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10-11-25 19:21:04
感觉高鸿业的经济学几版变化不大,有些地方逻辑性不强,但内容很详细,我们一直在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9:27:47
高鸿业的教材有点像科普读物,很适合考试用。但是我们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考试,更多的是经济学的思想和思维,科普读物读多了往往让人容易自我满足,这样就读不好专著,提升不了。
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还是要多看看国外的教材,不是我崇洋媚外,大家该知道国内的经济学教材基本都是翻译国外的,夹杂点中国特色。
如果经济理论都是单章的,你就会发现高鸿业的批判很有道理,每一章都被他击中要害,可是经济理论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的,从这个角度看高鸿业的批判就显得软弱无力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9:41:24
高鸿业的经典 在于在中国式教育下的我们从小到大都接受的类似风格的书
我们习惯了这种风格 所以我们可以更好地上手
反而对于西方的教材风格会稍微不适应
另外 考试必备

高鸿业的争议 也在于许多其他关于社会政治历史的书一样 带有了强烈的政治倾向
这对那些已经受了10多年政治教育的人们无疑带来了反感

其实 就算把关于有争议的地方给抹去 该经典的还是经典 该争议的还是争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9:48:11
seagull888 发表于 2010-11-25 12:55
哎,楼主,你自己水平不行,就埋怨高老,真是冤枉他老人家了,本书第一版是在1996年,想象当时的景象,能不批判吗?我感觉高老的书还是不错的,它让你明辨是非,很系统,你认真学习过后将会发现收益很大,他比国内其他教程好很多,其他教程要么很容易,要么很难,要么不系统,我绝对赞成高老的西经是经典教程,虽然我当时学习是也是晕头转向,但是这不影响他的经典性,你说高老抄袭萨缪尔森,我不反对,人类一切精神文明成果都可以借鉴,为什么不可以那?你要是说原创,我告诉你,任何书中原创东西都很少很少,包括撒氏的书,他也是把西方其他经济学大家的观点综合起来。等到你达到一定的高度,你再回过头开国内经济学教程,你会发现高老的西经绝对是经典教程!
  你去看看易纲写的货币银行学   97年左右出版的 有没有这些个问题?  同样是抄  看看易纲的宏观写的多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9:54:36
现在国内经济学比较强大的学校都不用这本书了    用的都是学科发展比较落后的学校  这是事实

   还好我大一用的不是这本书   每当看到这本书我就哀叹  多少用这本书的孩子被毒害了......

