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改吧,如果彻底的市场化,倒也是件好事情,对年轻人来说相对公平一些,但如果是伪市场化,那不过是新的利益博弈的重演,反正老教授已经老了,该卸磨杀驴了,历史不会重演,但却惊人的相似。从改革的思维看,还是与外有关系,反正现在只要是沾外的,都是好的,什么外资,外企,外贸,外语,外教等等。如果真的是思维全面的改革,就应该全面的公开的改,不仅眼光向外,也向内,谁有能力谁竞聘去,干吗非要按照某些人的想法提出改革思路?洋博士就一定好?夏天穿西装就很高尚了?那爱因斯坦怎么办?功成名就后,他也不是西装革履的形象,但没听说当时的校长把他给开了。老教授也是的,都从以前的历史中走过来的,难道年轻时候不明白,到老年了还不明白吗?社会就那么回事,永远拿改革说事,想玩你,能找出一万个理由,躲也躲不掉。都是利益,他们改革了,就有了政绩,谁在岗位上,都会做出或多或少的成绩的,要你们和要洋博士,政绩的含金量和说辞当然就有区别了。逼视那些拿岗位说事的所谓改革者,如果嫌老教师占位置,那就实行定期制,到了时间,所有人都一起再竞争,干吗非要做这种灭绝人性、把精神承受力差的人赶尽杀绝的缺德事。大家坚强,只要人活着,只要人在,就是胜利。至于那些利益,名声,都是外在的,如果下岗了,你想想90年代国企工人大批下岗的惨况,再想想农民的境况,心里就平衡了。好好活着吧。该退就退。标榜再搞的所谓改革,不过是杯酒释兵权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