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没办法 论坛币比较少  咱们捧个场吧 我都自己先顶了个精华
另眼看垄断
                                                                            徐亚洲
一,垄断产生历史溯源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所给欧美各国带来了一次经济高涨,虽然这些成就主要是由市场上大批轻纺类中小企业的自由竞争体制中所创造的,但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带动的新兴的重工业开始尝试充当主角,因为这些产业的发展需要的是大量生产要素的集中整合。一方面为企业之间联合控制市场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加剧了竞争,在弱肉强食的竞争中促进了垄断的出现。
垄断是从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在以自由竞争为基本特征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必然会采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一方面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尽量减少省;在激烈的竞争中,大企业往往凭借自己在经济上的优势,不断排挤和吞并中小企业,使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劳动产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自己手中。同时,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发展,突破了单个资本的局限,加速了资本集中的发展,从而也推动了生产集中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则意味着企业数目减少,1个部门的大部分生产都集中在几个或几十个大企业手中,它们之间比较容易达成协议,共同操纵部门的生产和销售,从而使垄断的产生具有可能;由于少数大企业的存在,使中小企业处于受支配地位,少数大企业之间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保证彼此都有利可图,也会谋求暂时的妥协,达成一定的协议,从而使垄断的产生具有必要性。
1873年要发了一次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一个显著特点是大批弱小和经营不善的中小企业在长期萧条中破产。真正在危机和竞争中站住脚并获得发展的,都是一些拥有雄厚资本,并有良好生产和销售条件的企业。这使人们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组成巨型公司,并形成对市场的垄断。同时,危机中大批中小非企业破产的直接后果,也使生产集中和垄断的趋势大大加强。1873年爆发的危机就像是西方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分水岭,它代表了自由竞争体制的结束和垄断时代的到来。
在产生之初,垄断所代表的是一种通过自由竞争所引起的生产要素和生产的集中,一种市场竞争并代表了效率与利润的发展结果,即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已成为资本主义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
二,垄断向国家战略高度发展
垄断指某一行业内或行业间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作为竞争的另一种形式迅速发展,19世纪末,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国家战略的姿态显示出巨大的经济力量。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航天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兴起,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飞速进步,由此带来了50到70年代的黄金发展时期。发展至今,欧美各个国家都有属于各个国家的垄断企业。正式这些垄断企业的存在,比如微软,通用,空客,必和必拓,BP等等企业。从全球的角度来考量这些垄断力量,他们掌握着技术·资金·能源的制高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话语权,这种话语权攫取了巨大的垄断的同时为一个国家创造了巨大的利润,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正是这些垄断企业扮演着一个国家全球经济政策的执行者。就像高盛,美林那样的金融大鳄通过热钱来横行世界金融体系薄弱的国家,还有就是我们日常听惯了的比如家乐福,因特尔等等。正是因为垄断所表现出来的盈利方式,在全球化的今天,某种角度讲垄断已经表现为国家的一种经济战略。
三,垄断企业在中国
1民族垄断企业在中国
当前中国现有体制背景下国民性质的垄断公司主要有:国家电力公司、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国粮食进出口公司、中国煤炭进出口公司、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铁通等。这些行业是关系国民命脉并且能够获取暴利的行业,而执掌这些行业的都是国家,即国营公有制企业。在某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比如教育、医疗、房地产(土地)都是这些垄断企业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垄断企业获取高额利润是无可厚非的,如果达不到获取高额利润的前提,垄断企业很难保持竞争中的优势,更不能保持长久的垄断地位。这些企业掌握了大部分中国的资源,通过与权力的组合,达到垄断,这种垄断的形成并不是通过生产效率与成本的改变形成的,相反这些企业通过与政权的结合达到垄断的目的,把全民所有的资源垄断到本企业中,在企业内部以及相关联的组织形成利益集团,创造的高额利润只受惠于极小部分利益集团,有悖于这些垄断形成的初衷,没有真正做到还富于民,这也就是导致国民对垄断印象比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这些这些企业集中了其行业中的中国大部分资源和资金去发展本产业,并有效促进了国家的生产建设,保证了民族经济在其产业内的基础性地位的稳定,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整个市场的公平和效率的改善的同时,有效地保证了在外资的强列攻势下民族命脉产业的独立性。
