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我学产业在2006-6-16 17:42:00的发言:
外部性恰恰是市场机制失灵时产生的,同时有外部性就意味着需要政府的适当干预,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故假设没有适当的政府干预,那么能产生正的外部经济的厂商所产生的边际社会利益大于边际私人利益,而厂商按照边际私人利益等于边际私人成本提供产量,从而低于社会所需要的最优产量:同理,当产生外部不经济时,厂商所提供的产量会大于社会的最优产量,从而不能实现全社会的帕累托最优。同样的道理,地域之间依然存在,如河流上游的地域乱排工业废水而生产,造成外部不经济,显然在节省成本的情况下提供了大于有处理废水成本下的产量而不利下游的利益,进而全社会的福利。这些不是市场机制所能解决的,故愚以为不应成为 区域合作的基础。区域间的各产业构成有效的产业链,各区域分工合作,使各个产业均衡发展,才能形成区域合作一体化。
外部性不应该归结于市场机制失灵吧,外部性是由自身的技术性特点所决定的,而外部性的存在则导致了市场失灵的发生,至于市场失灵的解决,当然可以借助适当的政府干预,比如对排污问题可以征收屁古税,实现最优排污量;不过,如果能对外部性予以产权界定的话,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同样可以实现最优排污量
不过 希望通过对外部性的产权界定来实现最优排污量 有迷信市场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