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悬赏大厅
2010-11-5 21:43:13

RE: 论坛悬赏:关于腾讯QQ与360之争的经济学讨论分析

我在真经版发过了,现在整理一下,增删一下,深度再挖掘一些,再发到这里来不知道算不算一稿多发呢,有无奖励呢?
传送门: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950593-1-1.html

中国网民的不幸:浅析360与扣扣之争


       序、写于11月前的预测
       按照熊猫烧香的作者李俊的观点,360与腾讯之间的斗争只不过是狗咬狗,那么,以360开发隐私保护器为导火索的狗咬狗,后来转变为腾讯等一群狗围殴360这一只狗,继而360舌战群狗,终于转化为了实际行动,360扣扣保镖诞生了。
      
腾讯必然不会善罢甘休,面对一款专门针对自己聊天软件的产品,面对一款抢占QQ医生市场的产品,腾讯这样财大气粗的大企业,又怎能善罢甘休。
360也继续增援前方部队。
      
最终会是什么结果?
      
软件开发的成本投入没有换来利润而是提供给网民免费使用,而两家公司获得的广告收入却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即斗争是成本的无谓损失。
      
因此,二者的斗争只不过是鹬蚌相争。  
      
至于这得利的渔翁,是我们平民百姓呢还是其他软件厂家却不得而知,用于斗争的成本,其实用性能有多少?
      
总之360和腾讯的战争对他们俩都没好处。
       根据商人是逐利的观点,最可能也最可怕的结果是:两家言和。
       因为迟早有一天双方都会发现损失重大,再继续损失是不可持续的事情,然后一起喝茶,而战争再激烈,也仅仅是过程而已。
       两家市场占有率极高的软件言和,进而合作,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中国网民在隔岸观火也仅仅只能隔岸观火。在战争进行时被动接受各种弹出窗口的骚扰,战争言和后则被勾结了的寡头垄断欺压。
       360
与扣扣之争,是中国网民的不幸。

       一、仅仅是恶性竞争
    有人说竞争促进了进步、竞争给网民带来好处,确实,相互监督是好事,但是利用市场占有率将相互监督发展为恶性竞争则是大大的坏事,且开发软件用于斗争虽免费但不实用,是人力资源的浪费。
soporaeternus 发表于 2010-11-1 13:23
在这种充斥着扭曲,抄袭,恶意,流氓等关键词的环境下,合作和竞争都只会给消费者带来损害
很多国产原本可能十分优秀的软件都是死在商业化的路上,不是被过分无脑的商业化而被用户遗弃,就是被几个寡头直接抄袭而死于非命
这个根本不是技术层面的事情
竞争不一定两败俱伤,但是恶意竞争,客户受到伤害是必然的,并且也是每天都在发生的
    二、知道真相也无用
    扣扣的真相或者说是黑幕被披露后,并不会改正也不能改正其过错,因为他背负着政治任务。360的真相或者黑幕被披露后,在扣扣不改正的情况下,360愿意搁下面子去改?如果改了,那就是向扣扣投降,而扣扣没有改。媒体披露了三鹿,三鹿可以改,但是扣扣不会改也不能改。你可以不用我扣扣,总之我不改。在一番战争之后,规则是制定不出来的。

    三、只会是两败俱伤
    不健全的法律,不规范的市场,带来的是恶性竞争,竞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而我们期待的规则并未诞生。互相揭根揭底的结果是一起臭名昭著,庞大的中国市场将拱手让给外国软件Willgcw360与扣扣的竞争类比于国美和苏林以及华为和中兴,是忽略了扣扣背后的政治任务,且各行各业有其特殊性,软件行业很注重市场占有率,一旦人们放弃扣扣和360而选择其他国外软件,要重新要回市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四、鹬蚌相争的结果
    回到前文的观点,投入战争的成本成了无谓损失,唯利是图的理性的商人是不会做的,而战争再激烈,也仅仅是过程而已。
    或者是网民的不幸,或者是国产软件的不幸,360和扣扣并非自焚的主。结果是:360与扣扣之争,是中国网民的不幸。

