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10-11-25 14:46:13
个人认为高鸿业的书写的还是很不错的,特别适合没有什么经济学基础的人读.每章后面的批判部分也是处于尊重学术的需要,尽信书不如无书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4:56:12
怎么可能?高老师的书,近乎流行小说一般;实在太太太好懂了。当然,尤其是微观部分,读到大师的境界,也不容易。有些人认为,高老师的西经二本,为入门级教材,主要为读者训练出“一双经济学人的眼睛”/“经济学现象透视眼” 。基本上,高老的书,可作为高中以上教育背景人士之通俗读物,普及经济学常识时使用。作为专业人士,当然还应补充阅读N多。至于有人将其等同于某个“传统”时代的政治经济学课本,个人以为,可能此师兄学友实在是不具有学经济学的基本天赋;做其他行业也罢。没有必要在经济学一棵树上吊死。至于剪刀、胶带什么的,有些不必要的夸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5:12:30
真是读不懂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5:18:52
呵呵,原来是这样,正话反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5:23:48
我认为高鸿业的书是非常好的。
高鸿业的书确实是打上了政治经济学思维形态的烙印,从对西方经济学的一些方面的批判来看,确实有点吹毛求疵了。但对我来说,他编的书的好处,恰恰在于对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全面而深入的解读(批判是一种更深入解读)!
才开始学西方经济学时,我用的是本校自编的一套教材,学的时候非常不习惯——为什么要有这种那种假设?为什么理论与现实明明白白的不相符?为什么明明不可能存在的情形却要作为假设?为什么辛辛苦苦背下来的两种流派的理论却截然相反?我究竟该怎么看待这些西方经济理论?带着太多太多的问题,我对西方经济学有了很大的抵触情绪,西方经济学是我本科阶段最讨厌的学科之一,痛苦地混过了考试,再也不沾“西方经济学”这个名词了。
考研初试复试以及在以后的一些考试中,不可避免的要用到西方经济学,尤其是考研时,指定参考教材就是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在备考的过程中,才接触到了高老的书。看的我那个是爽啊!对西方经济学系统而细致的批判!其实在我本科的学习中,自己潜意识中已经对西方经济学的枝枝叶叶进行了批驳,但从来觉得自己学识浅,以为自己是没学到精的缘故,一直很自惭。读高老的书,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确实,西方经济学确实有很多花哨、甚至很多矛盾之处!这样,在学习的教程中居然慢慢对西方经济学入了门。
其实,不得不说,撇开意识形态的牵强指责,高老对西方经济学的批判还是很精准的。确实,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不完善不成熟之处,需要辩论、争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敲打亦是捶炼。
伴随着高老的书,我总算是走过了对西方经济学痛苦到逐渐接受的漫漫过程。个人认为,高老的书作为西方经济学考试读物,国内甚少有教材能出其右,当然,也要辩证的看,对太过于意识形态的论述,大家一笑而过就罢了。
同时,如果是初学者,我建议与曼昆的经济学一起学习,很有利于增强学习西经的兴趣。当年我用的是那套学校自编教材,全是理论,一个接一个,头大。。。。。那个枯燥乏味的岁月真是想想就后怕。。。。。。。
作为经济类的硕士研究生,我勉强算是粗浅的看过一些经济学教材,对高老的书,也是从开始边看边骂,到逐渐接受,直至由衷敬佩的,别的不说,批判的内容是他自己的成果吧,在这个浮躁的年代,不抄袭,有自己观点的教材,能找到几部?????而且确实是大师之言啊!
学术的过程就是一个百家争鸣的过程,本科阶段,重点在是掌握理论知识,而研究生阶段,更重要的则是要跳出理论框架,学会质疑,从自己的观点来看理论,这才是形成自己理论与价值的必由之路。从这个方面来看,高老的书,称为学术深进启明之录不算为过。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5:25:33
高老已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5:27:26
这个还是需要静下心来好好读读的,
首先,它是一个普及经济学常识的读本,知识体系框架上完整,很适合中国学生打基础。
再者,踏实很多考试需要的指导书,还是非常重要的!!!!!!

