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502 2
2010-12-17
当我们遭遇 一切都是力量的对比,一切都是利益的权衡,一切都是得失的计算的年代
  当经济学爱上那只等爱的狐狸
  不要忘记这样一个事实:别让经济学节约了我们的爱

  《第一财经日报》总编 秦朔,《创业家》杂志社社长、总编 牛文文
  新锐经济学家 薛兆丰,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 陆铭,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专家 张明
推荐
  



   序 经济学像只狐狸
  骑士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智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的时代。
  ——埃德蒙•伯克
  
   有一则寓言故事说到,一只猫在森林里遇到一只狐狸。猫心想狐狸伶俐,有经验,在
世界上很有势力,于是猫向狐狸讨教度过生活难关的本领。但骄傲的狐狸却对猫不屑一顾
,说道:“哦,你这可怜的摸胡子的,你这个花呆子,你这个挨饿的,赶老鼠的,你想着
什么呢?你敢像我那样吗?你学了什么东西?你懂得多少本领呀?”猫谦虚地回答说:“
我只有一种本领——如果狗在后面追来,我能够跳到一棵树上躲避。”狐狸说:“只有这
一点本领吗?我有一百多项本领,还有一袋子计策。我可怜你,你跟我来,我要教你怎样
躲避狗。”这时一个猎人带着他的猎狗过来了,猫一下子跳到树上藏了起来,猫着急地让
狐狸打开装满计策的袋子,但狐狸此时早被狗咬着了。猫惋惜地说道:“唉,狐狸,你有
一百项本领,结果还是失败。如果你能够像我一样爬上来,就不至于丢掉你的性命了。”
   可以说,在这个经济迅猛发展的年头,经济学就像寓言中的狐狸一样骄傲无比,至少
是不会有猫那样的谦虚。而经济学也像狐狸那样,纵有百般武艺,也难免失手的时候。虽
然如此,我们却不得不相信这样一个事实:狐狸确确实实比猫聪明,狐狸们能以自己的智
慧在野外残酷的生态竞争中取胜;而猫却只能捡人类的施舍或者给人类献媚才能生存。
   经济学自从哲学等社会科学中脱离出来开始,就以自己的智慧出人意料地成为后起之
秀,成为一大显学。无可否认,西方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殖民政策的
扩张给经济学的滋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但参天大树的长成,仅靠肥沃的土壤是远远不够
的,更重要的还靠它自身的韧性,它必然从一颗坚硬的种子成长而来,它的枝干必然选择
阳光最充沛的方向生长,它的根茎必然不断寻求水分最充分的地方扩散。经济学也是如此
,它之所以能爆发出如此的能量,受到人们的热捧,重要的还是它自身的魅力,那就是它
的思维方式能帮助我们打破传统的思维,不至于被生活中的经济假象蒙蔽了双眼。
   所谓的经济学帝国,也是在20世纪中叶之后才有的事,特别是在贝克尔把经济学广泛
应用在家庭、犯罪、婚姻、社会伦理等方面的研究之后,人们这才惊讶地发现,原来经济
学并不仅限于经济领域的学科,而是一种能在各个领域运用的思考方式。
   与喜欢沉思冥想的哲学家不同,很多经济学家像狐狸先生一样更喜欢侃侃而谈,他们
似乎更喜欢凑热闹,“不经意间”常爆发惊人之语,他们从社会热点事件中获取灵感,另
一方面也以这种方式吸引人们的眼球,从某种程度上说,经济学家的思维根植着数学家的
严谨,但在他们的血管中,似乎总流着喜剧演员那样的能够随时带动人们情绪的搞笑基因
。在众多的经济学名宿中,像杨小凯那样低调的经济学家少之又少,大部分都像摇滚歌星
那样惹眼,虽然他们并不需要留一头披散的长发。
   例如奥运会,这似乎与那些“本应”研究利润、地租、经济增长、经济制度的经济学
家毫不相干。但偏偏有很多经济学家喜欢在这时大声嚷嚷,他们告诉好奇心重的人们,他
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模型精确预计奥运会各国的奖牌数和排名。例如,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
之前,美国达特茅斯大学商学院的经济学教授安德鲁•伯纳德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
莱分校的经济学教授迈格翰•布斯根据各国国民生产总值(GNP)、人口规模、历史
战绩和主场因素等,便预测美国以93枚奖牌位居榜首,俄罗斯以83枚位居第二,中国以57
枚位居第三。最终结果是,美国103枚、俄罗斯92枚、中国63枚。显然,他们的预测明显出
现了低估,伯纳德“狡猾”地解释说预测的偏差主要受到运动员临场发挥的影响。2008年
北京奥运会,伯纳德又预测美国以105枚奖牌位居榜首,俄罗斯继续保持92枚,而中国将获
得83枚奖牌温和上升。结果这一次预测的结果更差,美国获得110枚奖牌,中国100枚,而