        续、内战何时停?
        国外数家企业,如卡巴斯基、微软、谷歌等是否对中国市场垂涎三尺但苦于无路进攻?360与扣扣内战是否是绝佳的一次机会?一国模型下,是网民的不幸或者说是360与扣扣的不幸。当该模型扩展为多国模型时,同时也是国外软件的大幸。如果我国为此实行国产软件保护政策,网民答应不答应?原来,当扩展为多国模型时,中国网民的不幸才刚刚开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21:47:38
在这场争斗中,最大的受害者是广大网民,QQ和360同样是得不到什么好处,最大的受益者是MSN和其他国外的软件,从中可以看出我们中国人思想、文化、观念存在的严重问题,我们国家与欧美绝不仅仅是科技、经济方面的差距,恐怕最重要的是人的差距,作为共和国精英的QQ和360的高层领导似乎也没有达到欧美的水平,要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富强、民主的现代化国家,我们任重而道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21:50:45
转的,觉得有一定道理,分享一下
前言:

腾讯和360的大战其实半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只是在11月3日达到了极致。

在这里,我最想说的一句:不论360如何耍阴招侵犯QQ,腾讯你都不该牺牲用户的权益

得民心者得天下,流氓软件出生的360老总周鸿祎老谋深算,自然深知这一点,博得大众的同情,获取大量不明真相群众的支持(很讽刺的是周鸿伟是前著名流氓软件3721、现在却成了著名反流氓软件360老总)

如果要把这场战斗放到MBA经典案例中是非常有意义的。。。起个标题:TX,一个危机公关失败的案例

看悲剧的腾讯如何一步步走入360超级大圈套,换句话说说腾讯你明明步步被360攻击,却被黑白颠倒,这不能怪360,只能说自己的公关能力不行!

一、战斗时间线

故事从今年春节开始。

1.QQ疑似扫描用户硬盘2010年5月25日。有网友在其博客称腾讯QQ官方客户端会扫描用户的硬盘,并通过大量的截图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这是不是360操控的行为,没有人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360在9月推出的"360隐私保护器"与这位网友的发现有关,不管是360在幕后操作,至少让大多数认同或许并不存在的QQ隐私问题

2、QQ管家开始威胁到360

2010年5月31日。腾讯将QQ医生升级至4.0版本,并更名为"QQ电脑管家",其功能与360安全卫士越来越相似,对360的威胁越来越大。

3、《狗日的腾讯》

2010年7月24日。计算机世界刊发了封面文章《狗日的腾讯》,文章描述腾讯经常抄袭他人的创意,扼杀创业公司,是中国互联网的全民公敌。



这篇文章引起了业界的共鸣与强烈的反响。没有证据表明360参与到这篇文章的制作之中,但是这篇文章为360后面的一系列行动做了很好的舆论导向,虽然360可能真的没有在背后推动《狗日的腾讯》。

4、腾讯强推QQ电脑管家2010年9月22日。腾讯强推"QQ电脑管家",众多QQ用户发现,其"QQ软件管理"、"QQ医生"被自动升级为"QQ电脑管家",安装过程中未出现任何提示。对于360来说,这一招伤害了它极大的利益。因为"QQ电脑管家"与360安全卫士的功能非常类似,腾讯对其数亿用户强推"QQ电脑管家",必然会受到360的反击。

5、360推出隐私保护器2010年9月27日。好像事先已经准备好的一样,在腾讯强推"QQ电脑管家"5天后,360发布了"隐私保护器",这款软件能监视QQ的一举一动,告知用户QQ正在扫描你的硬盘,查看你的隐私。

当然,腾讯随即否认侵犯用户隐私。有网友发现,360所谓的"隐私保护器"其实就是一个"抹黑"QQ的工具,因为只要将任意文件改名为"QQ.exe",隐私保护器就会去监视这个"QQ.exe"的一举一动。360隐私保护器只是告诉了用户QQ在侵犯用户的隐私,但并没有给出解决方法。

6、360推出扣扣保镖

2010年10月29日。360推出蓄谋已久的"扣扣保镖"。据360介绍,这款软件能保护用户的隐私,并能给QQ加速。

所谓给QQ加速,就是卸载哪些QQ附带的功能,比如QQ弹窗、QQ广告、QQ音乐、QQ宠物、QQ秀。这些操作不是扣扣保镖自行操作的,而是需要用户自己来选择。显然,被360"加速掉"的这些组件,都是腾讯腾讯重要的盈利和推广渠道,腾讯显然不会就此罢休。

