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225 6
2006-07-12
并非正式论文,所以信手涂鸦,多有不足,望各位见谅!!!
张维迎所说的自然有道理,但是我们看看现实会发现中国的高速稳定增长中似乎有很多潜藏的问题,之所以潜藏是因为谁都无法解决。比如说社会保障,比如说国企改制,比如说金融改革,现在所改的基本上都是好的,所以产生了资产流失,当有一天好的都改了,剩下的都是坏的,那谁来支付改革的成本?
社会保障看似美丽,但是实际上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谁能告诉我到底欠多少,现在有的这几年下来损失了多少,有多少潜亏?有多少地方政府的挪用?
国企改革中好企业的资产在流失,坏企业则无法推动改革,而且无论好坏都在强奸债权人的利益(本来是受偿的第一位,但是现在却排在靠后的位置,在税收、社保、安置费等)。而债权人是谁?国有商业银行。金融改革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坏帐出现的速度甚至高于我们处理不良资产的速度。所有的风险都推到金融上,而金融之所以还能继续是因为它们在透支国家的信用,一旦有一天……我不想继续说了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房地产,房地产的土地所有权制约了国家推行不动产税,所以推出一个土地出让金,而且限期70年。问题一时之间似乎解决了,但是实际上呢?根本没有解决,而且根本没有到我们预期的50年之后,还没有到20年就开始出现了问题,所以现在又在研究不动产税了。
所以我们总是将问题不停的向后推,好解决的自然作为政绩解决了,不好解决的则作为发展中的问题,留给后人解决。
但是留给后人的除了这些问题之外还有什么?
老龄化:中国在现在有老龄人口1.6亿,2050年将有4亿,在加上未成年人3亿左右(保守估计),中国每一个成年人需要供养1个人甚至还要更多。而且这里面还没有计算因为人口寿命增加而多增加的人口。
资源枯竭:中国的资源经过多年的开发已经远远不是地大物博了,而是贫瘠,即使是我们独有的锰和稀土等独特的资源都被我们廉价的给了日本。而日本在做什么?大量进口各类资源,用不完的就密封后投入水中保存。经济的增长必须消耗资源,这估计在最近几十年中是不会改变的,但是我们将来用什么增长?
环境破坏:我们现在的每条河流中流淌的都是污染物,我们现在呼吸的每一口空气中都有更多的烟尘,难道我们能期待将来的中国人都是百毒不侵?这些毒素的影响将导致中国人的身体素质下降,智力水平下降。没有高素质的人,我们用什么发展经济?
实在不想多说了,总之,所有触目惊心的事实让我得出一个结论:我们今天的高速增长是在透支明天,透支国家信用,透支子孙财富的基础上建造起来的。
当有一天我们的信用卡已经没有了信用,当我们子孙的未来已经被提前典当,当我们的身体已经提前出卖的时候,我们用什么发展经济?
写此文是本着赤子之心,并非说我们的改革没有收获,只是我们在沉醉在收获的喜悦之前更应该看到我们即将面临的困境,更应该清醒的看看未来的道路,尽力去解决明天所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障碍。
本文中所述观点并不成熟,希望大家一起讨论,一起争鸣!
多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7-12 17:09:00

仅供参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13 00:29:00

想到一句话:冲动是魔鬼!暂不谈楼主的文章在经济学上有什么内容,首先觉得文章带着冲动。我想:楼主在发完这个文章之后也会觉得有些冲动吧?

论坛上,大家能够畅所欲言,这是好的。但论坛上又很多时候充斥着大家一时冲动而未经审慎思考,认真求证的想法,并把这些想法作为“结论”。

但我真的不是在批评楼主的文章,只是觉得我们的经济学论坛还是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对于经济学学习和研究促进地不够!更多的是闲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13 00:33:00
说到这个,我又想起宏观版NIE斑竹写的置顶的一个帖子,是提倡促进宏观经济学学术氛围的形成的。很感谢他能把自己的这个见解在论坛上表达出来。或许我们都可以先去看看这个帖子,再来考虑我们的论坛需要什么样的思考,什么样的帖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13 17:20:00
一头狮子说得好,现在的人以为看了几本书和杂志就可以对经济学问题评头论足。其实我们都只是一些经济学爱好者,很多“经济学大家”都还不敢对所有经济学问题发表评论,所以现在我们的首要职责是多看多思考,不要随便发牢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13 17:22:2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7-13 23:23:00

中国经济是由千万民工推动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