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085 1
2010-12-22

央行不加息主要是担心境外热钱涌入中国加剧国内经济泡沫化



  11月份,CPI同比上涨高达5.1%。面对这个数据,相信所有的人即使不被吓一跳,也多少会感到不安。

  CPI上升意味着通货膨胀压力的加大。而通货膨胀的出现会给经济运行带来一系列问题,因此央行频频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是可以理解的。今年央行已经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我国各大商业银行被锁定的存款也已达到18.5%的历史高位。很显然,这不仅将起到收紧银行信贷这个央行所希望的目标,而且将出现商业银行运作发生困难这个央行所不希望看到的情况。因此,在接下来的抗通胀任务中,央行很难继续频频使用这个手段,加息应该成为央行考虑的首选项目。

  但是,央行显然对动用加息工具来抑制通胀表现得很谨慎,与今年6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相对应的是,央行在今年内只推出了1次加息措施,而且加息幅度很有限,对减低负利率的作用也自然很有限,只能算是对储户的一种心理安慰。

  央行为什么会对加息如此谨慎?一个流传较广的理由是,国际上现在仍然普遍实行低利率政策,人民币利率如果升高,就很容易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形成一个“利率高地”,从而吸引国际游资,也就是热钱进入中国套利。

  在一些人看来,热钱进入某一个经济体,一定会对这个经济体造成严重的破坏作用。这种说法未免夸大了热钱的作用,放在中国这样一个金融市场还未完全开放的国度,更是一种缺少现实可能性的说法。

  确实,我国今年的外汇储备又有了增加,但这是我国吸收外资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开始复苏以后出现的正常状态,把外汇储备的增加值与“打一枪就跑”的热钱混为一谈,是不符合常理的。这种对热钱的“无厘头”想象在资本市场上表现得最为典型,一方面盼望热钱进入中国托市,一方面又担心热钱扰乱市场,炒高以后套牢中国股民。其实,即使热钱能自由出没于A股市场,也必须按照A股的市场规律来运作,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战胜它、把它套牢呢?

  这种将热钱视为可怕之物的思维,不仅不切实际,而且已经影响到了对金融市场的实际管理。事实上,从抑制通胀的角度来说,加息仍然是最为有效的政策手段,应该成为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首选。这不仅是为了缩小负利率的口子,减少储户的储蓄贬值损失,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更好地起到抑制信贷过快增长的作用,收到压缩投资规模的积极效果,也有利于**一直在努力中的经济结构调整。

  加息,不应该受热钱的过多困扰。对于热钱的管制,重要的是积极完善制度管理,填补可能存在的制度漏洞,而不是消极地抵御,以牺牲储户利益来减退热钱可能存在的对中国的套利欲望。
来源于人民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28 14:01:37
其实,即使热钱能自由出没于A股市场,也必须按照A股的市场规律来运作,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战胜它、把它套牢呢?
......................
我期待某天我们能把hot money套住的那一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