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26 1
2010-12-25

图片制作:黄涛

承负着“二次探底”的忧虑以及刺激性政策退出的压力,全球经济在非常不确定的环境中走完了2010。作为经济历史的一段镜像,尽管过去一年呈现在人们眼前的经济生态已经摆脱衰退而逐步回暖,但失业之锆仍然紧紧钳制着发达经济体的肢体与神经,通胀之魔正在蚕食新兴市场国家的成果与内力,各国政策的分道扬镳也构成了对昔日国际社会经济合力的销蚀与肢解。所幸的是,人类为抗御金融危机所施展的金融与经济改革并没有辍止,创新还在延续。

关键词之一:增长分化与减速
借助着原有刺激性政策的惯性以及新的政策的追加力量,世界经济终于在2010年从金融危机的泥潭中挣脱出来而进入缓慢复苏的轨道。
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增长落差格外显著。据IMF的最新研究报告,2010年年末,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只有2.4%,而整个新兴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高达7.8%,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3倍。
发达经济体内部的经济增长步伐也呈现出快慢不一的节奏。其中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瑞典等中等规模发达经济体增速明显快于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而在欧盟内部,复苏也极不平衡,德国2010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4%,而欧元区其它国家2010年仍将为负增长或零增长。
必须指出,虽然全球经济总体上表现为正增长的复苏状态,但随着去库存等经济增长修复力量的逐渐弱化以及刺激性经济政策的结构性淡化,世界经济呈现出了增长放缓的基本态势。数据显示,2010年第三季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总体GDP环比增速为0.6%,比第一季度回落0.2%。与此同时,主要发展中经济体GDP也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景象,其中第三季度比第一季度整体放缓0.3%。

     两名汽车工人在位于底特律的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门口抗议工资大幅降低(路透社)   
关键词之二:失业恶化与挑战
虽然2010年世界各国经济都呈现出了普涨的格局,但却并没有引起人们多少的兴奋与欢愉,相反,由于紧跟金融危机之后主要经济体失业问题的强烈发酵,2010年带给了国际社会更多的压力和沉重。据国际劳工组织预计,2010年全球失业率将达到6.5%,失业人口超过2.1亿人。
2010年1至10月,美国的失业率从未低于9.5%,而且在11月份又重新回到了9.8%的位置。与美国相比,欧洲国家的失业率也显得丝毫不轻松。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0月份欧盟的失业率已经连续第九个月维持在9.6%的历史高位,而欧元区16国的失业率则从1月份的9.9%上升到10月份的10.1%,为欧元区成立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
在欧美遭遇失业重压的同时,其它发达经济体的就业市场也不乐观。其中,日本2010年的失业率已从1月份的4.9%上升到10月份为5.1%,加拿大的失业率抵至7.6%,澳大利亚的失业率升至5.4%。而根据联合国的最新就业报告显示,在0ECD的30个成员国中,所有国家的失业率在2010年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

图片说明:印度集市上的洋葱

关键词之三:通胀与通缩
2010年出现了发达国家通缩与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同时并存的市场状况。应当说,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一直在为抑制通货紧缩而作着艰苦的努力,尽管如此,过去一年中通缩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
在发达国家经受着通缩煎熬的同时,通货膨胀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不安和恐慌正在蔓延。以“金砖四国”的CPI为例,2010年首11个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1%,俄罗斯上涨7.6%,印度上升了9.6%,巴西增幅达到5.25%,四国物价指标均已经大大超过各国预设的通胀警戒线。此外,韩国、越南、伊朗、阿根廷等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通胀,其中阿根廷2010年的通胀率可能将达到40%,物价上涨程度居新兴市场国家之首。

关键词之四:刺激政策的收与放
与2009年各个不同经济体步调一致地采取刺激性经济政策完全不同,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在2010年的政策路径选择上出现了截然分道扬镳的格局,并形成了刺激性经济政策收与放的两大阵营。
在传统货币政策的操作上继续趋于保守几乎是过去一年中发达国家的共同选择。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美联储一直坚守者联邦基金利率0~0.25%的水平,欧元区也维持着1%的历史最低利率水平不变,英国中央银行也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始终保持着0.5%的利率。
除了坚守传统货币政策之外,发达国家也不断强化了非传统货币政策对经济复苏的刺激力度。
与发达经济体不同,出于对通胀的忧虑,主要发展中经济体普遍加强了货币政策的收缩力度。其中印度央行2010年中六次加息,巴西央行在过去一年中累计加息200个基点,中国人民银行在2010年中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各大型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达到了18.5%的历史新高。
关键词之五:欧债危机与恐慌
在2010年国际经济领域中,最为惊心动魄的事件莫过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这一目前依旧处于活跃状态的经济事件不仅让欧元遭遇了自诞生以来最大的承压,而且给艰难复苏中的世界经济罩上了新的不确定性。
作为欧洲债务危机的始发国家,希腊的财政状况的恶化程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作为年初希腊财政危机的映衬,年终爆发的爱尔兰债务危机再一次刺激了全球经济“二次探底”预期。由于国内银行业在房贷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窟窿,爱尔兰**不惜进行地毯式的财政注资,最终导致国库的耗尽和融资成本的飙升。数据显示,仅救助国内的五大银行机构,爱尔兰就需要高达500亿欧元的注资。在自身根本无法自救的情况下,爱尔兰不得不向欧盟和国家社会伸出求援之手。爱尔兰债务危机随即引发。
希腊危机爆发一个月之后,欧盟迅速联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希腊提供了1,100亿欧元的资金援助,并且在2010年5月推出了高达7,500亿欧元的救援计划,其中有4,400亿欧元为欧盟稳定基金。而在救助爱尔兰的问题上,欧盟的反应异常迅速,其与IMF一道推出的总额为850亿欧元的救援计划对稳定市场信心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

