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共同进步和繁荣,才是资本得以良性持续运作的保障、动力和终极的目标
汪云霞/文
“资本”二字一夜之间变得无比可爱。
某种意义上,是资本而非其他的东西创造了人类的近现代史,创造了美国经济的成功。所以1868年的詹姆士•戈登•贝内特看到,人们已经不再试图用剑来统治天下了,取而代之的是金钱,金钱这一武器同样锋利无比,同样可以进行权力的独裁。这一洞见即便到了今天,也是那么的掷地有声。把金钱变活,让钱生出更多的钱,这钱就成了资本。资本的本性在于自我增值,它天生就是要去创造新的更多的资本,从而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变革性力量。
当年的英国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来到新大陆的时候,他们注定就是一群富于冒险精神的不安分的人。从建城圈地开始,他们就开始了资本的冒险。此外,新教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清教徒们把赚钱、创造财富,建设美好家园奉为天职。这一切,成全了第一批企业家的贪婪和梦想,并由此开创了美国经济的繁荣局面。而这些之所以获得成功,不仅是一个个天才资本家的个人魅力,而且还需要整个社会从经济制度到政治体制等各种相关机制的支持。西班牙海上霸权的旁落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新的融资方式,而股份制的发明让新大陆上的冒险家可以放手大干,没有它,“现代的世界就不会形成”。
正是这种资本精神,催生了相应的经济体制和法律制度,以及相应的**管理机制。自由的市场经济,保护私人财产的私有制,以及后来**力量的逐渐适时介入,无不是在历史的发展中慢慢形成和完善的。垄断是攫取利益最有效的手段——300多年前的人可以成功的垄断贝壳串珠市场,但现代的亨特兄弟垄断白银市场的企图却失败了,这正是市场机制和**干涉的共同结果。资本的这种冒险精神和创造本质,被亚当•斯密看到了,也被卡尔•马克思看到了,现在又被戈登言说出来了。
《资本的冒险》是美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和畅销书作家约翰•S•戈登的最新力作,它与已经推出的《伟大的博弈》和即将推出的《财富的帝国》并称为戈登的“资本三部曲”。
《伟大的博弈》展现的是美国商业中心华尔街风风雨雨近三百年的历史变迁,而《资本的冒险》则企图将我们带到整个波澜壮阔的美国经济史中去。戈登凭着他的机智和幽默,以其生花的妙笔,精心组织了一个个传奇的资本冒险的故事,从而再现了美国资本家纵横捭阖、长袖善舞的鲜活形象,还原了美国商业史上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
戈登不愧是说故事的高手,他将美国商业的方方面面娓娓道来,内容涉及农业、制造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银行业、商业、零售业、房地产业和电信业等。而在故事中,他始终抓住的一个核心就是资本,因为资本无疑是整个美国经济史中最活跃的动力源。
把资本的冒险和成败,放在一个长时段的历史中,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问题,这是戈登所持的基本经济史观,也是本书的可贵之处。所以即便是最贪婪的所谓“强盗头子”,从长期来看,其所作所为也是害少益多。资本家在追逐利益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整体的进步和繁荣。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实在是离不开那些财富大亨们的慷慨奉献。一方面他们以体面的方式赚钱,另一方面又把生活的目标看作是做好事,比如彼得•库珀。毕竟,人类的共同进步和繁荣,才是资本得以良性持续运作的保障、动力和终极的目标。
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变革的时代,阅读戈登的著作,在重新回顾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体会资本的无限创造力的同时,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我国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得失成败,更好地走进新一轮的经济建设中。我们的企业家要看到资本的创造力,也要看到资本创造力的最终使命乃是人类的共同富裕。
资本的力量
吕真如
“因为盛产‘疯狂的石头’而备受国内关注的澳大利亚,如今却上演了更加疯狂的一幕。24日7时,澳大利亚执政党工党举行党内选举,在获得‘零支持’后,陆克文的总理职位被副总理朱莉娅·吉拉德取代,国库部长韦恩·斯旺将担任副总理。‘这虽然是一个党内选举,却更多体现了政策和矿业巨头的博弈。’一位澳洲矿山资深人士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坦言,陆克文这个曾经被誉为澳大利亚最受欢迎的总理的下台,导火索就是前期一直争论不休的超额资源税。”
