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77 3
2010-11-27
近期两市股指大幅杀跌,《人民日报》再度发文“拯救”股市。受此影响,昨日股指小幅反弹。

  11月2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题为“抑制通胀对股市是长期利好”的评论员文章,称“**抑制通胀不会以牺牲经济增长和打压股市为代价”,“抑制通胀对股市来说是长期利好,市场没有必要对**抑制通胀的举措反应过度”。


  专家表示,《人民日报》在股市一蹶不振之际发表利好言论,可见管理层不希望在打压物价的同时拖累资本市场,会对市场心理起到一定的安慰作用。


  回顾近期股市,通胀预期是此前牛市行情的导火线,而抑制通胀使市场失去了上涨动力。随着存款准备金率两度上调、国十六条等政策相继出台,大盘在流动性紧缩和加息热议的紧张气氛中,自11月12日起跳水,一路跌破2800点。
  专家解读
  发文回应 稳定民心作用显著
  渤海证券分析师邵琳表示,《人民日报》作为党政机关报纸,发表的言论是与国家宏观政策和引导方向紧密相连的。在近期股市低迷、市场情绪紧张的时期,《人民日报》代表**给予一定正面的回应,会对市场心理层面产生一定的安慰作用。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刘杨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近期大家对货币紧缩的预期引发了市场紧张的情绪,《人民日报》发表言论,最显著的作用还是在于稳定民心。
  《人民日报》发表言论,尤其是连续发表言论时,目的在于传递政策趋向。尤其当股指处于明显高位或低位时,就会对市场起到比较大的心理影响作用。从文章来看,国家认为市场泡沫仍然处于合理的估值范围之内。


  后市判断


  前景不明 投资者需保持谨慎


  渤海证券分析师邵琳认为,现在很多“靴子”尚未落地,加息预期仍然高涨,市场紧张情绪势必抑制上涨动力。总体而言,股市前景仍不明朗,投资者需要保持谨慎。


  今后市场走势如何,具体还要看CPI能否降低,货币政策是否有所转变。下月举办的中央经济会议,将为明年的货币政策定下基调。


  温和的通胀对股市和经济都是利好,但在目前通胀超预期的情况下,**难以容忍负利率的情况,一定会给予调控。因此,未来很可能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刘杨认为,近期股市的暴跌,的确伤了人气。目前的反弹只是修复调整,预计未来市场还将持续一段时间的震荡。


  就市场整体走势而言,并不会发生根本变化,还是需要等到宏观经济政策确定以后前景才能变得明朗。


  而“十二五规划”对行业进行了重新布局,其中政策倾向的概念和板块将会在未来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人民日报》发文后股市表现


  ◆2007年
  4月17日 《中国股市还能涨多高?》
  4月19日 沪指大跌4.52%
  7月21日 《中央祭出组合拳股市不会剧变》
  7月23日 沪指上涨3.81%


  ◆2008年
  4月7日 《股市怎样走出大起大落》
  4月7日 沪指上涨4.45%
  7月14日 《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7月14日 沪指上涨0.76%


  ◆2009年
  6月9日 《信心逐步恢复 资本市场活力再现》
  6月9日 沪市收盘2787.89点,随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股指一路飙升至3471.44点


    ◆2010年
  5月06日 人民日报:中国经济趋好 股市为何跌跌不休?
  5月15日 人民日报月内再度发文:A股为何连续下跌  
  5月17日 人民日报月内三度发文:期指并非股市下跌元凶
  6月01日 5月A股大跌9.7% 人民日报连发七文稳定市场
  7月01日 人民日报:今年股市怎么啦 连续下跌有点意外
    11月24日 人民日报:抑制通胀对股市是长期利好   
来源:法制晚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1-27 18:58:17
心理预期的作用。中国人虽然不很相信媒体,但是行动绝对受到媒体的强烈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7 20:47:48
呵呵,多少仓位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27 23:33:11
2010年怎么没有写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