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0-12-27 12:48:27
hohai_abc 发表于 2010-12-27 12:28
说你的价值不是劳动价值论的价值还不承认,你也许认为自己分清楚了,可是红字部分如何解释呢?我看到的事实是,人均创造的产品越来越多了,人耗费的劳动量却相应的降低了。单位产品耗费的人类劳动的降低不就是科技的力量么?你可以创造你的理论,这谁也不会阻拦,但是你不能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去攻击另一个理论吧。我想这点学术底线也还是要遵守的。

还有你那个所谓的逻辑问题也很无聊,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我不知道这个理论你是从哪里学来的,但是这个理论恐怕至少得有个前提吧,那就是货币蕴含劳动量是一个定量。要想自愿其说的话,就请指出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具体出处吧,如果这个结论的提出无任何限制条件的话,那我和你一道批判他。
  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你都不知道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就是这么说的。你不承认这个才是无聊呢。我再说个出处吧。斯密说:“尽管有各种障碍使得商品价格不能固定在这恒固的中心,但商品价格时时刻刻都向着这个中心”。《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52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2:52:49
仅就价值的计量单位而言,经济学家们就已经把经济学变成了荒唐的理论------我认为太片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3:03:35
59# hohai_abc
关于社会财富增长和GDP增长的关系有时间再讲给你听,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998609&page=6&from^^uid=1123236

愿闻其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3:15:18
吴本龙 发表于 2010-12-27 12:48
hohai_abc 发表于 2010-12-27 12:28
说你的价值不是劳动价值论的价值还不承认,你也许认为自己分清楚了,可是红字部分如何解释呢?我看到的事实是,人均创造的产品越来越多了,人耗费的劳动量却相应的降低了。单位产品耗费的人类劳动的降低不就是科技的力量么?你可以创造你的理论,这谁也不会阻拦,但是你不能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去攻击另一个理论吧。我想这点学术底线也还是要遵守的。

还有你那个所谓的逻辑问题也很无聊,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我不知道这个理论你是从哪里学来的,但是这个理论恐怕至少得有个前提吧,那就是货币蕴含劳动量是一个定量。要想自愿其说的话,就请指出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具体出处吧,如果这个结论的提出无任何限制条件的话,那我和你一道批判他。
  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你都不知道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就是这么说的。你不承认这个才是无聊呢。我再说个出处吧。斯密说:“尽管有各种障碍使得商品价格不能固定在这恒固的中心,但商品价格时时刻刻都向着这个中心”。《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52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你也相信?我要的是马克思的原话。斯密的那句话提到商品的价格的时候,恐怕要加一个前提,那就是货币价值一定的情况下,你难道认为斯密犯了你所指出的低级错误了么?

我想要创造一个新理论的时候,最好把这个理论涉及的概念、边界什么的弄清楚再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3:23:11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0-12-27 00:32
吴本龙 发表于 2010-12-26 16:56
        由于劳动价值论不能令人信服,于是,效用价值论于17世纪应运而生。可惜,效用属于无量纲量,根本不能计量,而价值不可能是无量纲量。
只就这段想与吴兄讨论一二:
1、效用不是因为无量纲而不能计量,其实是因为假设的某些自然数(无量纲)使得这种基数(以及后来的序数)无计算意义。

2、凭什么,“价值不可能是无量纲量”?
由于价值可用牛羊、贝壳、金银、铜铁、纸币甚至白条等等规定好的东西均可衡量,这反倒说明价值一定是个无量纲的量。
        同意这个观点。

        效用是个无量纲的“值”。同样,价值也是个无量纲的“值”。而且,效用的“值”与价值“值”是等同的。

        对于价值这个“值”,人们用了很多的方法来逼近,包括劳动价值论的方法,及西经中效用方法。西经中的方法是对的,但无法用科学的定义的办法去规定。在实际中,人们在现实中总结出了一套经验进行规定。例如,人民币“元”是怎么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3:33:14
关于31楼吴老师和58楼版主的观点的一些看法:
在1938年版本的《资本论》正文第4页中马克思有这么一句话“一个使用价值或财货所以有价值……”,这里我理解马克思给出了社会财富的一种比较科学的定义,一个个财货构成了社会的财富,所以社会的财富可以理解为社会送拥有的全部“使用价值”,既然大家对“价值”(还有价格)这个观念存在很大分歧和争议,我觉得撇开“价值”,“使用价值”是可以很好的描述社会财富的,而使用价值并不一定要表现为某个统一的量(如货币标度的价格),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使用价值”来比较现今和200年以前的社会财富孰多孰少,很明显,现今的社会财富多,表现在与200年前相比,现在的“使用价值”种类和数量都比之前多得多了。而从这个角度理解,吴老师所说的“科研成果在马克思看来没有价值,工艺改进还会因为减少了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而使商品价值减少”也可以解决了。比方说我们改进了某工艺,原本在2小时的时间内可以生产5单位的商品A,而现在1小时就可以生产5单位A,换句话说2小时可以生产10单位A,这多出来的5单位A是建立在工艺改进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工艺改进增加了社会单位时间产出的“使用价值”,即增加了社会的财富,这样就可以理解工艺改进和科研成果的“乘数效应”为什么是有其独特“价值”(这里的“价值”指增加社会财富即“使用价值”的作用)的。从这个层面上讲,资本主义的本质矛盾还可以理解为社会财富的极大量(即社会生产了太多的“使用价值”)与广大被支配劳动力无力“换取”之间的“使用价值”与“使用者”的对接矛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3:37:20
34# 吴本龙
不好意思,我也不懂生物,我就是指“牛顿的复杂脑力劳动”与“工人的复杂脑力劳动”如果存在生物学意义上耗费能量相等的情况,如何通过你的理论来解释两者劳动量之间的关系呢?是否就说明两者劳动量相等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4:14:30
66# 擒粪的孩子
我觉得撇开“价值”,“使用价值”是可以很好的描述社会财富的,而使用价值并不一定要表现为某个统一的量(如货币标度的价格),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998609&page=7&from^^uid=1123236

