不少合理的成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08:22:30
hj58 发表于 2010-11-4 22:40
——“均衡价值(价格)理论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供求价值论,而是供求价值论和成本价值论的一个综合,仅仅把它称之为供求价值论是不合适的。”
不同意。
为什么不同意?既然劳动价值论就是主张只有劳动才决定价值的观点,那么成本价值论就应当是主张只有成本才决定价值的观点,供求价值论也就是主张只有供求才决定价值的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08:39:34
——“那么成本价值论就应当是主张只有成本才决定价值的观点,供求价值论也就是主张只有供求才决定价值的观点。”




就说一句:成本对供应是有影响的,两者不可分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08:40:10
——“但前提是不要用西经来指责马经,……”



我需要用西经来指责马克思经济学吗?就凭劳动价值论里那么多破绽,根本不需要借用其它工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08:42:02
——“生活资料价格的上升不也意味着资本家所生产的商品价格的上升吗?必要劳动时间并不会因此而缩短呀!”



所答非所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