7、口水战到达高峰

2010年11月初。双方进入了持续的口水战。360在隐私方面做文章,而腾讯则表示扣扣保镖是非法外挂,是侵权产品。双方分别将对方告上了法庭。在不久前,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据《法制晚报》10月18日报道:在 央视一档节目录制现场,360公司与腾讯公司以"腾讯到底有没有侵犯隐私"、"360有没有权利监 管"等话题展开讨论,360公司方面总裁齐向东以及两位一条战线上的法易网律师团成员组成辩论团,与腾讯方面的辩论对手直接论证,而腾讯副总裁郑全战则坐 在台下没有上台,坐在他身边的则是目前也在"讨伐"360公司的金山公司人士。而在台下,现场主要以双方公司员工为主。节目录制的后半段,双方公司员工已经按捺不住,互相攻击起来,腾讯公司员工多次搬出历史谩骂360公司"流氓",而360公司员工也毫不示弱,直骂腾讯公司高层"缩头乌龟"不敢上台。

8、 腾讯挟用户以卸360

2010年11月3日晚。大战爆发。腾讯使出了一招绝招,使用弹窗、门户头条等方式来给用户广播"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腾讯写道:当 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 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 运行QQ软件。我们深知这样会给您造成一定的不便,我们诚恳地向您致歉。同时也把作出这一决定的原因写在下面,盼望得到您的理解和支持。腾讯企图挟持用户,来置360于死地。这时,有网民质疑:腾讯不是声称不扫描用户的硬盘吗,怎么知道用户安装了360?(实际上腾讯后来是承认扫描的,措辞是"为了用户的软件升级")。

9、360推出Web QQ客户端2010年11月3日晚。周鸿祎显然是久经沙场的将军,他不可能想不到腾讯会使出前面的"绝招"。于是360迅速推出了"Web QQ客户端"。这款客户端其实是一个浏览器外壳,用户启动程序后会自动打开


当然,腾讯随即否认侵犯用户隐私。有网友发现,360所谓的"隐私保护器"其实就是一个"抹黑"QQ的工具,因为只要将任意文件改名为"QQ.exe",隐私保护器就会去监视这个"QQ.exe"的一举一动。

三、蓄谋已久的周鸿祎让我们看看这些事件:

         5月26日,QQ被指扫描用户硬盘
         7月24日,《狗日的腾讯》

         9月27日,360推出隐私保护器

         10月29日,360推出扣扣保镖

         11月3日,360推出Web QQ客户端
         11月3日,360发布看起来是早已准备好的呼吁稿

         

先不管这些事件是谁发动的,只从效果是来看,可以看出一条路,360沿着一条路来攻击腾讯:

        腾讯让人感到不安全
        腾讯在业界失去支持
        用户得知QQ可能会侵犯隐私
        腾讯封杀360产品

        360给出解决方案

腾讯关闭非IE的Web QQ登录

360撤下扣扣保镖,并发呼吁稿
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你会发现,其实路还很长,事情不会如此简单,接下来360肯定还有其它招数要出。



而从这条路你能发现,360总是能对腾讯的行动做出快速的反应。可想而知,周鸿祎在这一系列行动上是蓄谋已久的。让我们看看明天,或后天,360会有什么行动吧。
很多人认为360会发布IM工具,我认为不会。这不是360擅长的领域,它也没有做IM的充分理由。



四、360动了腾讯的命根

腾讯之所以如此"激动"是因为360动到了腾讯的命根-最重要的盈利和推广渠道。
数年前,很多人喜欢用珊瑚虫QQ,因为珊瑚虫QQ能屏蔽腾讯QQ的广告,还能让普通用户使用部分QQ会员才能使用的功能。
因为珊瑚虫QQ侵犯了腾讯的权利,最重要的,影响了腾讯的收入,最终,珊瑚虫QQ的作者被腾讯送进了监狱。和珊瑚虫QQ一样,扣扣保镖会屏蔽腾讯QQ的广告、弹窗、QQ游戏、QQ宠物、QQ秀等。腾讯在刚开始推门户网站时,"弹窗"给了最大的帮助,如果没有QQ弹窗,可能不会有今天的QQ门户。而QQ秀,则是腾讯最早在QQ上探索盈利的渠道。QQ游戏、QQ音乐也同样是腾讯重要的收入来源。