建议楼主,同时,找个课件,亦或视频什么得学学,效果会很不错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5:51:16
个人感觉高老的书有好处也有不好处。好在于它后面的批评语(要以常无的心态去思考别人的话语,任何理论都暂时的在一定条件下不被证伪。),,,,不好之处就在于打击学习的信心,,,当然各有各的见解。。
我本人感觉幸好没有首先看高老的书,,而是看其它之后再看他的书,,然后再去看他的批评语,,
但我觉得一个理论在改变它的假设后是可以不被证伪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6:03:39
高老师这样写可能也有他的苦衷吧。至少是在他的那个时期,不加以任何批判是通不过的。后来形势变得轻松时,他也就没有了热情再去修改了吧。

多一句嘴:如果实在看不下去,就不看。也没有人强迫你看。说话不用那么恶毒。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6:15:07
高鸿业的那套西经还好啊,我们以前就学的那个,微观和我们个人的现实生活很贴近,学完后可以用书上的原理解释我们身边的许多琐碎的小事,宏观的条理性很强,两本书都很好啊,当然有个好老师就更完美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6:28:02
支持高老,不管怎么说,他引导我进入经济学的殿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6:29:51
在国内的经济学教材中,高鸿业的书应该属于相当全面的。
作为东方社会主义阵营,当然要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学,因为这是意识形态.....

况且,我觉得有些资本主义的东西,不太适合中国。谁能看懂中国的经济,谁就能拿诺贝尔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6:34:26
这个问题体现了我国经济学界的一种无奈。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也是高鸿业老先生的无奈。
首先,书写作于90年代,为了避免某种意义上的纠缠,大家都懂的,必须要批判。
其次,那个时代就两本西方经济学,一本高,一本梁,梁的浅显,很薄,同时国外的专著只有萨缪尔森老先生的红皮书,上下两册,很厚,因此,选择教材的时候大家都会选择高,因为萨老的书太厚了,国内经济学起步阶段,基本上看不懂。
从良心上来说,高的书写的很好,和国内的所有教科书一样,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教科书,然而就因为这一点,所以这本书缺少了很多的趣味性,也不能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这是和国外专著比较最欠缺的地方。
高的教材中,微观经济学写的很不错,至少逻辑上比较紧密,而且把注释都看懂得话,也算是掌握了微观经济学的中级方法,然而要加深理解,就要看瓦里安的高级微观了。
宏观经济学写的不好,乱,而且分析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宏观大家最好看萨老的书,高级宏观就要看罗默和布兰查德的教材了。
以上是一孔之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6:47:36
楼主要是有时间 可以去你们院的课表查查什么时候上微宏观 可以试着去上上 要是时间不允许的话 你可以试着先看看曼昆的经济学原理 这个写的比较通俗易懂 自己看的话很容易看懂 花的时间不是很多 而且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 是一本不错的书 我是这么看的 原来听微宏观 没听懂 现在自己找时间看看曼昆的这本书 好多知识都融通了 有点茅塞顿开的感觉 建议楼主试试 不错的效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6:53:47
高鸿业的教材我读过很多遍,我觉得很好,即对西方经济学做了全面的介绍,又指出了其不足,很有启发。我们学习任何一门学问都应该抱着一种审慎的态度,既学习其科学的一面,又要认识到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根据情况,也就是管理学中的权变理论,来选择如何应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6:59:00
有些事情就是要正反去看,对于高佬的书虽然并不是完全正确,但是至少能够将一些观点阐述清楚,对于一些量化的模型倒是觉得将其模糊化会更好一些,毕竟现实与理论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6:59:20
我感觉高老的书就不错
对于国内的初学者来说挺好的,讲的很容易
因为现在国家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而且我国的国情等等确实是跟西方不一样的
所以国家大多数院校都是用的高老的教材,我想目的就是想通过融合西经来开辟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来
而且事实证明西方经济学也并不是什么颠不破的真理,越来越长的经济萧条期

