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浏览了一下,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1、关于研究问题和目的:overconfidence的先天后天之争还是有一定探路意义的,他直接决定了我们对于另一个相关问题的大致态度,即overconfidence是否可以被避免?作者试图将研究缩小到投资者,可见还是花了一些心思的。所以总体来说我是持肯定态度的。但是,你的实证数据是否可以有效的作为所有投资者的一个样本而具有代表性呢?再者,投资者作为个体人有无特殊性?如果的确是特殊群体,那么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会打折扣。
2、参数设置:所谓先天参数,我认为应与你的后天参数完全无相关关系。而你所设置的性别(社会化过程以后习得的属性,考虑变性人)、年龄(与经验和学习相关)等显然不能完全达到这个要求。推荐考虑更为稳定不随时间变动的参数作为研究对象,例如种族、血型等等。
3、方法论:观察法得到的数据令人担忧,而且缺乏方向感。建议考虑field study甚至experimental的方法,然后以观察数据作为补充和印证。
4、模型&回归方程:对这里的文献我不太熟悉,但是直观感觉是sentiment这个变量似乎过于庞杂,或过于笼统,致使很多变量的关系被简单的内化掉了。当然,模型的细致程度必然会导致难度的加大,因此,权衡好度很重要。这里的那个回归方程我觉得似乎还可以再做的细致一点,突破sentiment变量的笼统是一个考虑的思路。
好了,先说这么多,欢迎及时交流。我也在做一个关于overconfidence的论文,不过是另外一个角度。实验以设计好,但实施起来有些难度。其实我的那个实验对证明你的这个问题也很有意义,只要稍加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