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的探讨(21)(关于经济结构)
——给老同学的信(41)
老同学:你好!探讨了农业和工业以后,就要探讨经济结构。
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调整这个词每天都响在人们的耳边。为改革开放制造舆论的时候用的这个词,制订各种经济政策的时候用的这个词,当经济过热的时候用的这个词,当经济出现萎缩的时候用的这个词,当世界经济危机袭击中国的时候也用的这个词。经济学家们诠释改革开放的时候用的这个词,主流媒体宣传改革开放的时候也用的这个词。可见,经济结构调整成了改革开放的救命良方。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的经济制度是建立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没有产业就没有改革的经济运动。如果不是这样,光讲金钱的效益有什么意义呢?金钱没有产品的物质存在,就什么也不是,金钱既不能吃,又不能穿,没有粮食,没有衣服,金钱就是废纸一张。所以,所谓经济结构,实质上就指的是产业结构,在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才有了经济结构。
改革开放的产业从结果看,因为有使用价值,所以叫做产品。又因为有交换价值,所以叫商品。产品的两重性决定了产业的生产的两重性,同一生产既是产品生产,又是商品生产。生产的两重性决定了产业结构的两重性,同一产业结构既是产业结构,又是经济结构。因为,改革开放中第一,产品是商品,第二,生产是商品生产,所以,第三,产业结构就是经济结构。这就是改革开放一再使用的经济结构的本意。
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本质区别就是产品和商品的区别。毛泽东时代生产的是产品,所以,毛泽东时代强调的是产业结构(毛泽东时代之所以还用经济结构这个词是因为毛泽东时代的生产方式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受到限制的、规定其范围的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改革开放生产的是商品,所以,改革开放强调的是经济结构。
产业的分类,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制度下,永远不会变化。从总体上分,产业分为农业、工业、采掘业。农业又分为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等。工业分为轻工业、重工业、制造业等。采掘业分为原料、燃料、动力等。所有的产业都是相互关联,互相联系,它们各自的发展都有自己的上、下游产业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个产业链。一旦产业链断裂,生产就无法进行。这种产业链就是产业结构。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毛泽东就把所有的产业掌握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统一计划,统一生产,统一分配。毛泽东的具体做法是:由周总理和陈云负责,根据全国人民对农副产品和工业日用品的需求计算出总需求,按这个总需求安排组织农业生产和轻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轻工业生产根据分配的产量计算出需要的生产资料(机械、机器、原料、燃料等等)来安排组织生产资料的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需要重工业的生产能力也就决定出来了。由此可见,在周总理和陈云同志的主持下,各种产业经过综合平衡,确定了工业与农业之间的比例,工业与交通与运输业的比例,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的比例,原料、燃料、动力工业与其他工业之间的比例,采掘业与加工工业之间的比例,工业生产过程各个阶段的比例,以及工业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之间的比例等等。这个比例确定了,一切劳动力的安排,一切物资的调配也就确定了。这就是毛泽东时代的产业结构的全部内容。按照这个产业结构的内容组织社会生产,生产一定是有序的稳定的。因此,在社会生产中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既不会浪费物力和人力,又不会产生危机。
毛泽东时代的产业结构,既是消灭了资本以后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这是因为在没有资本的社会中一边是人及其劳动,另一边是自然及其物质,这里的生产关系是极其简单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劳动与物质的关系,这种生产关系的总合构成了社会的产业结构。又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对国家资本进行严格限制的生产关系,这里的生产关系最根本的是生产资料不是商品而是产品,生产资料不是买卖,而是调拨。因为工业不发展,日用工业品和农副产品无法进行调拨,所以,生活资料是商品,农用生产资料也是商品。在这种情况下,产业结构必然是无产阶级**为了无产阶级的利益的生产结构。而与受到限制的商品、货币以及国家资本主义相联系的经济结构,自然而然就受到无产阶级**的严格限制。
改革开放本质上就是解除毛泽东对国家资本主义的的各种限制,放开国家资本主义的活动范围,不仅是放开而且是把国家资本主义改革成为私人占有的自由竞争的自由资本主义。
改革开放是从三个经济基础上开始的:第一,一切产品都是商品,一切生产都是商品生产。第二,劳动力是商品,劳动者的劳动是雇佣劳动。第三,商品交换是在商品市场中完成的。在这个条件下,改革开放的生产关系的总合就构成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在这个条件下,生产的承担者对自然的关系以及他们互相之间的关系,他们借以进行生产的各种关系的总合,就是从社会经济结构方面来看的社会。由此可见,改革开放的经济结构本质上就是中国资本的经济结构。
第一,经济结构的内容。
中国资本按照恩格斯的定义,就是一宗货币(人民币),这宗货币变成为商品,以便再变成比原先数量更多的货币。通俗地说,中国资本就是一宗货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用钱赚钱的活动,这个活动从总体上看就是运动,这个运动的目的就是赚钱,这个运动就动态来说就是一个过程。在这里,货币即人民币就是财物,这个财物为了赚钱,就是货币资本。在这里,商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就是物资,这个物资为了赚钱,就是商品资本。在这里,劳动力是商品,也就是人,这个商品是由中国资本使用,目的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劳动力也就是生产资本。由此可见,在改革开放中,中国资本是用人、财、物表现自己的的。
我们已经知道,中国产业资本是通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连续的运动通过循环、周转完成赚钱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货币资本的独立形成了金融资本,并以金融业的面目出现。生产资本的独立形成了产业资本,并以产业的面目出现。商品资本的独立形成了商业资本,并以商业的面目出现。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中中国资本是用产业、商业、金融业表现自己的。
由此我们就得出结论:改革开放的经济结构的内容就是:产业、商业、金融业和人、财、物这些中国资本的基本内容构成的。
改革开放从产业上划分经济结构,把社会再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把国民经济分为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大部门;把产业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把生产分为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
改革开放也从社会角度把经济结构划分为1,产业结构;2,技术结构;3,经济组织结构;4,所有制结构;5,产品结构和进出口产品结构;6,就业结构;7,投资结构;8,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9,价格结构;10,积累和消费结构。以上两种划分,虽然内容有所不同,但都是围绕着赚钱的活动划分的。
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中的经济结构,就是国民经济的各种成分、各种组织、各个部门、各个地区以及社会再生产各方面的构成及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些关系理顺了国民经济就发展,这些关系出现了矛盾,国民经济就遇到阻力,就必须调整。这些关系都是中国资本在起作用,所以,调整经济结构,就是调整中国资本在这些关系中的作用程度、范围、数量等等。
第二,经济结构的配置。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