如果使用价值“并不一定要表现为某个统一的量(如货币标度的价格)”,……那一台电脑应该相当于多少米棉布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4:40:01
68# 赫赫铭儿0
“一台电脑等于多少米棉布”这个问题确实令人困惑,我个人感觉“价值”作为一个人为引入的有相当主观性的概念是为了社会生产分工以后的交换,不管是否科学,一定是有它的主观性的,不同人会给出不同的定义,而“使用价值”虽然也可能随“使用者”不同而有所差别,但“使用价值”有一定的实体性,客观性,不像“价值”对主观定义的依赖度这么大。而“使用价值”的实体性导致很难由“使用价值”导出抽象的交换中的比例关系,可是由“价值”导出的交换关系又会因为不同人对“价值”的认识不同而存在分歧,马克思认为“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也就是说“价值”本身就是为了交换而定义的量,由于带来“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之间的矛盾(异质的劳动直接交换存在困难),“抽象劳动”、“价值”等概念就应运而生,而且互相之间不可分离,即它们是要互相联系的看才有意义,单论“价值”,好像成为了绝对主观的定义,然而,将“价值”与另一个主观定义的概念“抽象劳动”联系起来看,它们的主观性就消失了吗?因为“抽象劳动”要解决“价值”间相交换的问题,在量上还需要作出规定,于是进一步前推,有了“相同时间里的劳动其劳动量相等”的最伟大而难以理解把握的“经济学”独有定义,这个定义如你前面所说,几乎不能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等看上去“实实在在”的科学研究来导出,它只能是经济学范畴内的主观定义,也就是说,我是可以怀疑这个定义的合理性的,一旦这个定义被证实不具有合理性(虽然主观的东西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被“证实”不合理),那么我觉得所谓的“价值”,“抽象劳动”等一系列串在同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就都成了浮在空中的楼阁,没了根,飘起来了,也就成了众人争论的话题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5:00:40
hohai_abc 发表于 2010-12-27 13:1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你也相信?我要的是马克思的原话。斯密的那句话提到商品的价格的时候,恐怕要加一个前提,那就是货币价值一定的情况下,你难道认为斯密犯了你所指出的低级错误了么?

我想要创造一个新理论的时候,最好把这个理论涉及的概念、边界什么的弄清楚再说。
  教科书你不信,那你信什么?马克思没有那句原话。不过,教科书并没违背马克思的意思。因为到了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时,马克思承认全社会的价值总和与生产价格总和是相等的,而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却是马克思的意思。按照马克思的逻辑,在生产价格没出现以前,价格应该围绕价值波动。
        另外,斯密提到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时并没加那个前提。从李嘉图开始,劳动价值论才开始有了货币价值不变的前提。不过,这个前提并不是在阐述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时提出的。再说,反对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属于数典忘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5:01:45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10-12-27 13:03
59# hohai_abc
关于社会财富增长和GDP增长的关系有时间再讲给你听,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998609&page=6&from^^uid=1123236

愿闻其详!
社会财富增长,如果我们理解为财富的形式都是实物的话,那么这些实物的总价作为GDP的一部分存在。

在货币与劳动量的比例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单位财富所耗费的劳动量降低,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以货币计量的GDP应该也是降低的。现实情况是社会财富和GDP在同步增长,有的人因此就得出了一个结论,劳动价值论是错误的。

劳动价值论没有错,事实情况是货币与劳动量的比例扩大了,也就是货币的购买力被稀释了,我们看到的所谓GDP的增长,很大一部分功劳是来自货币的增加。所以运用诸如社会产品总价格来跟价值作比较的时候,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货币本身的价值是稳定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5:05:54
36# 吴本龙
吴老师好!这里有个问题,哪种具体的简单劳动是绝对的?如果存在一种定义下的抽象的绝对简单劳动,这种抽象的简单劳动除了“绝对的最简单”以外还有什么可描述的特质?如果定义是“不需要培训的”,那么干农活这些看似简单的劳动需不需要培训?我估计像我这种大学生现在让我下地干活还真是一点都弄不来哩!再比如说干农活和加工打磨零件,这两种看似简单的劳动之间谁更简单?是根据需要培训的时间、花费还是培训的其他什么量来比较的?这里的“培训”如何来界定?向农民学做农活算不算培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5:08:52
吴本龙 发表于 2010-12-27 15:00
hohai_abc 发表于 2010-12-27 13:1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你也相信?我要的是马克思的原话。斯密的那句话提到商品的价格的时候,恐怕要加一个前提,那就是货币价值一定的情况下,你难道认为斯密犯了你所指出的低级错误了么?

