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4年读研究生的时候开始关注郎咸平老师,那时候经济、金融知识匮乏,当时觉得他的观点只是新;等毕业迈向社会逐步发现郎老师的《财经郎闲评》说的太透彻了。看看那些上市公司的运作,郎老师提到的一些手法还在继续使用。现在大家都司空见惯了,没人关心,也无法关系。我调查过过不少上市公司的财务运作及组织架构,公司治理极其混乱,公司开立的帐户之多连他的财务人员都不清楚是否某银行某地是否开过户,资金的流入流出频繁让你几乎无法跟踪资金的流向。在中国这样一个资本市场监管环境下,债权很大程度上承受着本不应该承受的风险。中国的银行体系的风险是系统风险,而这种系统风险会逐步向资本市场转化,再逐步渗透到经济实体。这是我从事金融方面工作近四年的一点体会。
        最近做项目风险调研发现,中国很多项目的风险不是市场风险,操作风险,而是政策风险。特别是宏观政策风险。建议大家以后多关注一下国家宏观政策、行业政策,还有技术方面的问题,对于提高自身修养很是很有好处的。
         哈哈,文不对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