扣扣保镖将腾讯的盈利和推广渠道都屏蔽了,腾讯如何可以不激动?面对弱小的珊瑚虫,腾讯可以将作者告上法庭送进监狱。但面对老奸巨猾的周鸿祎,腾讯无法用简单的手段来对付,那么,就来一次粗暴的吧:挟用户以卸360。

其实,这正中了周鸿祎的圈套,周鸿祎偷笑还来不及。

五、扣扣保镖的阴险之处

在第"四"点我说到,腾讯无法用简单的手段来对付扣扣保镖,无法使用像对珊瑚虫QQ那样的手段来对付扣扣保镖。前两天我和华军软件园的米主编、律师胡钢一起参加搜狐关于360大战QQ的访谈,关于扣扣保镖的巧妙之处,我们总结了3点:

1、360用"扣扣"来避免侵权360使用"扣扣"来谐音"QQ",避免使用"QQ保镖"这个名字,规避了一些侵犯商标权之类的法律风险。"珊瑚虫QQ"、"飘云QQ"等因为是小团队制作的,在法律的角度上考虑得没有360周到。

2、一切让用户选择操作扣扣保镖的每一步操作都需要用户自行勾选,软件本身不会修改用户的QQ程序。如果腾讯说360侵犯QQ软件的著作权,360可以说那是用户侵犯的,360没有强迫用户使用扣扣保镖,用户是自己下载、自己选择要做什么的。

3、不是外挂传统意义上的外挂是需要和被挂的程序一起运行的,但扣扣保镖不需要和QQ一起运行。用户只需要在扣扣保镖里设置好,启动QQ就可以了,以后甚至都不需要再启动扣扣保镖。360从珊瑚虫QQ等"前辈"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在制作扣扣保镖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各种风险,让腾讯无法真正在法律的角度上做文章。这是扣扣保镖的巧妙之处,从这里面也可以看出周鸿祎是一个多么狡猾的老狐狸。

六、独斗不如群殴单打独斗并不好玩,群殴才有激情。腾讯和360从来不缺仇家,当他们开始打架,肯定会有人进来参与群殴。



七、腾讯已经输了

腾讯走到主动提出和解这一步,意味着它已经输了。它主要输在3方面:
1、公关战

当360第一次指责QQ扫描用户文件时,腾讯否认。当360第二次指责QQ扫描用户文件时,腾讯声称QQ扫描用户的软件是为了保护用户的电脑安全。当360找到所谓的"超级黑名单"后,腾讯表示QQ扫描用户的软件是为了让QQ电脑管家能更好地管理和升级用户的软件。在这3此公关战里,腾讯不断自我否定,从来不正面面对隐私问题,甚至,它更多地发布一些攻击360的负面稿件,试图用打击对手的方式来掩盖对方的指责。另一方面,腾讯的公关稿措辞也过于保守,毫无新意,语言也不活泼,读之无味。而360的公关文,则动之以情,总能触及到用户最关心的点,而且有时候还提供一些茶余饭后的话题。

2、策略

面对扣扣保镖的攻击,腾讯使出了挟用户以卸360这一终极绝招。绝招的意思是,绝对是一昏招。面对擅长于打民心牌、行动迅速、公关能力强的360,腾讯可以说在策略上一步一步走进360的圈套。腾讯在整个反击的过程让我感觉是没有计划的、没有预案的,是看到360做出什么,它才匆忙做出回应。但360显然每一步都是计划好的,这从前面的讨论已经看出来了。

