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0-9-12 17:36:30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12 17:00
增加值=一年生产的价值-生产中消费的价值。

中间投入是生产中消费的价值,折旧也是生产中消费的价值。 ...
您这个公式得出的是净产值,计划经济的概念。1993年会计制度改革与国际接轨后,就不用这个概念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2 17:38:20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12 17:33
你的定义不算数。
不是我的定义,是我的解释。GDP核算,有有关定义。实在不行,您百度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2 17:41:13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12 17:23
这就是GDP理论的问题之一。一边说折旧不是收入,一边按收入法算,折旧是其中一部分。
谁说折旧不是收入了?您在哪儿看到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2 20:46:15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12 17:36
您这个公式得出的是净产值,计划经济的概念。1993年会计制度改革与国际接轨后,就不用这个概念了。
从萨繆尔森的理论中,也可得出这个公式。

总产出-中间投入=GDP GDP-折旧=国民收入

总产出-中间投入-折旧=国民收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2 20:48:37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12 17:36
您这个公式得出的是净产值,计划经济的概念。1993年会计制度改革与国际接轨后,就不用这个概念了。
净产值不仅是你说的计划经济时期的概念,也是凯恩斯的概念,凯恩斯叫做净产量。

重农学派也有类似的概念:净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2 20:51:20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12 20:46
从萨繆尔森的理论中,也可得出这个公式。

总产出-中间投入=GDP GDP-折旧=国民收入
是这样的:GDP=总产出-中间投入
国民净收入=GDP-折旧。
国民净收入是过时的概念,是没有用的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2 20:58:55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12 17:36
您这个公式得出的是净产值,计划经济的概念。1993年会计制度改革与国际接轨后,就不用这个概念了。
一、净产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1、生产法 从工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价值的算法,所有物质消耗的价值须按照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口径加以调整,算法比较繁锁。 工业净产值=工业总产值(现行价格)-物质消耗的价值 2、收入法 工业净产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净税额+企业盈利 式中固定资产折旧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逐渐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中的那部分价值,即为补偿生产中所耗用的资产而提取的价值。固定生产折旧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按规定比率提取的基本折旧;一是恢复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已损耗部分的价值而发生的大修理费用。 生产税净额,指企业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与政府向企业支付的生产补贴相抵后的差额。 二、工业总产值原由三部分组成: 1、生产过程中物质消耗的价值c,也即转移的价值。 2、劳动者创造的作为劳动报酬的价值v,在工业企业中即为工资和福利基金。 3、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公共积累m,在工业企业中即为税金和利润。 后二部分的价值即构成净产值,亦即净产值=v+m。因此,工业净产值不受转移价值大小的影响,与企业所消耗的劳动工作量基本相适应。
——————————————————
如果净产值是这样计算的,那么和我的公式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2 20:59:49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12 20:51
是这样的:GDP=总产出-中间投入
国民净收入=GDP-折旧。
国民净收入是过时的概念,是没有用的概念。
你说没用就没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2 21:32:50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12 20:46
从萨繆尔森的理论中,也可得出这个公式。

总产出-中间投入=GDP GDP-折旧=国民收入
您总算知道GDP包含折旧了,有进步啊。
但是萨缪尔森时代也没有搞明白折旧的事,总是把固定资产毁损或重置与折旧搞在一起——没有那样紧密的关系的——虽然一个确实是折旧的原因——另一个也是有用折旧的钱重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2 21:51:00
两种折旧的定义似乎都只是账面活,不切实际,没有考虑不同生产资料的技术周期。比如厂房的技术周期是100年,而蔬菜的技术周期是1天,工人的技术周期是1月(工资是按月发),那么对于餐馆而言,我们该日和计算它们的折旧呢?显然兑入工人而言,餐馆的折旧率为负值,因为餐馆的收入是以天为单位完成,而工资的支出则是30天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2 22:10:00
经济学去统计GDP,可以循消费方面去统计,也可以循收入方面去统计。
但这收入是指持份者得到的收入,不是会计学定义的收入。
循消费方面去统计,如果公司只销售了一件消费商品,价格100元。这是消费的G。
如果从收入方面去统计,这100元怎样分,假如工资50元,折旧20元,利润就是30元。持份者的收入总共只是80元。
所以要加回折旧才等于GDP。GDP 是100元,NI是80元 。加回20元就是GDP了。
不要将会计学和经济学的概念搞混了,它们的着重点不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3 10:29:32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12 20:59
你说没用就没用!!!
根本没有使用的,是不是没用?GDP才是总是使用的。扣除折旧,GDP少一块,不行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3 19:30:33
uandi 发表于 2020-9-12 22:10
经济学去统计GDP,可以循消费方面去统计,也可以循收入方面去统计。
但这收入是指持份者得到的收入,不是会 ...
但这收入是指持份者得到的收入,不是会计学定义的收入。
+++++++++++++++++++==
持份者是什么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3 19:38:10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12 20:58
一、净产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1、生产法 从工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价值的算法,所有物质消耗的价值须按 ...
您引用的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东西。还是错误的。
净产值不是增加值,不包括折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3 19:39:29
曹国奇 发表于 2020-9-12 21:51
两种折旧的定义似乎都只是账面活,不切实际,没有考虑不同生产资料的技术周期。比如厂房的技术周期是100年, ...
折旧仅仅是固定资产进成本而已。没有那么多的意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3 20:29:56
罗鹏 发表于 2020-9-12 12:05
如果不是为了重置(重置就是持续经营的另一种说法),就根本不要计提折旧,更极端将,就根本不要记录成本 ...
1997年,王前锋《浅析对固定资产折旧的几种误解》中,有一个就是误解“折旧是为了重置资产”。
20多年的市场经济也没有改掉您计划经济的思想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3 22:17:45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13 19:39
折旧仅仅是固定资产进成本而已。没有那么多的意义。
问题是怎么进成本。比如房子的购置价是10万,10年再买掉此房子是100万,那么10年后该房子该以当初购置价10万为基础来折旧呢?还是以现在的出卖价100万来折旧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4 10:00:09
uandi 发表于 2020-9-12 22:10
经济学去统计GDP,可以循消费方面去统计,也可以循收入方面去统计。
但这收入是指持份者得到的收入,不是会 ...
你再计算一下生产法,呢会发现其中的矛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4 10:18:02
我在另一个贴子中给楼主回答过这个道理了。

