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1290 0
2010-11-13
中国人民银行在2010年11月2日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指出:“引导货币条件继续回归常态水平。”此言一出,市场哗然。
10月通胀可能突破4%,央行可能会继续加息。实质上讲,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可以说正在退出。”一位接近央行决策层的知情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货币供应回归正常条件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在10月20日启动三年来的第一次加息前,央行连续开了三次论证会,当时分歧巨大,不过,最后的结果还是决定加息。
  “这次加息也是出人意料的,央行早已把加息的各种方案递交给了高层,只是等待最后的拍板时机,许多商业银行也没有料到这么快就加息。”上述知情人士说。
  此次最新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是在加息背景下的首份报告,未来调控指向意义明显。与上半年货币政策报告相比,此次货币政策报告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别,耐人寻味。
  首先,在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上,第三季度报告中,央行确认当前宏观经济已经进入平稳较快发展阶段,这与上半年报告中的“有望逐步趋向稳定和可持续增长”有了较大的区别。其次,在下一阶段调控思路上,第三季度报告提出:“在保持货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前瞻、灵活地调整政策重点、力度和节奏,引导货币条件逐步从反危机状态向常态水平回归。”
  渤海证券的宏观分析师杜征征分析,第三季度报告与上半年报告的差异在于:第一,对于政策动向,要求更具有前瞻性,货币政策举措可能更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第二,引导货币条件回归常态水平。这个常态水平应该是相对危机前经济增长的时期而言,未来在货币供应以及信贷供给上将回归正常水平。第三,第三季度报告新增加了“充分运用有弹性的市场化手段”的说法,同时强调提出“增强价格杠杆调控作用”。这显示未来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上尤其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会加快,未来利率工具可能会更有效地使用。
  “虽然从形式上,我们仍然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强调连续性。但是实质内容发生了变化,未来的货币政策会更加注重针对性。原因一在于国内经济只是初步企稳,存在不确定性,原因二在于要观察国外**的反应,货币政策根本转向还为时尚早。”上述知情人士说。
  货币泛滥推动通胀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回归正常条件来源于经济基本面的好转和通胀的高企。”上述知情人士分析。
  在严厉的工业调控和限电措施下,始于今年夏天企业去库存终于告一段落,同时随着库存回补,价格水平开始全面走高。在2010年上半年,食品和粮食价格上涨强劲,小品种农产品
价格泡沫已经形成。在北京,以往廉价的绿豆价格已经赶上猪肉价格。在绿豆价格的推动下,杂粮价格全线上涨。
  专家表示,供求关系、天气和成本等因素可以解释农产品、食品,如棉花和杂粮价格稳步上升,但是难以解释部分农产品翻倍的上涨,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背后的货币超发因素。
  据统计,2009年中国新增信贷放出近10万亿元,创历史纪录。进入2010年,**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计划放出7.5万亿元信贷,大量流动性由此释放。
  2010年9月末,广义货币余额69.64万亿元,同比增长19.0%。M2与GDP之比达到269%,这一比例远远超出今年3月末200%的水平。M2增速与GDP增速之差达到8.4个百分点,流动性之宽裕位居全球之首。
  在此背景下,流动性如滔滔洪水一般,从股市、楼市到实物产品,到处寻找着宣泄出口。
  2009年股市翻倍涨幅和大量成交量消耗、吸纳了大量货币流动性;2010年第一季度,楼市的暴涨再次吸纳了部分流动性。但进入第二季度,当国家对房地产等资产价格进行调控后,楼市成交量减少,股市下跌,大量流动性抽出,向实物商品蔓延,以致部分农产品价格泡沫愈演愈烈。
  适度宽松“艰难”退出
  在通胀高企、经济复苏背景下,央行终于表露政策退出之意。
  不过,从适度宽松到回归常态水平,央行走过了可谓艰难的10个月。
  一直以来,央行对于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犹豫不决。早在2010年1月,央行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表明自金融危机以来实施的宽松货币政策正式拉开退出序幕。
  但是,市场预期的一系列货币收紧措施,如价格调控和数量调控等并未如期而至。
  在今年4月CPI达到2.8%,再次出现负利率、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之时,央行仍然没有加息,甚至放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取而代之的是发行央票,回收流动性。
  当时之所以未出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的货币紧缩措施,理由是第一季度CPI为2.2%,通胀水平温和;同时,**出台了第一轮房地产调控新政。
  4月17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各种名目的炒房和投机性购房。专家表示,这实际上是一种差别化、结构性的调控措施。所谓的差别化和结构化精确打击,实际上就是一种总量政策的软化。货币政策收紧不坚决,给外界一个误解,就是**仍然担心经济二次回落,不会很快收紧流动性。
  与此同时,央行信贷管制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框架下难以坚决执行。7月信贷新增投放5328亿元,按照全年7.5万亿元的信贷投放总量和3∶3∶2∶2的季度投放节奏来测算,剩下4个月每月还有5000亿元的投放额度。从实际情况来看,8月和9月新增信贷均超过5000亿元,实际上表明货币当局放松了信贷控制。
  当时,货币政策表述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8月央行公布的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对信贷的描述从原来对不同行业“有保有控”的措辞改为“有扶有控”。同时,央行还删掉了信贷“均衡投放”的字眼。这被市场理解为货币当局正在考虑增加信贷政策的灵活性。
  随后,在宽松流动性刺激下,股市从底部的2319点开始不断上涨,目前已经突破3000点大关;而房地产价格也在不断上扬;同时,农产品、食品,甚至部分日用消费品也开始全面涨价。“货币政策应该打提前量,目前货币政策回归常态虽然有些迟缓,对于通胀和资产价格的防范作用被削弱,但是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应该进一步加息,防范通胀风险。”上述知情人士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