3、民心

当360指责腾讯侵犯用户隐私时,腾讯没有正面回应,反而不断攻击对手。这是它第一次失去民心的地方。当腾讯使出挟用户以卸360这一招时,我看到各大微博上的讨论非常激烈,大多数人都不认同腾讯的做法,并认为腾讯不尊重用户。另一方面,从网易、搜狐、新浪关于腾讯大战360的新闻评论可以看出,大多数人是不支持腾讯的。虽然360投入了大量五毛党来打网络舆论战,但是,我相信还有很多人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真实的网友是存在的。大的舆论方向是:腾讯和360都不是好人,但腾讯更坏。


九、用户电脑不是厂商的战场360与腾讯之战是没有道德,没有底线的战争

无论言辞上多么冠冕堂皇,他们都是首先为自己的利益着想的。幻想某一方首先为用户着想是不可能的,腾讯只是在一步步的陷阱中成了一个牺牲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21:52:36
腾讯和360之争实为两个平台的竞争
其一:腾讯以一个小企鹅(QQ)为免费平台,如同google的免费andriod,在这个平台上搭建诸多的扩展,赚取总值利润,想玩转,玩酷,掏钱买q币
其二:360也在模仿这样的思路,安全卫士为平台,实用,功能还算强大,想开机提速、想杀毒猛,掏钱
其三:二者都想做大自己的平台,如同一个google搜索,一个apple苹果
这二者才是中国IT行业最正面的对手,冲突早晚,只是这种挟持用户的恶性竞争难免会失去很大一部分消费者的信任,不管最终结果怎样,都是一大败笔
如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一样,囚徒困境,不得不为之,虽然明知滋味不好受
拙见一点  ,拍砖请留点情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21:55:04
狗咬狗,一嘴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22:01:49
“免费,是世界上最贵的东西”
免费的东西,很容易导致转换成本过高,进而机会成本就会很大
腾讯之所以敢利用用户挟持用户,逼我们二选一,就是因为,他的聊天工具是免费的,而免费的东西使大家大量的使用,所以有了腾讯的6亿用户,也有了360的3亿的装机数,当腾讯坦诚大家可以不喜欢的QQ,但是不能放弃QQ上的社会联系是,这种免费就演变成了世界上最昂贵的东西,当我们打算放弃QQ时,转换成本太高,机会成本太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22:06:01
是一个囚徒困境的典型案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22:10:55
作为拥有众多付费用户的QQ此举,必将遭到QQ付费用户的强烈反对,甚至涉及到很多的法律问题。QQ腾讯侵犯付费用户的消费选择权。个人认为,腾讯此举在打击免费360的同时会给腾讯公司带来很大的麻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22:18:20
如果一个把另一个吞并了 那就更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22:19:05
利益驱动的**混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22:21:06
根据我的多轮动态博弈原理,最后双方各让一步,形成和解均衡。否则双方利益都将继续损失~~~何况再加上相关部门的干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22:21:16
针对360与QQ之我见:
一、对于腾讯QQ来说,在中国处于绝对的聊天垄断地位,任何聊天工具都无法撼其地位,所以其长期对广大消费者来说具有不可替代性。而360作为浏览器还是杀毒软件等系统软件,在市场上与之抗衡的还有遨游、IE等浏览器,杀毒软件大多也提供为期1——3个月的免费期,所以其在市场中并不处于优势位置,很可能被其他竞争对手联合排挤。
二、360与QQ的网络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我国的股市,使网络股受到很大的影响,各自的股票价值会出现一段时期的持续下跌,影响广大股民的利益。
三、从利益集团方面讲,截止今天百度、遨游等也联手QQ对360采取一定措施,产生巨大的挤出效应,360将会举步维艰,应尽快做好和各大网站和谈的准备。
四、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中,竞争是必然的,但这种不正当竞争最终会伤害彼此的利益。而最大的受害者也是消费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22:29:28
两者的博弈,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22:31:43
作为360忠实用户,我还是支持36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22:31:50
现在看来  360完全被灭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22:32:54
个人直觉:最终的结果是双方各自退让一步,达到均衡,毕竟耗下去对双方都无益处。至于消费者的利益,短期也许会受到损害,但是,长远来看,QQ和360之间的争斗会使双方在各自领域行为有所收敛,尤其是QQ的替代者这几天的表现还是非常活跃的(UC,MSN),最直接的感受是,我的不少QQ好友的签名档改成了:MSN的推广广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22:33:45
不喜欢这两个企业,不评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22:40:57
个人观点:
1:从博弈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二者的博弈是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因为博弈双方完全不了解对方的收益函数,各方采取行动是有前后顺序的,而且后行动者知道先行动者的具体行动。360首先提出腾讯非法扫描QQ使用者的硬盘,而就中国法律而言,非杀毒类软件未经用户同意而窃取用户的信息(通过QQ软件启动时扫描用户的硬盘)是非法的。而腾讯作为后行动者反过来说360非法窃取用户信息。而后360针对腾讯的行为推出扣扣保镖。完全符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2:从竞争的角度来看,360和QQ之间的竞争行为是恶意的,二者在网上通过互相诋毁对方的方式来恶意打击对手。从长远角度来看二者的利益都将受到损失。
3:从二者的关系来看,二者既不是严格意义的替代关系,也不是严格意义的互补关系。中国网民几乎人手一个QQ号码,而360凭借其免费的优势在中国的杀毒软件行业也占有一席之地。从替代角度来看,不管那一家受到打击,对另一方也没有好处,从互补的角度来看,360是杀毒的,QQ是即时聊天工具,二者都是互联网时代不可或缺的软件。
4;从二者对中国网络的贡献来讲,二者的恶意竞争无疑是众多网民的损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22:41:32
(~ o ~)~zZ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22:42:38
营销角度分析:       不论是TX还是360,作为一个企业,其最终目标终归是盈利,而其行为只不过是围绕在盈利这个目标周围的营销技术手段,不管采取什么方式,或攻或守,总归在会符合企业的战略利益。而其他参与的企业,也只是在符合自身企业战略的情况下动用自身的营销手段。虽说不断满足顾客需求是企业的目标,不过归根结底也只不过是因为这种方式能最快且最长远的时间范围为企业争取市场,创造利益。
       也许客观事实上两家企业都存在过错,对于大部分消费支持谁也只是因为更讨厌另一方,或者生活工作中更依赖某一方而已,但是经过两家企业的斗争行为,可以很明显的分出消费者对哪个产品具有更高的依赖度或者忠诚度。
      作为一个产品的使用者,这种斗争行为长期上都会使消费者的顾客满意大打折扣,进而采取用使用替代产品的行为,就算没有行为也多少会产生类似想法,长期上阻碍了两家甚至所有参与斗争企业的潜在市场于当前利益,而便宜了座山关虎斗的其他产品。虽然TX依然具有半垄断性质,但是依旧会降低老顾客的忠诚度和顾客满意度。


