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您能否再列举一些值得中国警觉的例子吗?
贾:例如,目前我国得到国外各种基金特别是美国资金支持的研究机构需要保持警觉。例如,中美经济学交流委员会的中方人员就应该高度提高警惕。又如,美国在19世纪末的经济崛起是通过内向型经济和保护主义实现的,但在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兴起的时候,美国出于其帝国主义的战略考虑,蓄意地诋毁保护主义和拉丁美洲的内向型经济,当时绝大数学者注意不到这种经济思潮巨大变化的背后力量和国家利益的考虑,因此,越来越多的人从“超然公正”的经济学加入了对保护主义和内向型经济的鞭挞,以至于在今天,内向型经济和保护主义完全变成了贬义词。此外,剑桥大学发展经济学家张夏准把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为“邪恶的三位一体”,在发展中国家制造了许多灾难,[②]但我们对这些机构却从不设防,没有认识到这些机构是美国所操纵的工具。
新自由主义借助于西方主流经济学在中国的迅速传播,对中国学者、学生和**官员的洗脑是相当成功的,以至于中国的“精英阶层”提出了所谓“救美国就是救中国”、“在中国的外资企业都是中国企业”等著名的汉奸言论。笔者观察到,我国某些著名研究机构近年来所做的研究报告,其政策建议正中发达国家的下怀,却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我相信这并不是他们的目的,甚至他们还自认为他们的研究是为了中国的国家利益;他们并没有得到发达国家利益集团的资金支持,他们的研究只是真诚地相信新自由主义或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逻辑,但这正是他们的可悲之处,也是中国经济学界的耻辱!
陆:在您认识到这个问题上,您是否受到了“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的影响?
贾:没有。这正是我要谈的问题。在反思“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十周年之际,我们可以发现,这个运动自身也存在着不足之处:“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的学生们和学者们只是集中在经济学的科学基础方面,他们基本上不关心经济学背后的经济利益问题,特别是这个运动发生在发达国家,很自然地,它并没有更多地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学发展上的特殊要求;也没有考虑到美帝国主义战略家把经济学作为战略工具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发起的“经济学战争”问题。我认识到这个问题主要是通过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思考产生的,当然也受到了在经济思想史中由源远流长的以重商主义、美国学派和李斯特经济学等为代表的民族主义经济学的影响,这是一种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之外所存在的“第三种经济学”。这种经济学例如美国学派和李斯特经济学在当时就反对代表发达国家经济利益的以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或自由主义经济学,在今天如果我们要继承和发展这种经济学,很自然地也就要反对今天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或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陆:您能简单地概括一下这种经济学对今天的我国提出了哪些警示吗?
贾:在19世纪,当美国处于落后地位时,美国人一眼就看穿了英国人推销自由贸易的伎俩。当时在受到美国学派经济学影响的美国政治家中流传着这样一句格言,“按照英国人过去所做的去做,而不要按照英国人所说的去做”。在今天,对于中国来说,“按照富国过去所做的那样去做,而不是按富国现在所说的那样去做”仍是一句至理名言。
陆:针对上面您提到的中国经济学发展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您认为中国经济学界应该怎么办?
贾:我近年来一直认为,中国经济学界需要拨乱反正,纠正对经济学自由放任的错误政策,改革中国大学经济学教学课程体系,压缩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教学,除了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外,还应该增加西方异端(非正统)经济学的教学。目前一些财经类院系和管理学院系已经很长时间不再开设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了,因此,我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国大学所有的财经类院系和管理学院系不仅要开设李斯特国民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课程,而且还要把这些课程作为必修课来开设,中国大学的其他专业也要把这些课程作为选修课推荐给学生。只有了解历史、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髓并深刻领悟李斯特国民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我们才能粉碎美帝国主义战略家把经济学作为政治工具支配中国人的思想并由此对中国实行新型殖民统治的阴谋。
陆:贾教授,今天对您的采访时间已经很长了。您能否给我和读者推荐几本与此相关的著作。
贾:我把这些著作随后作为这个采访的参考文献提供给你,可以吗?
陆:可以。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的采访。
参考文献
[1]爱德华·富布鲁克.经济学的危机——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最初600天[M].贾根良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贾根良等.“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贾根良等.西方异端经济学主要流派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列宁.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M].人民出版社,2001.
[5]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6]迈克尔•赫德森.保护主义——美国经济崛起的秘诀(1815-1914)[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赖纳特、贾根良.穷国的国富论——演化发展经济学论文选(上下卷)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赖纳特.富国为什么富,穷国为什么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十周年:回顾与反思
——访演化经济学家和经济思想史家贾根良
内容提要:由法国学生发起的“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学界重大的历史事件,它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统治地位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提出了一整套的经济学教育与科研的改革纲领。但是,在反思“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十周年之际,我们可以发现,这个运动自身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它没有更多地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学发展上的特殊要求;也没有揭露美帝国主义战略家把经济学作为战略工具对中国等国家发起的“经济学战争”。虽然“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的兴起标志着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统治地位已成强弩之末,但是,这种改革运动几乎没有对中国经济学界产生影响,中国经济学界不仅出现了严重的学术殖民地的现象;而且美帝国主义战略家通过对中国发动的 “经济学战争”,目前在中国已经相当程度上把西方主流经济学转变成一种精神鸦片,使相当多的中国人甘愿被美帝国主义所掠夺而麻木不仁。中国经济学界需要拨乱反正,纠正对经济学自由放任的错误政策,改革中国大学经济学教学课程体系,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李斯特国民经济学和西方非正统经济学的教学,粉碎美帝国主义战略家把经济学作为政治工具支配中国人的思想并由此对中国实行新型殖民统治的阴谋。
[①]贾根良:《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致命弊端》,《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0年第4期;正式发表于《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6期。
[②]张夏准:《富国的伪善:自由贸易的迷思与资本主义的秘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3页。
关键字: 经济学 经济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