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相貌(包括身材与行为举止)
男人喜欢漂亮女人,这在表面上来看是一种男人的主观心理现象,而实际上却是男人的一系列客观价值在起作用,因为漂亮女人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内容:一是漂亮女人更聪明能干,人类的智力不断朝着高水平的方向发展,而人的聪明水平主要取决于神经系统的发达程度和大脑的脑容量,这就要求头部的大小形状、五官的大小形状及位置与发达的神经系统相适应,因此人类智力的进化过程在其外表上将会体现为人类头部的大小形状、五官的大小形状及位置的不断变化过程,漂亮女人的五官与头部的大小形状往往概率地、综合地、模糊地、总体地体现了人类智力水平的这种发展方向;二是漂亮女人更健康活跃,人的身体的健康状态往往会通过各种方式体现在外表上,一方面体现在人的精神面貌和行为的活跃程度,另一方面体现在人的皮肤、头发、指甲等,调查显示,人体的内脏状态与皮肤颜色有着特定的联系:腊黄的皮肤往往肝和胆有炎症,乳白色的皮肤往往呼吸系统失调,苍白而发青的皮肤往往心脏出现问题,油性大的皮肤说明消化系统可能失调。人的心、肝、脾、肺、胃、肾的疾病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在头发上,头发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总之,漂亮女人往往概率性的、模糊性的、整体性的体现出比一般女人具有较高的健康水平;三是漂亮女人更温柔贤淑,人的心智能力包括智商、情商与意商三个方面,其中,智商用以衡量人对于事实关系的认识能力,具体表现为人对于各种知识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情商用以衡量人对于价值关系的认识能力,具体表现为人对于人际关系、经营管理和社会事务的处理能力;意商用以衡量人对于自身行为关系的认识能力,具体表现为人对于自身行为活动的控制能力。女人在现实社会通常扮演着辅助男人和生儿育女的社会角色,温柔贤淑的性格是其必要的社会要求,漂亮女人的外表特征充分体现了人类心智水平在女人身上情商与意商方面的发展方向;四是漂亮女人能更好地生育后代,漂亮女人往往具有丰满的体形、苗条的身材和光洁的皮肤,这种体形、身材和皮肤往往更有利于怀孕和哺乳后代。曲线的身材有利于保持怀孕过程中的身体平衡,丰满的乳房可以更好地保证后代有充足的奶水,光洁的皮肤体体现了妇女健康而优良的内脏器官(包括健康而优良的生殖系统),有利于形成胎儿在生长过程中良好的机体内环境;五是漂亮女人具有更好的遗传功能,后代的遗传基因通常是由男女双方的遗传基因来共同决定的,女人的遗传功能主要表现在遗传基因的复制功能和缺陷修补功能,漂亮女人的外表特征同样会充分体现人类遗传功能方面的发展方向。同理,潇洒英俊的男人往往在概率意义上比一般男人更加聪明能干,更加具有事业心和责任心,能更好地生育后代,具有更好的遗传功能。总之,相貌也是一种间接的价值形式,以相貌作为择偶标准的人,只能够间接地、模糊地、概率地得到所需要的价值。
十、个性
人的个性就是人在认知、思维与行为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动力特性(如强度性、稳定性、细致性、效能性等)。个性作为人的择偶标准之一,是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对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不同的个性将会表现出不同的价值特性。例如,具有多血质与抑郁质个性的人对于多变事物和多变环境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具有胆汁质与粘液质个性的人则善于继承传统事业,遵律守法,讲究伦理道德;具有胆汁质与多血质个性的人善于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容易抓住发展机遇,但他们的突击力有余而耐心力不足,容易疲劳而不善于做长久的工作;具有抑郁质与粘液质个性的人则善于抑制自己的感情,善于有计划地、细水长流地利用自己的力量与财富,持之以恒地从事那些细致、重复、持久、枯澡无味的工作。因此,虽然个性本身没有好与坏之分,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之分,但是,对于特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人的生存与发展往往需要一个最佳的个性,越是靠近这个最佳个性的人,将会表现出越多的正向价值,越是远离这个最佳个性的人,将会表现出越多的负向价值。另一方面,对于特定个性的对象,不同个性的配偶将会表现出不同的价值特性。一般来说,夫妻双方在个性方面如果有着较高的互补性,那么这样的家庭将会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因此,个性也是间接的价值形式。
十一、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可以影响夫妻双方合作的效率性,相同、相近或互融的兴趣爱好可以充分发展各自的资源优势与能力优势,扩大共同的生活空间、加强彼此的社会关系,提高双方的利益相关性,从而表现更多的价值效用。因此兴趣爱好也是间接的价值形式。
十二、年龄
年龄作为人的择偶标准之一,是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人的财富、才华、社会地位、社会尊重、社会权力等都与年龄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在一般意义上讲,年长的人往往拥有相对较多的财富、才华、社会地位、社会尊重和社会权力,因此在其它条件(健康与相貌等)相对不变时,许多女性还是愿意选择年龄较大的男性作为自己的配偶。另一方面,年龄与性格、健康、相貌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对于特定的人,总是希望找一个年龄相当的异性作为自己的配偶,从而组成一个和谐而稳定的家庭。因此年龄也是间接的价值形式。
十三、时代潮流
择偶标准随着时代潮流的变化而变化。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动态系统,在特殊情况下,一些次要变量可能突变为两性价值关系的主导变量,制约着这一时期的择偶标准的价值特性。例如,择偶标准在我国上世纪50~60年代偏重于人的成份与出身,在70年代偏重于人的职业和城市户口,在80年初期代偏重于人的文凭与学历,在80年代后期偏重于人的身材与身高,在90年代偏重于人的金钱与财产。
参考文献:
①仇德辉著,《统一价值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②仇德辉著,《数理情感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个人博客:
http://choudh.vip.bok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