      作为一个理性消费者,完全不用参与到企业斗争的洪流中,长期看,企业的长期利益还是与其使用顾客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论因为感情参加哪方都是中了企业营销行为的套,成为其市场份额斗争的牺牲品而已,只要了解消费者自身才是其斗争的根源,消费者需求才是其最终工作目标,广大消费者若能理性处理,企业间的斗争行为才会最终回归到为消费者服务的路上来,才会进行以满足市场需求、服务顾客的合理竞争来,而不仅仅进行这种短期严重损害广大消费者利益的行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23:13:29
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然后再调和归好
QQ几乎属于完全垄断,而360也不是一只随便就可以踩扁的烂柿子
在国内的聊天工具中,QQ几乎是一家独大,利用绝对的垄断地位获取超额利润。360由于系统的优化方面做得确实可圈可点,并且加上永久的免费服务,也成为互联网的新贵,拥有很多的支持者,也算是几大寡头之一吧。但两家再继续斗下去,我觉得两家的实际损失是几乎相等的,而谁的家底厚谁就相对的损失小一些。由于QQ得供给弹性小,最终先败阵的应该是360

关于此次斗争,实非明智之举
出于两家公司的立场,本身就占据着市场的绝大份额,寻求合作,找到共同的利益点,远远要比只顾自身利益的边际效益多的多,这样的称一时之勇,让人们看了笑话

