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0-11-28 16:13 
楼主根本没有读懂劳动价值论。政治经济学不谈什么效率,只谈劳动(行为)支配的问题。
市场经济连人与人的关系都摆不平,何为效率?只不过追求最大化支配人的行为(劳动)罢了。
我发现你也对“效率”问题感兴趣,以下想和你就这方面探讨一下。
----------------------------------------------------------你的观点-------------------------------------------------------------
以上是你9楼帖的内容,当然,我还想引用你15楼帖的观点,你在两帖中的主要观点为:
(1) 09楼帖的观点:效率以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为前提,市场经济中人与人的关系不平等,所以谈不上效率。
(2) 15楼帖的观点:市场经济追求的是最大化的支配人类劳动,这不是真正的效率。
当然,你在15楼的帖中已解释过效率的含义,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之所以我要将你的观点重新输入一遍而不是直接引用就完事了,是因为我想告诉别人我至少看过了你的帖,而且能复述一遍你的观点。
------------------------------------------------------你论述中的不足--------------------------------------------------------
你是一个很专业的人,我除了对马经的“价值转形”部分有所思考外,其余部分还没有用心读过。从你回帖的数量及平均每个帖的字数来看,我从心底里认为在政治经济学上你比我要狠得多。
但我认为你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解就谈不上深刻了。
我知道你在王书记的名为“公平与效率是高度一致的”帖中曾经提及“边际效用”,这说明你对西经并非一无所知。
但我对你做过一个测试,我在“公平与效率是高度一致的”帖的28楼对你进行回复时提到了“埃奇沃斯盒”的概念,而从你的回答中却可以看出你并不知道这个内容。
所以,你的程度是:接触过“边际效用”概念,但不知道“埃奇沃斯盒”
我并不知道你对西方经济学典籍的研究有多深,但至少对于西经流行的分析框架而言,你只是一个初学者。
当然,我也是一个初学者,只不过看过西经的高级教程而已,论起对经典著作的研读,那几乎还处于白痴阶段。
我没有资格去说你的坏话,我只是认为你不熟悉西经的部分内容而已,只是这些内容恰好与“效率”这个概念相关。
从你9楼及15楼的观点来看,你对于西方常常提起的“效率”概念显然有些误解。
以下,我会谈谈西经中所提“效率”究竟为何物,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
-----------------------------------------------------西经中的效率概念------------------------------------------------------
西经中的“效率”为何物?请看下图:
120 <劳动者> 甲厂
------------------------------------------------------------------------ 0
100 | * * |
| * * |
| * * |
| * * |
| A * * |
| ********************************************************** |
| * * |
| * * |
<机器> | * * | <机器>
| ********************************************************** |
| * * B |
| * * |
| * * |
| * * |
| * * | 100
0 ----------------------*----------------------*--------------------------
乙厂 <劳动者> 120
这是一个只有两个厂商及两种生产要素的浓缩的经济世界,生产不同商品的两厂商分别为甲厂和乙厂,他们共同瓜分100台机器及120名劳动者。
A点表示一种分配方案,比如“乙厂(40名劳动者,70台机器);甲厂(80名劳动者,30台机器)”。
B点表示另一种分配方案,比如“乙厂(75名劳动者,32台机器);甲厂(45名劳动者,68台机器)”。
图中的*号所组成的坐标只是辅助看图的工具,并非关键的线条。
每个特定的生产要素组合在不同的厂商里都对应着一个特定的产量。
如果分配方案从A点改到B点,使甲乙两厂商的产量都增加了,或者在没有降低其中一家厂商产量的前提下增加了另一个厂商的产量,那么我们可以说B分配方案比A分配方案更有“效率”,A方案相对来说是“无效率”的。
如果存在一个分配方案C,基于它的任何改动都不可能在不减少一个厂商产量的前提下增加另一个厂商的产量,也不可能同时增加全部厂商的产量,那么,我们可以说分配方案C达到了“帕累托最优”,即有完全的“效率”。
像C这样的分配方案上图中也许会有很多个,但每一个都具有上述性质(即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分配方案不止一个)。
你可以从以上的讨论中体会“效率”的概念:它是对生产要素的分配而言的,无关其它概念。
只要这个社会还存在厂商,还存在劳动者与机器在不同厂商间的分配,那么,讨论西经中的“效率”概念就永远有意义。
你可以发现,西经中“效率”概念不是以公有制或私有制为基础的,甚至不是以“价格机制”或“市场经济”为基础。
即使“价格机制”或“市场经济”被消灭,以上“效率”概念仍存在,因为厂商仍存在(不论是劳动者做老板还是资本家当老板),劳动者与机器仍存在,劳动者与机器总要分配到不同厂商中去,产量这个概念仍存在。
只要这些要点仍存在,不论是否存在“价格机制”,不论是否存在“市场经济”,不论是否是公有制,也不论是否是私有制,“效率”这个概念始终都存在且有意义,我们就始终能探讨这个或那个分配方案究竟有没有完全的“效率”,或者探讨两分配方案到底谁更有效率。
回到前面你的观点,你9楼回帖的观点是:“效率”的概念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没有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所以“效率”概念不存在。
但由上面的讨论可知,西经“效率”概念不是以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为前提的,就算存在资本家,只要分配方案得体,我们仍能说这个分配方案是有“效率”的。
同样,你15楼的帖观点是:市场经济追求的是对劳动支配的最大化,不是真正的效率。
首先,我要说,不管市场经济追求什么,“效率”概念肯定能用,也就是说,至少我们仍能说谁有效率或谁比谁更有效率等等。
其次,西经一般均衡理论已经证明,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经济通过“价格机制”所形成的分配方案恰好达到了“帕累托最优”。
所以你15楼的观点也不成立。
分配方案的“效率”概念是独立于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的,上面的讨论早就说过“效率”不是以“价格机制”为基础的。
只不过西经证明“价格机制”所形成的分配方案恰好符合“帕累托最优”罢了,即该分配方案“有效率”。
你只要能证明在你所设计的消除了“价格机制”的经济制度中所形成的分配方案也能达到“帕累托最优”,那么你也可以宣称你所设计的制度是“有效率”的。
-------------------------------------------------------------说明----------------------------------------------------------------
以上的“效率”只是生产要素分配的效率,但“效率”概念还涉及商品分配的效率,在这个帖中我没有提及,主要是因为和探讨的主题关系不大。
商品分配效率涉及不同商品在多个消费者之间的分配,看的是效用大小,而不再是产量大小了。
如果有人对这方面感兴趣,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1] 本帖6楼我的回帖
[2] “公平和效率是高度一致的”帖中28楼我的回帖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