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青年 发表于 2010-12-5 18:24 
菲利普斯曲线主要反映的是需求管理,是失业和通胀之间的短期替代关系。之所以出现滞涨这种违背菲利普斯曲线的现象,并不能否定菲利普斯曲线,因为在滞涨的现象背后依然隐藏着失业和通胀之间的替代关系,只不过这时因为在供给上出现了问题,就使得此时和彼时的通胀和失业关系并不是在一个其他条件不变的框架下分析的。当我们控制了供给的变化后,我们依然能得到菲利普斯曲线的替代关系。
我觉得这位同学说得很好。
这些模型大都是基于一定的优化的条件上,大多认为效应是长久的,政策是稳定的。并不考虑复杂多变的,甚至是层出不穷的政策以及外围环境(其他国家)的影响。
这里是完全不能说明菲利普斯没有作用的。在正常的经济环境中,在没有恶意的调控和恶意的参与下,菲利普斯曲线是几乎可以完全成立的。
关于当年的通胀与失业率同时上涨的美国宏观经济环境,我认为是由于经济环境造成的,危机带来了失业,此种危机与失业(可以叫过度失业)更是恶化了人们对未来经济的预期,从而加大了预期的通胀率,进一步由于费雪效应,降低了货币的需求量,以至于进一步加大了通胀。最后导致滞涨。
其实,这里菲利普斯曲线有一定的国内经济环境发展的意思。不考虑国外环境对国内的影响。如果当时美国的环境不包括国外对美元的抛售(各国也相应发生危机,但是对于美国这个国家的预期恶化可能算得上是最严重的几个之一了)等等各方面影响,我认为美国的经济仍然会符合菲利普斯。
现在是在全球化的大经济下,同学,我认为你还是先好好打好知识基础,然后再结合多门知识一起看一个问题。那样才能得到一个更全面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