另一方面,这样也伤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给人们带来不便。尽管由于垄断,消费者暂时不能有其他的选择,但这样的行为给消费者心理种下了一个不满的种子,在有新的较有力的竞争者出现时,更容易的失去市场占有率。不过这样也好,打破垄断,更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23:18:29
由于网络原因,重发了一次,请楼主见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23:32:02
归根结底就是利益,天上不会掉馅饼,他们的目的都是不可告人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23:38:54
从市场的角度说,这是一种非理性行为,这场战争不是零和搏弈。个人用个很不恰当的比方来说, 是兄弟俩打架,打完以后相互不理睬,被别人踩了地盘,所以,我觉得这种战争不打也罢,微观角度看,根本就不存在帕累托改进,即牺牲了QQ,并没有使360竞争环境变好,反而使双方的利益都变坏了,那就更不用说帕累托最优了,所以,中国人的竞争始终处于原始阶段,看人家百氏可乐和可口可乐,就知道为什么我们国家现在还不能算一个强国的原因了,悲哀,是公司的悲哀,也是中国人的悲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23:54:08
360和QQ, 哪个是鱼,哪个又是熊掌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23:56:40
腾讯此次出招,犯下了致命的错误。作为市场的决定垄断者,最明智的策略是千方百计的维护行业的稳定,因为这样是维持其竞争优势的最廉价方法。市场挑战者期望的就是一个“乱”字,只有乱,在现有格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弱者才能有机会。这也就是为什么马克思说,无产者砸碎的只有自己身上的枷锁!腾讯建立在数亿网民人际关系上的竞争优势,本来在可以预见的很长时间内,是不可替代的,甚至是将持续扩大的。然而,此次腾讯把用户不知不觉对其产生的依赖当做筹码,公然挑战,一方面搅乱了市场格局,更使其成为行业的众矢之的。在当今中国,民众第一最恨垄断,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受垄断之害;第二最恨受人威胁。腾讯的做法,使他成为垄断和恃强凌弱的化身,这必然从根本上动摇自己的根基。因为此前从来没想过还需要另一种聊天工具的QQ用户,从今天开始会要在QQ之外选择一个备份的聊天工具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6 00:02:04
大家拭目以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6 00:18:55
对于时间的来龙去脉 大家请参看274楼
本文站在企业本质的角度,与企业社会责任无关
对于腾讯和360 ,首先我觉得大家应该知道他们这两家企业的 利润点在哪,
非常明显的是 他们都是相同的模式:建立平台(聚集用户,建立忠实客户)-------开展免费业务-------开展增值业务
这三个阶段
对于QQ来说,已经完成了平台的建立和聚集用户,现在腾讯就是进入企业的稳定期,是赚取利润的时候
同时,对于360,建立平台已经完成,聚集用户也几经完成,甚至我认为360比腾讯做得更出色
   但是,遗憾的是,我不知道360的利润增长点在哪?

1,。qq和360的 重要性
   QQ在中国什么地位就不多说了,至少我离不开
    腾讯的QQ完全没用竞争对手,
    但是对于360,离开了360  我们还有瑞星 卡巴 金山 。。。等等等
    虽然那些事要钱的,但是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破解版~~试用版)
        最重要的一点事,360除了免费,我不认为还有其他优势相比较与其他的杀毒软件
   一但360收费,其他杀毒软件必定立刻进行价格战甚至免费

    第一点,360完败

2、利润点比较
   腾讯的利润都是来自增值业务,QQ秀  Q币~等
  那么360呢?
   事实上360的模式和 腾讯是完全一样的,只是,婴儿是打不过成年人的
   那么长此以往。若360不做任何举措*(提升自己 或者打击他人)
   360必败
那么我们分析下腾讯与360的举动。

简单来说,腾讯不愿意和其他企业分享市场。所以“盗版”其他各类软件。不只360,
  360受到威胁 所以决定反击,
  于是出现互相掐架的情况
  我不讨论他们是否对用户的隐私有窥探与否
  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说,占领市场是最高目标,其余的都是为这个目标服务的