会计学和统计学,是两门不同的学科,但它们都是应用学科,而不是基础学科。会计学和统计学之所以都能并存,都能为人们所需要,是因为这两门学科各有各的用途,能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企业会计学是为了满企业(资本家也行)的经济核算需要,统计学是为了满足政府管理国民经济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满足评价和衡量、比较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程度的需要。

楼主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同一个“固定资产折旧”,在会计学中将它归入成本费用的一部分,而在统计学上将它纳入增加值的一部分?

原因就在于:
(1)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会计核算的最主要目的,是要正确计算出企业在经营和生产中产生的“利润”,而“利润”是企业(或老板)通过经营生产而获得的净收益,固定资产折旧,是性质上说,是企业(老板)以前预付出去的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的回收,不是企业(老板)的净收益,也不应缴纳企业所得税,所以,要作为成本费用,在计算利润时扣除。

(2)统计学是为了满足政府管理经济的需要。其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帮企业(老板)计算净收益的需要,而是为了帮政府领导人了解社会经济运行情况的需要。政府领导人需要知道,在一定的期间内(例如,在一年内),在其管辖的范围内的所有企业或其他生产单位,总共生产了价值多少的产品?在同一时期内,又因为消费和投资,消耗了多少价值的产品?目的是要知道,还有多少社会产品可用于社会进一步的发展。
一定期间内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了统计学中的”总产出“概念”;同一期间内耗费掉的社会产品总值,构成了统计学中的“总支出”(=总消费+总投入)的概念,二者相减,即是“增加值”,即可用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产品。
因为固定资产折旧,构成了产品价值的一部分,所以,它包含在“总产值”中;又因为计算“总支出”时只计算本期消耗掉的产品价值,而固定资产本身并不属于本期(例如说,本年内)的产品,所以,固定资产折旧不包含在本期总支出中。这样一来,“增加值”中就包含了固定资产折旧。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生产法,一种是收入法。我国现在统一使用的是收入法,而收入法中的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公式中,就包含了固定资产折旧。

现行的国民经济统计体系,是外国人设计的。我国在1985年以前,一直采用的是“工农业总产值”的统计体系,直到1985年以后才改用了国际通用的GDP统计体系,为了跟国际接轨,便于各国之间相互比较,各项主要的统计指标口径必须与世界各国保持一致,其中,包括将固定资产折旧计入工业增价值之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4 13:24:39
曹国奇 发表于 2020-9-13 22:17
问题是怎么进成本。比如房子的购置价是10万,10年再买掉此房子是100万,那么10年后该房子该以当初购置价1 ...
关于固定资产增值,固定资产折旧如何处理,有相关的规定,按照执行便是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4 17:19:19
x8596t 发表于 2020-9-14 10:00
你再计算一下生产法,呢会发现其中的矛盾
我是按西方经济学教材去看的
西方经济学很清楚,GDP汉语翻译成国民生产总值。留意这是Gross。
经济学不是要谈会计收入,而是谈国民生产商品的总价值。就是价格x销售量的总和。
这概念就是销售总额。先不剔除通货膨胀导致价格的差异。
持份者的英语是stakeholder。就是有份参与和有权利享受份额的人和群。
从利润表去看,收入的金额流入企业,费用代表金额流出到不同的持份者,例如工人,供应商。。
但折旧只是会计学分摊长期资产投资的处理方法,折旧期间既不流出,也不流入。
而是在购买的时候金额已经流出,使用折旧摊销方法,令到不一次性显现在一个会计期间而已。
如果总收入比拟GDP,NI比拟金额流出到不同的持份者。
其中的差异就是折旧。
这是经济学使用两个不同的概念去统计一个社会在一个期间究竟生产了的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从创造价值方面看,经济学应该更加看重总价值,就是GDP。
如果从所得分配方面看,NI就能显示更多信息。创造的价值哪一个持份群体占有更大份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4 18:15:47
uandi 发表于 2020-9-14 17:19
我是按西方经济学教材去看的
西方经济学很清楚,GDP汉语翻译成国民生产总值。留意这是Gross。
经济学不 ...
GDP既不是总产出即生产商品的总价值,也不是收入,而是收入与总产出之间的“中间值”
GDP大于收入,小于总产出。
收入+折旧=GDP     GDP+中间投入=总产出
收入+折旧+中间投入=总产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4 20:19:11
uandi 发表于 2020-9-14 17:19
我是按西方经济学教材去看的
西方经济学很清楚,GDP汉语翻译成国民生产总值。留意这是Gross。
经济学不 ...
GDP这个概念非常容易与总产出和收入相混淆。

