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人民日报》连续发表的五篇文章督促国有大中型企业要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配合**做好保供稳价的工作。在最新的一篇文章中,特别提到“煤炭企业要加强价格自律,稳定煤炭特别是电煤价格,粮食企业要加强粮食收购资金的监管,做到不抢购,不抬价,不囤积。”与此同时,商务部和发改委也要求要国企应该在稳定物价上作出贡献。例如,中国商务部22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加强成品油市场供应保障,其中直接点名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应努力提高成品油特别是柴油产量。不过,问题的核心不仅仅是央企是否应承担社会责任,央企的企业性质与社会责任天生就有矛盾。更关键的问题是要打破央企的垄断,让更多的资本进入到供应领域,让市场机制来调节供需平衡和价格。例如,也就在上周,代表众多民营石油企业的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就呼吁国家放开原油进口权,打破石油垄断,建立多元化市场格局。该商会长张跃说,由于没有原油进口权,民营企业的炼油能力与产量相差巨大,民营炼油厂有60多家,一年的炼油能力在1亿吨左右,可是实际炼油量在5000万吨左右。由此看来,打破垄断是能够制止住当前物价上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