俄罗斯滑落到第三,仅获得72枚奖牌。
   看来经济学家们的预测并不一定可靠,正如狐狸纵有百般智慧却难免命丧猎狗利爪之
下。有一个笑话说到,有一个人问:“经济学家干了什么?”另一人回答到:“短期看他
们干了很多,长期看他们什么也没干。”好在经济学家们并不隐讳自己从事的经济研究上
的这些弱点。而英国的绅士凯恩斯,这位让自由主义者讨厌、左翼政治家青睐的经济学家
,则更是用一句坦率的话对这类质疑进行反讽:“从长期来看,我们都死了。”因此,再
争论经济学家干的事是否总是有用,似乎意义不大。
   事实上,每一位初次跨入经济学大门的人,都会收到类似这样的善意的忠告:经济学
的很多假设都是基于理想状态,有些假设的情况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但不存在并不等于没
用,恰恰相反,这是我们从简单走向复杂的必由之路——可以说,我们每个人不可能每时
每刻都能做出理性的判断,正如我们在本书大量的心理学、社会学研究案例中看到的那样
,但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说却是我们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经济世界中也不可能存在产品完
全一样的完全竞争市场,但不了解完全竞争市场,我们就无法深入分析不完全竞争市场。
   我们可以怀疑经济学的一些推论,因为经济学不是《哈里•波特》里面的魔法
师,它无法精准地预测未来,它只能根据现有的情况推测我们种种行为的后果。“标准”
的经济学理论也把我们人类的本性定义为“自私自利”,而不“信任”那些做了好事不留
名的人完全利他的高贵精神——在很多人的眼里,经济学活生生就是一只狡猾的、自满的
、只顾自己利益的狐狸。
   但实际上,狐狸们也并不排除助人为乐的好精神,除了罗尔德•达尔笔下那位
用自己的机智和勇敢战胜吝啬的农场主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之外,格林兄弟笔下一向以狡
诈的形象出场的狐狸,也曾不厌其烦地帮助小王子找到金鸟、金马和金公主,最后还救了
小王子一命,没有让其他无辜的人蒙受损失。狐狸的人情味是那些口蜜腹剑的人无论如何
无法比拟的,文学大师蒲松龄先生对此已费了不少笔墨为狐狸们申辩,而在经济学中,建
议把富人的一部分财富转移给穷人的福利经济学,便是“狐狸”其实心地善良的最好明证
——只不过,在理性的“狐狸”看来,最好的制度应该建立在不信任他人都具有奉献精神
的好品质上,而是防患于未然——因为好人们的善良、真诚和纯洁,常被坏人们利用。
   即便经济学的出发点是认为每个人都是“斤斤计较”的自私自利的个体,我们也无法
就此否认经济学为我们的社会进步、为我们的生活改善做出的重要贡献。我们不是生活在
别人照顾之下的猫,我们是在残酷的生态竞争、社会竞争下生存的狐狸。狐狸的体格比不
上狮子,速度比不上豹子,冷酷比不上狼群,但狐狸具有智慧,有时它们的“人情味”也
来得很真诚,这是“狐狸”个体得以生存以及群体得以存续下来的重要的资本。
   这是一本尝试抛开一些“猫们”对“狐狸们”的无聊讽刺,真正谦虚地学习“狐狸们
”的智慧或者从“狐狸们”由于过分相信自己的理性的失误中吸取教训的书籍。我们常常
惊讶于经济学家们的侃侃而谈,惊讶于他们敏锐的思维,惊讶于他们与众不同的声音。事
实上,我们之所以对他们心存敬畏,是因为我们总在自己的领地画地为牢,缺乏突破自己
知识界限的动力,对经济学的思维知之甚少:我们知道社会需要诚实、善良、奉献的美德
,但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自私反而会让社会更具有生机和活力;我们知道一夫一妻的婚姻制
度更文明、更合理,但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的制度事实上对女性(
或男性)更有利;我们知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但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有一个叫做“
家”的地方;我们知道加入保险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保障,但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有了保险
之后我们却更容易犯错误。
   生活中有太多的行为与我们设想的背道而驰。我们需要知道自己生活的这个经济体系
的来由,也需要知道我们自己在这个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我们要做的是一只具有野外生存
能力的狐狸,而不是靠他人施舍过活的猫,因为没人能够供养你一辈子。
  在猫和狐狸的故事中,虽然仅有一项本领的猫逃脱了猎狗的利爪,但别忘了,狐狸却
是能够以自己的计谋从乌鸦嘴里得到一块肥肉的,虽然乌鸦还能停在树的更高处。
  
