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
3685 6
2006-06-17

我想要探讨投资人的过度自信是来自于天生的个人属性(性别、年龄等)还是因为后天的学习偏误所造成……

因为某些缘故,做论文的期间很少找指导老师讨论,口试要到了怕做出来的东西不是他所想要的..或是哪边出现重大的错误口试的时候会被炮轰的很惨可能还不让我过关….所以想知道有哪些地方会被询问 事先准备或做修正……请各位帮帮我了….我附上我论文的三四章部分,请各位多多指教,给我点意见看哪里有错….我现在好慌乱小女子跪求你们的宝贵意见~~~

55801.rar
大小:(45.61 KB)

 马上下载

本附件包括:

  • 參考.doc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6-18 15:52:00

大概浏览了一下,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1、关于研究问题和目的:overconfidence的先天后天之争还是有一定探路意义的,他直接决定了我们对于另一个相关问题的大致态度,即overconfidence是否可以被避免?作者试图将研究缩小到投资者,可见还是花了一些心思的。所以总体来说我是持肯定态度的。但是,你的实证数据是否可以有效的作为所有投资者的一个样本而具有代表性呢?再者,投资者作为个体人有无特殊性?如果的确是特殊群体,那么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会打折扣。

2、参数设置:所谓先天参数,我认为应与你的后天参数完全无相关关系。而你所设置的性别(社会化过程以后习得的属性,考虑变性人)、年龄(与经验和学习相关)等显然不能完全达到这个要求。推荐考虑更为稳定不随时间变动的参数作为研究对象,例如种族、血型等等。

3、方法论:观察法得到的数据令人担忧,而且缺乏方向感。建议考虑field study甚至experimental的方法,然后以观察数据作为补充和印证。

4、模型&回归方程:对这里的文献我不太熟悉,但是直观感觉是sentiment这个变量似乎过于庞杂,或过于笼统,致使很多变量的关系被简单的内化掉了。当然,模型的细致程度必然会导致难度的加大,因此,权衡好度很重要。这里的那个回归方程我觉得似乎还可以再做的细致一点,突破sentiment变量的笼统是一个考虑的思路。

好了,先说这么多,欢迎及时交流。我也在做一个关于overconfidence的论文,不过是另外一个角度。实验以设计好,但实施起来有些难度。其实我的那个实验对证明你的这个问题也很有意义,只要稍加改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19 00:27:00

你好,感谢你的宝贵意见,想请问一下你说的 "观察法得到的数据令人担忧,而且缺乏方向感。建议考虑field study甚至experimental的方法,然后以观察数据作为补充和印证" 请问可以说的详细一点吗??field study??experimental??我不太了解这些方法...请帮帮我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19 00:29:00
观察法得到的数据令人担忧,而且缺乏方向感 ==> mean wha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19 21:54:00

field study就是田野调查的方法,experimental当然是实验的方法啦。

纯观察得来的数据难以重复和比较,更加不能控制,所以自然就在方向感方面差了很多。

不管是提出假说还是证明结论,方向感,也就是一开始的逻辑走向一定要清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10 02:47:00

Read very briefully your paper. You need to take a stand. If you talk to a cognitive guy, he will tell you overconfidence (and related self-atribution bias) is hard wired in our mind, and we cannot undo it even with learning. So the real question is whether you become even more overconfident over time.

The problem with "field study" is that people behave quite differently in the lab versus in the real market. There are some quite exciting research documenting this observation, including a forthcoming JF paper.

Controversies remai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