  养成了一个非常坏的习惯:  批判你有理有据有分析有数据有支撑  那个算是你厉害

  零零散散几句话  这里不行那里不行   实在批判的很勉强    做学问要对自己写出来的话负责哈

   你可以把楼盖完了再系统的评述一下它好不好   但是一边盖一边说这里砖头质量不好  

  那里钢筋有毛病   真是  无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9:58:06
4楼正解,正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20:06:58
本人正在自学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总体说来,前面比较好懂,但到了后面总觉得有种和面一样的感觉,通俗的理论总是用大篇幅去解释。。。。还有就是如题,总觉得学了这本书没用一样,章节后的自我主观批评太多,没有旁征博引一些比较客观的或者现实和具体的例子去阐述............我们老师是这样评价这本书的:高鸿业的西经在国内算是最全的书,但是也是最乱的书。。。他个人推荐还是保罗.克鲁格曼的西经,感觉比较通俗易懂一点...........
  但不管怎么样,还是能接受吧,算是能学到很多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20:09:59
带有意识形态的不是经济学,而是政治经济学。所谓政治经济学,是政治学科而不是经济学科,是用经济来解释政治,服务于政治。马克思本来最有价值的也就是他的《资本论》,他的经济学也可以算是经济学流派之一。高老他翻译就翻译吧,东抄西抄也没什么,可抄完了还非得把人家好好的经济学抹上政治色彩,为意识形态服务,这不是无聊是什么?老高的学术水平自然是不低,但是硬要把好好的西经变成“西方庸俗经济学”,实在是让人受不了。经济学本来就是个你批判我我批判你的学科,老马自己批判了一堆理论,他的理论后来也被一堆人批判了,多和谐的一件事儿啊。非得把老马的理论神圣化宗教化,用老马的理论来在每一章后面加上一大堆折腾人的废话,高老他自己写的时候痛不痛快我不知道,反正我所知道的大部分人看的时候是相当的郁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20:35:59
作为本科生的教材,我想没有哪个老师完全按教材上的来讲,都是有选择性的学嘛。何况读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20:38:17
不知道楼主是什么原因和什么态度读高鸿业的书。如果是抱着探求未知的态度进行学习的话,我想说两句。
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尤其是涉及到资源利益分配的学科——经济学本身是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这是任何学者都无法避免的。学习嘛,本来就是为我所用。读完之后进行批判是深化认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在现实生活中,经济理论的应用总是充满争议。经济问题和经济理论的选择和阐述不可能是价值中立的,它是诠释者所代表的阶层(我们现在不说阶级)利益诉求的表达。因此,批判是每个学习经济的人(也是对知识有所追求的人)所必须具有的品格。
具体到一些资料的分析和运用,我们首先要了解材料作者的经历和立场、时代背景、资料中所选取的材料的来源、作者运用材料的方法和要阐明的问题、这些资料对今后相关问题发展的影响...
在这里不想对经济学教材进行评论,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希望楼主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更大量的掌握信息,这样可能收获更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20:43:35
评论是应付意识形态的,略去这些,还是很不错的一本教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20:49:08
高鸿业的书,是经典中的经典,楼主啥也不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20:52:42
高氏的书,很基础,同时又介于初级和中级之间。也不难。我也是看过撒缪尔森,曼昆等人的书,说起来,还是高鸿业的书好,你没学完,就别瞎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20:55:02
你知道为什么有评论么,说实在,一开始我也觉的不舒服,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发现。那是非常好的部分。不再跟你说这些了,菜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21:01:37
我们学校编的经济学书好像是抄的高鸿业的,好在很简单,没抄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21:05:19
兄弟,不要发牢骚了。没有任何一本经济学著作或者教材会给你标准答案。因为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所谓批评也仅仅是意见相左而已。理论的解释和穿透力来自现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21:21:20
个人觉得还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21:31:29
高的书还是不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21:34:39
其实应该是楼主有点情绪化了,高老的书在中国人遍的西经教材里还是很通俗并且不浅显的,并且很全面,他在小结中批判是为了让国人对西方经济学能批判继承地学习和应用吧。我可不是替他做广告的,本人刚买了他的两本书,看完微观了,准备看宏观。很多高校考研的指定教材都是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21:39:46
中国这地就是这个样子,要么不是经典,要么成为经典后就要强行遵循某种原则,在一个如此有影响力的书中宣传一下某种思想岂不是更有效果.有时候能够自我意识到这一点并能耐着性子读下去才算有点意义,,牢骚就收收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21:48:10
sealovemoon 发表于 2010-11-23 22:35
高鸿业的书不错,不过要耐着性子读
我是大二国贸的,看过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之后,再看高鸿业版总是觉得写的不够清晰整洁,在使用微积分的过程中介绍也不甚清晰,例题、计算过程咋一看跟美国是让人一头雾水,例题太少,应该增加讲解的内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21:54:57
还好啊!我们正在学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21:57:47
书还是不错的,至于批判也是大势所趋,没有办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22:14:25
我觉得这书挺好的啊,当年我学时感觉还不错,自我感觉微观比宏观学得好些。有点不足就是有些理论讲解的太繁琐。其实,只要细细琢磨还挺有效果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22:17:54
高的书出的版本比较老了吧,修订的时候也没有把历史痕迹去掉。要是现在再来重新编纂类似的图书教材,就不会再有类似的问题了吧,我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22:28:15
sealovemoon 发表于 2010-11-23 22:35
高鸿业的书不错,不过要耐着性子读
其实不同的书作者有各自的写作思路,有时候他们的思路或者写作的思维模式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那么就觉得很不错,但是如果写作的思路和中国人的阅读习惯不同,就会让人觉得很难读懂,无法整体理解。而经济学本来就有很多争议的地方,一些地方跟不同的书说的会出现不同的解释,从而让人晕。因此只有把涉及相关领域的比较不错的书都读,你们就可以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和理解,也就不会昏了。例如曼昆与多恩解释自然失业率时说的摩擦失业是很不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22:37:36
嗯 国内的学者写的书几乎都是这个样吧。若干年以前学国际贸易,用的是薛荣久(我国贸易理论带头人)的书,讲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竟然列出七八条它的缺点,当时自己是土鳖刚出洞,以为李嘉图是个二流子,搞个模型竟然这么次,后来才知道人家李嘉图是赫赫有名的大师,他的学说为整个国际贸易理论奠定了基础。却被国内的学者批得惨不忍睹。唉,还能说些什么呢?中国人都很牛,教材不超过五版就绝版;争相到海外刊物发表论文;把人家的理论拿来进行整合然后说这是自己的创新……   我们学习西方最先进的理论,使用西方最先进的科技,享受着西方带来的最人性化的生活,然后高举起XX主义,对施舍给我们这些东西的人进行猛烈抨击、指责,我们还要打倒他们,解放他们……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22:57:49
是有点难度,不过还是很不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23:00:45
本来老人家想写一本带有中国味的书,不能照抄西方的,只能加些批判性的或点评式的内容,所谓中国特色吧,搞成不中不洋。哎,学术都变味了。另外,感觉人大编写的书很多都有这个特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23:03:33
先夸后批评是挺矛盾的,我当时的做法是直接忽略后面的总结。呵呵,也是一种逃避的态度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