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69 7
2005-01-15
一种产品的价格上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是有限的,如果这种产品是重要的原料类产品,比如粮食,石油,电煤,则会带动很多类产品价格上涨,才会体现在PPI,CPI等指标的显著变化上...

如果将上涨部分换算成货币,那么一种产品上涨额计为M1,其它所有产品因它而上涨部分计为M2,则M2>M1。但是社会财富量没增加,即价值总量没增加,--------就是说将产品的价值(或效用)也换算成货币,则M2=M1。这里发生了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1-17 23:09:00

没人回答这实际问题?

从原理上讲,生产相关性是不增加GDP的,从而M2=M1,但是现在为M2>M1,所以我问为什么?

当你回答出这个为什么时,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便翻船了。

注释:我始终认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不是规律,而是另一个真正规律中的一种相关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8 10:25:00

真实GDP和名义GDP当然不一样,何况CPI衡量的是M1,M2的加权平均水平(或总体水平),你什么逻辑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9 01:26:00
如果真实GDP和名义GDP不一样是理所当然的,那么你用效用论或劳动价值论说明什么?贴中“那么一种产品上涨额计为M1,其它所有产品因它而上涨部分计为M2”指代很清楚,是指上涨的那一部分,可不是这P那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9 13:07:00

不好意思,可能曲解了楼主的意思。我理解您的设例中M2>M1是由于原材料行业比假设产品的行业总量大,但有更多产品的行业应用到原材料,如果都换算成货币,大概是M1上升,引起M2上升,有引起其他下游产品M3,M4.......的上涨,最后应该是M2=M1+M3+M4....,由此我推想您所说的“始终认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不是规律,而是另一个真正规律中的一种相关性”,可否从外部性的角度考虑,我同意边际理论更适用于单个经济对象的说法(一个企业、一个行业或一个个人), 如果从总体上考察的话,外部正效用往往使得对于个体的递减变成对于总体的持续不变,这符合外生增长模型的实证。j敬请指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1-19 15:55:00

较之效用论,外生增长模型较全面考查了各要素的综合作用,这无疑是个进步,这说明效用只部分决定价格。帖中就在说明这一点。但科学上得说明各要素的综合作用是什么,但是主流经济学中没有说明这一点。

从逻辑上看劳动价值论与效用论的错误是完全一样的,都将假设不变的东西当作假设不变的东西没起作用。那些不变是起了作用的,但这种作用在函数中没表现出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的假设不变是平均劳动力,价值应为平均劳动力乘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显然,有平均劳动力这个常量,在逻辑和量纲上就通顺了。这对效用论一样,其算式中至少有一个常量来反映那些假设不变。

需求定律中的三个不变实际中都是可变的且必须变,这样真正的需求定律中至少有四个相关性,这四个相关性的和才是正真的定律。经典的真正问题在于将定律的一部分当成了定律,这样就经典原理的闸述而言,它没错,但用经典原理解释现象时又时灵时不灵,这同用相关性“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解释引力现象时表现的情况完全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