石会计把GDP当做收入,你把GDP当做总产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4 22:47:35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14 18:15
GDP既不是总产出即生产商品的总价值,也不是收入,而是收入与总产出之间的“中间值”
GDP大于收入,小于 ...
我是用西方经济学教材去看GDP定义。
NI ( National Income) 是国民收入。大概西方经济学好像使用收入这样笼统的术语吧。
总产出的定义又是什么呢?
中间投入的定义又是什么呢?
西方经济学的GDP= C+ I+ G+( exports-imports)。
C 是最终的商品,就是到了消费者手中让他们去消耗掉。
I 是投资,就是没有进到消费者手中,再加入住宅建房。
经济学的统计人员没必要另外建立一套系统去统计GDP,因为工作量和效率不一定好。
他们可以借用企业的利润表的收入等资料和政府采购数据来统计,加上一些调整。就可以得出GDP。
这个会计收入不会加上折旧才等于GDP,为什么要加?完全不合理。
如果说NI+折旧= GDP,西方经济学就是这样说。
所以先搞清公式术语的定义,不然就是鸡同鸭讲。
犯了语意学的错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5 09:32:02
zhuxiang 发表于 2020-9-14 18:15
GDP既不是总产出即生产商品的总价值,也不是收入,而是收入与总产出之间的“中间值”
GDP大于收入,小于 ...
GDP属于新收入,属于最终产品价值,是增加值。
GDP有三种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5 10:02:11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15 09:32
GDP属于新收入,属于最终产品价值,是增加值。
GDP有三种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
是的,GDP的计算有三种方法: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我上面的回贴少说了一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5 10:29:58
GDP指标也有一个缺陷,即它只用市埸价格来衡量物品和劳务的价值,而那些在市埸以外的活动所创造的价值,却几乎全部没有反映出来。例如,我国政府对各种政府工程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所形成的公共产品价值(如道路、桥梁、城市绿化等),都没有记入GDP,只是将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记入了消耗(支出),例如,我国在南海填海造岛所创造的价值,都是不记入GDP的。
这几年的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可能想将这么多年以来的政府工程所创造的公共产品的价值,通过“政府资产”这个概念反映出来,当然,未必计入统计的GDP数据。

1985年以前的“工农业总产值”和“工农业净产值”指标,也有这类缺陷。它们只反映能够以完整的产品形态提供给市埸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而例如当时全国农民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由农民通过集体经济分散就地消化,其所产生的建设成果的价值(如8万多个水库等),都是不计入“工农业总产值”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5 12:48:56
半床花影抱书眠 发表于 2020-9-15 10:29
GDP指标也有一个缺陷,即它只用市埸价格来衡量物品和劳务的价值,而那些在市埸以外的活动所创造的价值,却几 ...
ZF投资不计入GDP 依据何在?根据投入产出表,是计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5 19:22:43
uandi 发表于 2020-9-14 17:19
我是按西方经济学教材去看的
西方经济学很清楚,GDP汉语翻译成国民生产总值。留意这是Gross。
经济学不 ...
萨缪尔森说“我们把GDP定义为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最终产品是指以消费和投资为目的而生产和出售的产品。GDP不包括中间产品——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产品。”《经济学》p369

按照他在这里给出的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定义,最终产品包括两种:消费品和投资品即资本品。中间产品就是资本品。这两种产品根本就无法形成对立:既然最终产品包括资本品,中间产品只是指资本品,那么最终产品就包括中间产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9-15 20:10:57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9-15 09:32
GDP属于新收入,属于最终产品价值,是增加值。
GDP有三种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
按照凯恩斯的理论,收入=消费+净投资。

而按照萨缪尔森的理论,GDP=消费+净投资。

但是萨缪尔森的公式是错误的,因为GDP包括折旧,折旧不是用于净投资的,而是用于重置投资,固定资本重置投资的。

因此GDP=折旧+消费+净投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