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709 2
2010-11-03

钢材期货时代尚未到来

2010-11-2

  尽管期货交易经常见诸报端,但一直游离于钢材贸易的边缘地带。市场对这种交易工具存在明显的抗拒心理,部分是出于对该工具信心不足,部分则出于担心现有定价机制被破坏,还有一种担心是投机行为会对钢材价格进行干扰。

  但是如果将日历翻至5年后,形势又会如何呢?如果前两年的市场波动形势持续下去,人们将无法继续忽视期货在钢材贸易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如果西方国家经济仍需若干年时间才能走出低谷,并持续对钢价起到稳定作用,那市场推广期货交易的动力就会降低。除去以上因素,钢铁行业大范围推广期货交易的另一先决条件则是,确认哪些相对大量已经能够进行套期保值的钢材更适合交易所交易。

  钢铁仿效石油

  CME集团商品风险管理咨询师Paul Shellman称,眼下全球钢材市场就好比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产业。10年前中国钢产量仅1亿t,如今已逼近6亿t。中国对进口原料的需求巨大,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全球商品市场。各大矿商也已经将年度铁矿石合同改为季度合同,并顺利提价,未来价格甚至可能一天一变。这也就是Paul Shellman和美国其他业内人士认为钢材期货、铁矿石掉期交易等风险管理产品推出的时机已经成熟的原因,一如石油行业30多年前准备开发类似的金融工具。虽然石油市场与钢材市场波动的起因大不相同,但结果却颇为相似——现货定价、衍生工具等协助管理长期价格波动风险的产品开始大行其道。

  Paul Shellman指出,在钢铁行业,采购商曾一度能连续1-2年以固定价格从钢厂进货,但自从钢厂采购原料失去年度定价权之后,这种情况基本就不存在了。长期定价时代基本已近终结。操作性较强的方法是以现货定价为基础的一些衍生工具。

  期货工具渐增

  过去几年,针对钢铁行业开发的期货及其他金融衍生工具越来越多。伦敦金属交易所在2008年4月推出了两种方坯合约,随后CME也在同年10月推出了热轧卷期货合约。今年7月,CME又以SBB旗下钢铁指数(TSI)的62%品位铁矿石参考价格为基础,推出了场外交易的铁矿石掉期交易合约。

  新加坡期货交易所于去年4月首次引入铁矿石场外交易合约,同样以TSI的数据为参考。一个月后,伦敦结算交易所也以TSI的数据为基础推出了铁矿石场外交易合约,而上海期货交易所在数月后也推出了钢材期货合约。

  美国钢铁行业对衍生工具的接受速度较慢。例如CME热轧卷合约至今问津者寥寥。Paul Shellman承认迄今为止的交易量十分有限,但指出石油合约也是在推出多年后才渐成气候的。尽管成交量逐渐增加,但他认为市场仍需数年时间才能完全接受并运用期货及掉期交易合约等工具,最大的障碍是认知问题。

  伦敦金属交易所自称对方坯合约的成交规模十分满意,今年的交易量已达到107700手。但是,这个开局其实并不顺利,其远东方坯合约由于乏人间津已与受欢迎程度略高的地中海合约一同被并入全球方坯合约。

  伦敦金属交易所转向

  伦敦金属交易所希望能在美国推广自己的衍生工具,并选定了新奥尔良作为首个接受方坯合约实物交割的城市,自7月28日起生效。该所还提名底特律和芝加哥自11月16日起推行实物交割,按照伦敦金属交易所新产品经理Robert Sheldon的说法,他们还计划在美国和欧洲寻找新的城市推广这项业务。

  Robert Sheldon表示,伦敦金属交易所的精力全都集中在现有的合约上,这些合约能提供全球参考价、并能在美国等各主要钢材市场上作为套期保值工具使用,并且今后可能考虑推出其他钢材期货。

  Robert Sheldon认为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实物交割因结算时间体系多变、交货地点可选择而吸引着钢铁行业,也吸引着金融业界。伦敦金属交易所目前只在美国进行尝试,预计让整个业界接受该产品尚需时日,通过与部分北美钢企对话及获取反馈,伦敦金属交易所倍受鼓舞,尤其是废钢行业。

  钢铁制造商抵制

  Paul Shellman与Robert Sheldon认为衍生工具是必要的这一观点得至盯美国钢材市场部分玩家的支持,但不是全部。比如,一位在市场打拼多年的资深人士便称周围没人在使用钢材期货,预计短期内这种形势也不会改变。他认为美国市场不会完全接受这些工具,目前市场似乎还无法接纳这些东西。

  业内人士都认为,问题主要出在大家对衍生工具基本原理的不熟悉上,而这些东西有望改变市场。但是,不少人还强调钢铁相比其他行业更多地基于人际关系,大家不愿意第三方参与定价过程。美国最大的钢铁制造商中仍有几家对衍生产品持抵制态度,认为此举会在他们和客户之间形成不必要的隔阂,其中批评声最大的要数纽柯钢公司首席执行官Dan DiMicco。

  早在2008年CME推出热轧卷合约的几个月前,Dan DiMicco在一次会议上发言时曾拒绝回应这方面的问题。DiMicco当时说,业内不支持衍生工具,但投机资金为追逐利益最大化,无论何种情况都会使用这种工具。如今热轧卷合约已推出近2年,Dan DiMicco表示仍对钢材期货不感兴趣,这一观点一直没有改变。

  但是也有一些人看好衍生品的潜力,尤其是贸易商接受程度高。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钢铁行业对衍生工具的需求与日俱增,尽管衍生工具尚需时日才能被美国市场广泛接受,但对此十分乐观。铁矿石市场尤其如此,基准定价的失势促使众多钢厂和钢材用户寻求新的定价方式。这一切都说明钢材期货交易是存在发展前景的,而原材料将作为催化剂,将促成市场接受并使用这些工具。




来源:《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10月19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3 08:36:22
来源于哪里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6 21:58:35
留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