  目 录
  序 经济学像只狐狸
  第一章 我们能左右自己的生活吗?
  我们命中注定是自私的动物?
  不让我们后悔的决策方法
  计算你的幸福感(或痛苦感)
  诱人的打折券
  为什么选择多了反而烦恼
  我们能左右自己的生活吗?
  格林斯潘的泡沫
  难道我们就没有无私的基因吗?
  当经济学爱上那只狐狸

  第二章 谁在控制我们的需求
  为什么不能多娶一个媳妇?
  女巫的诡计
  便宜的时候不买专挑贵的时候买
  为什么音乐能影响美酒的销量
  我们要为自己的从众行为付出什么代价
  怎样给生命、自由与爱情定个好价钱
  傻瓜比赛
  当经济学爱上那只狐狸

  第三章 社会角色
  明知婚姻是围城,还往里头跑
  如果没有企业、没有市场
  谁是最牛的黄牛党、最黑的黑社会?
  唯有变革才能生存?
  为什么企鹅王国的变革会失败?
  当经济学爱上那只狐狸

  第四章 市场纷纭
  为什么1块钱只兑换3个2毛的硬币
  为什么阿Q心里只念着吴妈
  夫妻之间是双边垄断市场
  为什么他们不惜血本寻求垄断
  老板怎样拿走本应属于你的钱
  张仪怎样瓦解齐楚联盟
  如何让盟约更可信
  当经济学爱上那只狐狸

  第五章 租金黑洞
  为什么美国大兵还不如秦军有效率
  “租”来的龙禁尉
  为什么胸围小就不能开电动车
  为什么我们常常需要别人管
  谁决定了房价
  为什么他们要囤积地产
  当经济学爱上那只狐狸

  第六章 博弈的艺术
  金融毒品
  女人怎样嫁对一个男人
  为什么贾宝玉能做“富贵闲人”
  冲突的战略
  为什么唐伯虎只点秋香
  双输的局面
  为什么我们胡乱停车,绿头鸭却井然有序?
  当经济学爱上那只狐狸

  第七章 小心“柠檬”
  差点上钩的马未都
  欢迎享用意大利毒酒
  “柠檬”婚姻
  人才次品是怎么“炼”成的
  为什么不能轻信股票信息
  货币的猫腻
  当经济学爱上那只狐狸

  第八章 产权游戏
  这是谁的天堂
  给意欲裸奔者赔偿
  为什么秦可卿托付凤姐之事会付诸东流
  好个三姑娘的大观园改革
  高速公路与货币的私有化
  谁动了国有资产
  当经济学爱上那只狐狸

  第九章 群体的智慧
  为什么是奥巴马
  为什么贾府挑不出宝二奶奶的最佳人选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原则是否更合理?
  我们累了,累了,累了
  为什么不大受欢迎的人能当上总统
  选票交易的确是宗好买卖
  当经济学爱上那只狐狸

  第十章 福利都哪去了
  可怕的社会分化
  几千桩好事不能抵消一件小小的罪行吗?
  谁在交易中吃了亏
  无知的面纱
  为什么那些人富有却不幸福
  当经济学爱上那只狐狸

  后记 别让经济学节约了爱
  致 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17 16:25:28
想去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17 16:42:27
1# behappykelly

书名叫《当经济学家爱上那只等爱的狐狸》?网上好像找不到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