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8319 73
2010-11-22
中国经济更深层次的结构性失衡使房地产泡沫持续存在
2010年11月22日 09:02凤凰网财经【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1条
凤凰网财经讯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10月份出人意料的通胀涨幅——CPI同比上涨4.4%——吓坏了全球股市与大宗商品市场。中国**宣布了这条令人不快的消息以及抑制价格进一步加速上涨的措施(银行准备金率上调50个基点及可能的价格管制)后,全球投资者便立即开始抛售股票和大宗商品,因为他们预期中国经济增长将显著放缓。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食品、大宗商品和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加剧了通胀的螺旋上升。一些中国分析师甚至指称近期的自然灾害导致农作物减产,加剧了价格的上涨。但推动中国的通胀恐慌的,是比不合作的天气更为根本和强大的力量。

首先是中国**过去七年奉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在此期间,M2货币供应量增长了3倍多。负利率与大规模信贷增长的综合作用,是中国楼市泡沫与广泛通胀压力的最直接致因。除了过剩的流动性,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与大宗商品价格,是推高中国通胀的另一个强有力的长期变量。

显然,随着利率上升及**采取行政手段收紧信贷发放为经济降温,中国的增长将会下滑。但大多数分析师已经预料到中国的增长会减速。就连最看好中国的拥护者们都预测,未来十年,中国的年增长率会从现在的10%下降到7%-8%。

更令人担忧的是旨在戳破房地产泡沫的政策。中国过去几年的信贷繁荣,导致了房地产价格非可持续的上涨,工业产能的迅速扩张,地方**的过度举债。如果中国真的想对抗通胀,那就不只是实施几项价格管制那么简单。

这进而意味着中国要进一步提高利率,削减银行放贷。

不过,这或许还不是最坏的结果。即使政策转变为抑制价格上涨,但中国经济更深层次的结构性失衡还是会使得房地产泡沫持续存在。

本文作者裴敏欣为美国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政治学教授,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客座高级研究员。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网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84458352)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22 21:48:23
回复看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2 21:51:25
看看楼主高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2 21:51:46
回复看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2 21:55:38
支持一下,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2 22:29:39
什么东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