关键词之六:美元贬值与汇率战
在日圆重回套息的货币因素支撑下,进入2010年的美元在年初迎来了一波不小的反弹,及至欧债危机的升级对欧元形成强大的压制之后,美元更是在避险情绪引领下一路奔至6月的阶段性高点88.7。然而,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差强人意以及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美元重又掉转直下。数据显示,与前期高点相比,2010年中美元已经自由落体式大跌9.7%。
美元的贬值带来了其它非美货币的的大幅“被升值”。在欧洲,欧元从2010年5月的1.18兑1美元开始一路跃升,直至在第三季度创出2002年6月的季度升幅新高。在澳洲,澳元一直延续反弹走势并且刷新1983年澳元汇率自由浮动以来的高点。在亚洲,日圆在2010年对美元已累计升值10.2%,泰铢和马来西亚林吉特触及近13年以来的新高,新加坡元兑美元也摸至历史高点。在美洲,2010年巴西雷亚尔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约26%,成为了与美元相衬的全球最强势的货币之一。
关键词之七:金融监管与改革
出于对危机中暴露出的监管漏洞的修复以及原有监管政策的纠正,2010年金融领域所施展的改革动作可谓铿锵有力和成效卓然。
由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0年7月签署的《多德-弗兰克法案》被看作是大萧条以来最严厉的金融监管法案,由于该法案在金融监管的广度和力度上有了重大的突破,可以堪称为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比肩的又一块金融监管基石,其在美国金融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并将引起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全面重塑。
作为主权债务爆发以来欧盟国家的最大改革动作,欧盟27国领导人于2010年10月底最终敲定了一份经济治理改革方案,这一被誉为是欧元诞生以来最重大变革的政策方案可以通过制度化举措堵住债务危机暴露出的欧元区体制性漏洞,同时达到维护欧盟国家金融长期稳定的目的。
关键词之八:全球FTA与贸易保护
为了更快地推动经济复苏,各国在依托自身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力量的同时,也纷纷将目光转向对外贸易领域,由此产生了2010年特有的外贸景观:自由贸易协议(FTA)如火如荼,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启动是进入2010年第一天带给国际社会的刺激与兴奋。这一世界上人口最多也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自贸区不仅代表着中国和东盟十国经济与贸易关系发生实质性飞跃,而且将极大刺激区域内的“贸易创造”和区域内消费,客观推动亚洲国家的经济转型。
2010年底美国与韩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可以说是当年FTA的压轴大戏。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美韩自由贸易协议正式成型和启动的同时,各种自贸协议的谈判也在密集进行与推进。
按照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GTA)的最新统计,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陆续出台了超过500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其中100多项就诞生在2010年6月底G20多伦多峰会之后。
关键词之九:企业破产与并购
作为金融危机的共生物——企业破产数量在2010年达到高峰,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并购活动风起云涌。据德国安联集团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占全球经济总量85%的35个国家和地区企业破产数量在2010年将攀升至36万余件,创近15年以来的新高。另据汤森路透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并购总额可以达到2.3万亿美元,较2009年同期增长了19.3%。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侵蚀与破坏比较严重,2010年发达国家企业破产量总体呈扩张态势。根据美国法院行政管理局公布的统计数据,2010会计年度联邦法院破产申请案件数较2009会计年度增加13.8%,创下破产新法2005年底实施以来的新高。而在欧洲,欧元区2010年破产企业数量增长了7%,其中仅丹麦就创下了月均破产企业达500余家的历史纪录。
金融等服务类企业的破产构成了2010年企业破产的主要阵容。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份底,美国银行业的破产家数已达146家,超过2009年全年的水平。另外,美国好莱坞著名电影公司米高梅的破产代表着后危机时代企业破产从制造业向非金融类服务业蔓延的趋势。数据表明,由于负债高达40亿美元并无力偿还,米高梅最终在2010年11月初宣布破产。
与企业破产相并行,2010年的企业并购演绎的得格外火红,尤其是新兴市场的并购交易出现了明显增长的态势,其并购活动占到乐全球并购活动的33%;而就单笔交易的规模而言,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集团出资434亿美元收购加拿大钾肥企业Potash成为了2010年的最大一笔并购交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25 11:05:40
关键字  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