我完全不看好360,不是因为我喜欢腾讯的做法,但是因为腾讯已经做得太大,狗急虽然跳墙,但是面对狮子还是没有一搏之力
就拿QQ自动关闭来说,我认为QQ完胜。出了技术手段,360无解
不用多少时间,当360再没有资金来支持他的杀毒按软件的时候,就该退出市场了,虽然我并不喜欢腾讯,但是更不看到36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6 00:23:56
其实我们是受害着,360想乘机达到广告效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6 00:31:13
我认为这两家公司之所以都会有如此大的动作,主要归结于两个字:垄断。任何垄断,只会导致效率的损失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资源的有效配置,能在某些程度上缓解垄断。但是垄断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的干预主要是维护市场经济竞争的稳定,但是在某些方面,**也会保护一些大型垄断企业,以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建设。所以对于这一次的360与QQ之间的战争,我们暂且不论谁是谁非,事实如何。我们仅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
首先就360来说,同处在IT行业之中,如果没有竞争,那么这个行业必将死气沉沉。360敢于挑战行业潜规则,对腾讯、金山、百度、遨游和可牛等五家公司同时发起进攻,揭露其潜在的可能对客户的安全隐私造成的威胁。这是同行业竞争的一个表现,它也能在某些程度上刺激该行业的进步。近日,360公布了一系列的腾讯涉及窥视用户隐私的数据,虽然我们不能完全判断其是否符合实情,但是在这些数据公布的时候,大部分网民还是很担心的。因此,网民们即对腾讯产生了一种怀疑的态度,这对腾讯在以后的市场竞争中,就打上了一个折扣。金山主要是收费的杀毒软件,在2006年奇虎360面世以来,它承诺永久免费,这在市场上无疑就吸引了很多的顾客,对金山这个原来的霸者而言,这就是一种挑战。但是我们也知道,各种杀毒软件各有利弊,不可能十全十美。因此,360虽然在某些方面做的尽管还有些欠缺,但是在短短四年之中,它一路高升,越走越火。很快就占据了市场,使得金山等原来一些龙头企业失势。而可牛则称,当他们新公布一款杀毒软件还不到5分钟,就遭到了360的恶意拦截,并将其判为恶性插件,他们怀疑360是有目的性的进攻,属于不正当竞争。还有就是遨游等称360干预IE,腾讯TT,遨游,火狐等浏览器的运行,使这些浏览器的运行速度下降,进而体现360浏览器的高速!我认为这是360在技术上的一个垄断,但是也是一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如果此事属实,那么360即使抢占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但是它必将承当法律责任。而且最近,360捆绑本公司软件越来越霸道,很多时候在网友还不明就里的情况下,360的其他软件就已经安装在电脑上了。对于360而言,他属于网络安全运营公司,应该以网民的网络安全为基础,同时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市场份额,从而获得收益。
然后,我们对腾讯此次的做法进行分析。第一,他在称360恶意绑架QQ用户的同时,它在实际上绑架了QQ用户。QQ是现在中国互联网上最常用的交流工具,它的用户已经多达六亿。现在的的网民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QQ号,而且对QQ的依赖性很强,不论是亲戚朋友,同学友人还是企业同事,很多时候都得通过QQ来进行交流联系。腾讯自然也知道这些,因此他就强占着网民对它的不可或缺的心态,发起了11月3日的战争。第二,腾讯在面对360的恶意攻击的时候,不采取简洁而有效的司法途径来解决,而是通过了他在市场上的垄断来暴力解决此事。本来网民们就已经对腾讯长期以来的垄断,特别是他在垄断之后的各种收费,产生了怨念。在11月3日爆发的“3Q”大战中,网友支持360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近日,飞信、MSN等平时不怎么被网友亲睐的交流工具顿时爆满。
所以,3Q大战中,两家之间不会有赢家,360和腾讯的霸道,都会给网民们带来极重的伤害。腾讯虽然是中国此行业的龙头,市值高达3430.28亿港元。但是3Q大战一响,仅仅一天,腾讯控股的市值仅为3323.94亿港元,一天时间,腾讯就缩水106亿港币。而对360来说,QQ的一些忠实用户在第一时间卸载了360,安装了一些其他的杀毒软件,这给360原来强大的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双方在此次战役中必然两败俱伤。要想挽回昔日在市场上的绝对优势,只有在和平竞争的条件下,互利共赢。双方应在利益和矛盾之间寻找一个均衡点,使得这场3Q大战成为一个新的起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