陆克文输了——四十年来,澳大利亚任职最短的总理,而且是任期内遭到“罢免”。看似政治失败的陆克文“被下台”,实际上、反映的不过是“资本的力量”。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不会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复杂与缓和而改变,决定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力量、不是什么价值观念,更不是什么生活方式,做出最后决定的、依然是资本。
认真观察、思考过以后,华盛顿、奥巴马挑战华尔街的努力,不过是现代版的“堂·吉诃德”故事。当然,奥巴马总统不是个人理想主义者,他的努力、他的选择,背后代表着民主党全体,还有支撑民主党存在的那些利益集团。非常明确的事实是,高呼“我能改变”出现在白宫的奥巴马总统,很难期望在二零一二年实现连任。低迷的支持率,强势的国务卿,奥巴马在民主党阵营内部、也越来越象悲情的陆克文。
不管说的多么动听,不管表演得多么逼真,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不过是资本的代言人,即使有再多的中产阶级产生、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不会改变,也不可能改变。真正统治美国的是谁?貌似共和、民主两党进行着驴象迭变的统治,实际上、驴与象今天已经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驴与象一样、都是资本导演下的“前台演员”。美国的**施政目标,最核心的核心、是捍卫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的国家利益的核心是什么——是既有的利益集团的利益保全与收益最大化。
陆克文“倒”了,他的理想、他的政治主张不对吗?不尽然,确切地说、是他没有能够“降”住利益集团,没有获得利益集团的理解与支持。澳大利亚是发达国家,但澳大利亚的人口数量、经济规模,都远远不足与传统的工业国家进行平等的比较。美国利益集团即使再讨厌奥巴马总统,也不会推动任期内“颠覆”奥巴马**,为什么?因为那会“授人以柄”,会损害美国的国家形象,而美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行政能力,直接关系到美国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的安全,他们宁愿忍耐、以保持制度化与社会稳定。
不一定非得表现得象陆克文在澳大利亚遭遇到的那种“滑铁卢”式的惨败,基于墨西哥湾石油泄漏出台的限制深少石油开采法令,在美国、遭到利益集团的“法律手段”,而且耐人寻味的是、美国的法官“取消”了**的相关决定。虽然华盛顿立即做出激烈反应,准备再次宣布相关法令。可是,挑战、对于奥巴马**的挑战,能够得到美国法律的支持,很能够说明美国商业帝国的国家性质,也有助于理解陆克文在澳大利亚的“终结”。
当奥巴马总统公开说“解决问题比连任更重要”的时候,实际是一种失望之后的自我安慰。就任二年多、奥巴马总统不是不努力,可是、他兑现的竞选承诺,微乎其微。而且他的许多“成功”,依然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比如那个医保法案,普遍性地遭到州**的对抗,“集体诉讼”、完全有可能推翻奥巴马总统的“大手笔”。从这个视角,人们不能不怀疑、奥巴马**挑战华尔街的真实性。
最具讽刺意味的事件,应该属于泰国之于他信总理。代表泰国穷人的他信,实际上是泰国屈指可数的富人之一。因为他采取一些符合泰国穷人利益的措施,赢得了广泛的支持与理解。可是,符合穷人利益的措施、当然会损害或影响既有利益集团的利益,于是在他信出国访问的时候,发生了军事政变。然后,通过国王出面干预、通过一次可控的选举,新的**产生了,新的总理出现了,他信“靠边儿站”、泰国没有他立足的地方了……
就算是信息时代,就算是市场经济,就算是中产阶级真的是一个阶级、真的会成为社会的重要力量,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永远、永远都不会改变。中产阶级不可能成为社会全体、甚至能不能成为社会的大多数,都存在相当多的疑问。面对二零零八年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一些自认为“中产”的人们、不得不放下伪装,回归到经济弱势的现实地位,应该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事实。
其实,美国的选举、本身就一次次在向世界说明资本的力量。每一次选举,包括州长选举在内,动则数千万美元、数亿美元的“费用”,好象不是“中产”们能够负担和理解的吧?资本主义可以包装一些“文明”与“合理”,但在本质上、它不会做一丝一毫的改变。谁要是相信“美国生活方式”更好,谁要是相信“美国生活方式”是人类历史的终结,看一看澳大利亚的陆克文、看一看挣扎在白宫的奥巴马,应该有不同的感慨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