事实证明几十年来他们对国家的迅速发展是具有极大的促进力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这些垄断企业的不断壮大,他们开始尝试着走出国门,进行跨国发展,虽然经历了各种失败,比如中铝收购力拓失败,上汽整合双龙,中铁建沙特巨亏等等,不过这依然代表了一种发展。然而中国与政权紧密结合的垄断企业如何实现全球性接轨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2外资垄断企业在中国
     截止到2010年,世界500强的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几乎都找到了属于他们的一个归宿,世界500强几乎都是各个国家行业中的垄断企业,这意味着中国的市场面临的已经是世界的竞争。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下,中国经济的前进已经离不开外资的拉动。”世界工厂,制造业大国“这些名号基本上描绘出中国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突破点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中国依靠着廉价的劳动力以及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通过以市场换技术的纲领,吸引了大量的外资,通过以较低的成本争夺中国的资源以及环境破坏的转移来赢得全球战略地位的制高点。中国出口的产品是以廉价为优势的,同样一件产品加上了运费和保险费和关税在外国的价格要远远低于在国内的价格,数以千万计的民族企业也想给国民以低价,但是现实条件不允许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的交易成本过高,通过层层压榨提高了价格,另一方面就要归因于中国国内垄断企业的竞争力的弱势地位,无法不掌握高利润链条的部分。
    制造业以富士康为例,富士康典型的人力资源密集型企业,中国台湾企业,目前属于内地最大的代工厂,虽不属于外资,但是其主要为世界电子通讯等大型跨国公司提供代工服务,巨头垄断苹果公司把生产产品主要委托富士康公司,Ipod生产中其利润分配大概是99:1,当然这1%包括了工资,电费,管理费等等为生产这一台手机所需要的所有费用,这就是处于垄断地位外资所看重的劳动力资源。当然随着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资渗透速度也加快了。农业上,以中国种子行业为例。外资在中国种业逐步形成垄断,外资加速并购我现存的“排头兵”企业 通过成立合资公司,名义上是中方控股,但核心技术、高层管理人员等都掌握在外资手中,合资企业实际由外资操控,农民被迫接受1克种子1克金。同时外资具有垄断能力的企业加快了对中国排头兵的民族企业的并购,比如身边的中华牙膏,南孚电池大宝等一系列风光一时的行业内民族企业。外资垄断在赢得高额利润的同时也为母国赢得了世界经济的话语权,产生的超额利润也将大部分回归母国,而不是用于造福东道国。当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世界高度竞争的将是大型的跨国垄断公司,而不局限在一个国家的范围。
四,中国需要民族垄断
中国当前的垄断公司构成了中国最踏实的经济基础,然而这些垄断公司是在政治权力的扶持下形成于市场化程度不够的市场垄断,在WTO 进程的日益深化和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全球认可的道路上,中国国有垄断企业在行业中受到的冲击将越来越大。纵观所有发达国家都有着民族的代表性垄断企业,即使是后起的发达国家也大力扶持着民族的垄断产业,比如韩国的LG ,SUMSUNG.而就是这些垄断产业带动了一个国家的持续性发展,看一看中国的街道上跑的现代,手里拿的三星就知道这种垄断代表的是一种国家经济的精神,这就是中国所需要的垄断企业。
现今中国开放幅度较大的行业,外资把持了重要的地位,在中国gdp拉动主要带动指标是出口,而大概60%进出口的企业属于外资企业。只有在开放幅度较小或是没有开放的领域,中国民族的垄断企业保持着优势的地位。以目前的家电连锁企业为例,中国目前在这个领域开放的幅度是很小的,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主要是国美和苏宁之间的故事,截止到2010年11月,世界家电连锁企业全球前5强只有一家进驻中国,这也就意味着在这一市场开始扩大的同时,民族垄断企业面临压力逐渐增大,如何继续保持着优势的竞争地位就是我们需要的垄断企业。然而今天中国的垄断公司将利润集团化分配,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问题,而垄断公司的各种获取资源的权利却是通过不透明手段取得,在矿产资源类企业表现尤其过甚,利用的是全民的资源,创造德财富却是被一小部分人窃据所有,当然这不排除权利腐败的存在,这种做法不符合国有企业和整个社会的性质,处于民族垄断企业之外的国民,并不是痛恨垄断,只是痛恨垄断所导致的利益分配问题。当垄断的国企们看到自己利润很高而兴高采烈时,实际上就是对社会利益的侵犯的结果。社会民众,没有理由随着它而感到高兴。过去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话:国家要抓住国民经济的命脉。但如果它是指国家要以垄断的方式直接经营社会的重要行业,那么,这种抓法是绝对有害于社会利益的,是阻碍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中国经济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要打破一切行政性的、借口公有制性质的垄断!中国需要垄断,垄断企业的问题不是去拆解它,特别是重工业领域,私营市场化的方向并不是正确的出路,可行的方法是对国有企业重新社会化变成国营企业如果民族企业不能竞争中提升自己的实力,努力与世界水平接轨,下一轮进一步的开放很可能落败于外资,那个时候即使没有了中国的垄断,也会出现更强势的外资垄断。而对于中国也将失去长远发展的动力,也将不会去的世界经济中的话语权,大国的转变将愈加艰辛。
中国需要民族的垄断公司,是适应这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世界经济的垄断企业,能够给国民带来福利并具有世界竞争力高度的垄断企业。
                                                                                                                                                                    仅代表个人观点,谢谢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