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32268 7
2010-11-10
主要是3个原因: 1.替代偏差 由于CPI衡量固定的一篮子产品的价格,所以,它没有放映出消费者用相对价格下降的产品进行替代的能力,所以相对价格变动时,其真是生活费用的上升比CPI慢。2.新产品的引进当一种新产品进入市场时,消费者的状况变好了,因为消费者有了更多可供选择的产品。实际上,新产品的引进提高了本币的实际价值,但本币购买力的提高并没有体现在CPI的下降上。 3.无法衡量的质量变化当一个企业改变自己出售的产品质量时,产品的价格全部变化并不是对生活费用变化的反应,如果无法衡量的质量改变是有代表性的,衡量的CPI的上升就比CPI应该的上升块。
哪位能通俗的解释下第三点吗?前两点我都懂。第三点,曼昆的宏观书上的解释我也不是很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10 12:01:46
我想可能是指因为提高商品的质量导致商品价格的提升,使CPI升高,而这种因质量提高而涨价应该不算是通货膨胀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11 11:11:33
windschen 发表于 2010-11-10 12:01
我想可能是指因为提高商品的质量导致商品价格的提升,使CPI升高,而这种因质量提高而涨价应该不算是通货膨胀的.
我也感觉应该是这种理解。衡量CPI时,最重要的原则是同质可比,但现实中有可能存在由于产品内在质量提升而造成不同质可比的情况。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在现实操作中往往忽略到质量的变换,还是简单的认为质量改进后的产品和改进前是同一类产品,这样价格的变动实际包含了质量提升的因素,从而造成CPI的高估。

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CPI的质量调整是一个比较难处理的问题,一些发达国家会利用称为"Hedonic"的方法进行这方面的处理。中国似乎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处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8 10:06:03
3# chinapollo


谢楼上两位,我是来凑问题的= =

但是什么是根据价格调整过的汽车价格上升不会像未调整的那样快?


而且当质量改进是难以衡量的时候才是cpi上涨比实际高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8 22:04:48
质量改进难以衡量是指质量的改进幅度没有价格上涨的幅度大
或者说,质量提高带来更多的效用,但是效用的增加和价格上涨不成比例
消费者的钱花得不值,所以也是通货膨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9 18:26:19
对于这个问题我强烈推荐你看伯南克的书,他举例说明:如果一台空调的制冷能力提高了10%,同时空调的价格提高5%,如果是只看CPI则一定是价格上涨了,但是实质上单位制冷能力的价格降低了,如果把空调看成若干单位的制冷能力,是不是空调的价格实质上是下降了呢?
但愿我表达清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