该网友完全不必如此气愤,原著的经济学教材多的是,不喜欢完全不必看,可以看萨缪尔森和曼昆的不就好了
高老编写这套教材的时候也没安什么坏心,也是抱着为国家的经济繁荣做一份贡献的心理来的
读的时候淡然点,本来经济学这种学科夜没有绝对的权威性,学到它的思维和方法,至于正确和错误,自己在以后遇到的各种问题里多分析下,多想想,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这才是真正的经济大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7:03:35
这个是不得已而为之,当时高老回国正是政治斗争的高峰期。高老讲的这门课叫做西方经济学批判,其实是为了掩护真正的目的啊。这种精神是很值得敬佩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7:10:27
我也在看呢~~~~~读他的书,是硬性要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7:20:50
高鸿业的书蛮好懂的,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失为一本好书呀
激发激发同志们对经济学的热情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7:25:50
真知在批判中进步,没有哪一种观点是没有对立面或不足之处了。读这两本书至少可以让你形成批判的思维,而不是一味的遵从。好吧,你学到了。我失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7:38:14
呵呵,稍安勿躁!扔了可惜啦!首先,你要调整一下心态,不要从心底里排斥它(毕竟人家也是有点实力的);其次,可以从另外一个出发点来重新去阅读它;最后,每个人看问题的方法都不一样的啦,也许他比较喜欢从方面来研究吧。我个人就经常喜欢这样,直接从反面来批判,然后再得出结论!呵呵,完全个人意见,如有得罪望见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7:49:31
我个人不是很看好他的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7:52:30
有本事自己写专著全面批判高鸿业啊   一边看高鸿业的教材  一边加批判    这是小人的所为

"对于低年级本科生来说 更是让人无所适从   刚介绍一东西 马上开始强调其缺点”你是低年级的本科生吗?你无可适从了吗?我大一的时候就是用这本书入门的,我是不是又被你代表了?

你到底有没有认真看这本教程呢?认真看的话,就不会说出“既然是错的 何必要介绍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7:56:40
高老的西经是我学的第一本经济学教材   虽然章末的点评夹杂很多批判色彩  但是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难道就不能有所分辨嘛   就像对待CCAV一样  
发帖者发牢骚  你自己出一本看看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8:29:34
考研的时候,把高鸿业的书作为自学教材,学校指定的教材有说的不明白的地方,我都是到高鸿业的书里面找答案,自我感觉,高鸿业的书对知识点讲解深入浅出,既能让初学者明白原理,也能够让致力学究的学者找到灵感。
说是批判与知识讲解并存,我想这也是学术严谨的一种表现吧,每个学科、每一门知识都有其不足抑或不尽完善的地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8:30:56
关于宏微观经济学教材的对比,有不少说法。比较多人认为斯蒂格利茨的微观经济学、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曼昆的宏观经济学都说比较好。如果说宏微观结合起来,我觉得还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比较好。系统性、专业性更强,不过这也就要求在读了斯蒂格利茨、平狄克或者曼昆的基础上再去看就比较好了。高鸿业是萨缪尔森的同学,整个框架体系还是比较接近的,楼主在有了系统认识之后再去读他们的教材,感觉就会比较好了。
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的序言不错,建议读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8:41:15
楼主严重了吧,这本书相当经典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8:52:47
我正在学呢  很多不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5 18:59:01
我们的教材用的就是高鸿业老先生编的。。。说说我的看法,只代表个人观点…首先,作为一位经济学领域的知名学者,我们要对他老人家保持应有的尊敬,这点对于每一个热爱经济学的人应该不为过的,比起某些经济学家他老家还是很值得我们尊敬的,并且做为一位教师来讲,他的师德也是广为称道的。。。高鸿业先生曾在其七十多岁高龄时为我们翻译并评注了凯恩斯的《通论》,并将书中凯恩斯未曾推导过的公式全部推导出来,我觉得很了不起啊!毕竟那么大年龄的一个人了。。。说这些的目的就是想告诉大家,高鸿业老先生从人格、师德等多方面来讲,值得我们称颂!


下面再来说说我对我们用的教材(也就是某些买来剪刀和胶带都读不下去的)的看法。。。作为那时的初学者,我们的思想很容易被某些理论先入为主的占据,并且我们还缺少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那么,在这个时候就去学习那些所谓的正统纯正的西方经济学教材,我想我们的眼睛很容易被蒙蔽,我们可能会想当然的以为这些理论就是放之于天下皆准的理论,可事实并不是那样,因为我们国家目前还是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个大家都赞同吧?)所以在我们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带着批判的眼光,去伪存真,汲取对我们有用的知识养分,由此看来,我觉得高鸿业老先生的教材很适合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