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1441 1
2010-11-08
金融菜鸟向各位高手求助!!
1金融学的特点?
2金融学对现代经济的作用?
3对消费信用的评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3-19 19:38:24
金融业具有指标性、垄断性、高风险性、效益依赖性和高负债经营性的特点。指标性是指金融的指标数据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和个体状况,金融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垄断性一方面是指金融业是ZF严格控制的行业,未经中央银行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允许随意开设金融机构;另一方面是指具体金融业务的相对垄断性,信贷业务主要集中在四大商业银行,证券业务主要集中在国泰、华夏、南方等全国性证券公司,保险业务主要集中在人保、平保和太保。高风险性是指金融业是巨额资金的集散中心,涉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单位和个人,其任何经营决策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效益依赖性是指金融效益取决于国民经济总体效益,受政策影响很大。高负债经营性是相对于一般工商企业而言,其自有资金比率较低。

金融在在现代经济中,主要发挥着以下重要功能与作用:        

一是聚敛功能,有利于迅速筹措巨额建设资金。      
相对于企业或项目建设单位自筹资金来看,金融为现代经济建设筹措巨额建设资金,具有所用时间短、筹措资金多的优点,因而有利于迅速筹措巨额建设资金。      
金融筹措资金,一般来说有两种方式:一是吸收社会存款,二是发行债券,三是帮助在资本市场融资.  


二是配置功能,有利于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率。  金融的配置功能,主要是指资源的配置、财富的再分配与风险的再分配,从而有利于提高社会资金和资源的使用效率。      
金融为现代经济建设提供资源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资金的配置,根据需要为急需的建设项目筹措和提供所需资金,以保证建设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是由资金的配置而引起的人才、物资、信息、机器等的配置,吸引这些资源随着资金的流动而正向流动。        


三是命脉功能,有利于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特别是货币资金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和财富,成为沟通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命脉。现代一切经济活动,几乎都离不开货币资金运动。从国内看,金融连接着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的生产经营,联系每个社会成员和千家万户,成为国家管理、监督和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和手段;从国际看,金融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实现国际贸易、引进外资、加强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的纽带。      
作为命脉,金融首先为现代经济建设提供“营养”。这里所说的“营养”,是指形成新价值的三大要素——资本(资金)、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中的资本(资金)要素。没有了资本(资金)要素,劳动者仅凭两只双手,是什么也创造不出来的。           


四是反映功能,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和应对形势变化。      
金融的反映功能,主要表现在反映微观经济运行状况,反映国家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反映企业的发展动态,反映世界经济发展变化情况等。为此,金融的反映功能也可以称为晴雨表功能。           
金融本身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如果出现问题,也会对经济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金融发展的好坏如同一把双刃剑,金融之乱,既有金融系统自身管理和运营上的紊乱,也有因多种原因引起的整个金融系统和牵动社会的剧烈动荡。乱的规模,小至一般的“故障”,大到较大的金融风波,最严重的乃至社会动乱甚至世界性的危机。事实一再证明,凡是经济社会要发生问题,首先从金融界传出信号。由于金融系统本身是一个巨大的信用链条,一旦哪个环节出现故障,就很容易发生连锁反应,引起全局性、系统性的金融风波和金融危机。      


五是调节功能,有利于市场机制功能的发挥。  
  金融是现代经济中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现代经济是由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其显著特征之一是宏观调控的间接化。而金融在建立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金融业是联结国民经济各方面的纽带,它能够比较深入、全面地反映成千上万个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同时,利率、汇率、信贷、结算等金融手段又对微观经济主体有着直接的影响,国家可以根据宏观经济政策的需求,通过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运用各种金融调控手段,适时地调控货币供应的数量、结构和利率,从而调节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在稳定物价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  

六是信用功能,有助于培养社会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氛围。      
金融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正常运行需要两个最重要的社会条件,一个是有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制,一个是具备基本的信用基础。人们知法守法,讲究诚信,金融业务才能正常开展。金融发展,与金融有关的法制也会发展,伦理道德的建设也会发展。
消费信用是由商业企业、商业银行以及其它信用机构以商品形态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目的是解决消费者支付能力不足的困难,重要用于耐用消费品、支付劳务费用和购买住宅等方面的需要。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消费信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促进消费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并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此外,企业通过以赊销方式对顾客提供信用等方式,这一信用形式对于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推销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若消费需求过高,生产扩张能力有限,消费信用则会加剧市场供求紧张状态,促使物价上涨,促成虚假繁荣等消极影响。因此,消费信贷应控制在适度范围内。
一般来说,消费信用的制约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总供给的能力与水平,总供给的水平越高,消费信用的规模一般越大;
(2)、居民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若居民的实际收入较低,偿还能力不高,一味地发展消费信用则会导致风险加大;
(3)、资金供求关系。它与消费信用的规模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若资金供求紧张,消费信用的规模就越大;
(4)、消费观念和文化程度,它制约着消费信用这种信用方式的普及程度和消费总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