我想要创造一个新理论的时候,最好把这个理论涉及的概念、边界什么的弄清楚再说。
  教科书你不信,那你信什么?马克思没有那句原话。不过,教科书并没违背马克思的意思。因为到了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时,马克思承认全社会的价值总和与生产价格总和是相等的,而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却是马克思的意思。按照马克思的逻辑,在生产价格没出现以前,价格应该围绕价值波动。
        另外,斯密提到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时并没加那个前提。从李嘉图开始,劳动价值论才开始有了货币价值不变的前提。不过,这个前提并不是在阐述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时提出的。再说,反对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属于数典忘祖。
有前提的,你为什么避而不谈呢?是我数典忘祖还是你呢?你的劳动价值论特指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了么?好像没有吧,那么你不是把后来的劳动价值论一并否定了?只不过这个否定不太高明,被我这种半葫芦水给看出来了。

如果你认为教科书是可信的那我也无话可说了,即便是马克思的原话,我也要拿去和原文对照的,尤其是与之相关的前言后语,有的时候孤立的一句是很具有欺骗性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5:54:16
擒粪的孩子 发表于 2010-12-27 15:05
36# 吴本龙
吴老师好!这里有个问题,哪种具体的简单劳动是绝对的?如果存在一种定义下的抽象的绝对简单劳动,这种抽象的简单劳动除了“绝对的最简单”以外还有什么可描述的特质?如果定义是“不需要培训的”,那么干农活这些看似简单的劳动需不需要培训?我估计像我这种大学生现在让我下地干活还真是一点都弄不来哩!再比如说干农活和加工打磨零件,这两种看似简单的劳动之间谁更简单?是根据需要培训的时间、花费还是培训的其他什么量来比较的?这里的“培训”如何来界定?向农民学做农活算不算培训?
  你好!简单劳动是劳动价值论的法宝。我只是解读一下,并不支持复杂劳动等于自乘的多倍的简单劳动。我认为,劳动量=劳动时间×劳动强度,与劳动的复杂程度没有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5:59:36
hohai_abc 发表于 2010-12-27 15:08
吴本龙 发表于 2010-12-27 15:00
教科书你不信,那你信什么?马克思没有那句原话。不过,教科书并没违背马克思的意思。因为到了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时,马克思承认全社会的价值总和与生产价格总和是相等的,而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却是马克思的意思。按照马克思的逻辑,在生产价格没出现以前,价格应该围绕价值波动。
        另外,斯密提到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时并没加那个前提。从李嘉图开始,劳动价值论才开始有了货币价值不变的前提。不过,这个前提并不是在阐述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时提出的。再说,反对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属于数典忘祖。
有前提的,你为什么避而不谈呢?是我数典忘祖还是你呢?你的劳动价值论特指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了么?好像没有吧,那么你不是把后来的劳动价值论一并否定了?只不过这个否定不太高明,被我这种半葫芦水给看出来了。

如果你认为教科书是可信的那我也无话可说了,即便是马克思的原话,我也要拿去和原文对照的,尤其是与之相关的前言后语,有的时候孤立的一句是很具有欺骗性的。
  我的主贴与那个前提没有关系,没有那个前提也是成立的。你应该领会的是马克思意思,而不是去对照马克思的原话。你不累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6:54:50
吴本龙 发表于 2010-12-27 15:59
hohai_abc 发表于 2010-12-27 15:08
吴本龙 发表于 2010-12-27 15:00
教科书你不信,那你信什么?马克思没有那句原话。不过,教科书并没违背马克思的意思。因为到了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时,马克思承认全社会的价值总和与生产价格总和是相等的,而价格围绕生产价格波动,却是马克思的意思。按照马克思的逻辑,在生产价格没出现以前,价格应该围绕价值波动。
        另外,斯密提到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时并没加那个前提。从李嘉图开始,劳动价值论才开始有了货币价值不变的前提。不过,这个前提并不是在阐述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时提出的。再说,反对价格围绕价值波动,属于数典忘祖。
有前提的,你为什么避而不谈呢?是我数典忘祖还是你呢?你的劳动价值论特指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了么?好像没有吧,那么你不是把后来的劳动价值论一并否定了?只不过这个否定不太高明,被我这种半葫芦水给看出来了。

如果你认为教科书是可信的那我也无话可说了,即便是马克思的原话,我也要拿去和原文对照的,尤其是与之相关的前言后语,有的时候孤立的一句是很具有欺骗性的。
  我的主贴与那个前提没有关系,没有那个前提也是成立的。你应该领会的是马克思意思,而不是去对照马克思的原话。你不累吗?
你不是发现劳动价值论的逻辑问题了么?你提出那个逻辑问题恰恰是跟货币价值变不变太有关系了,如果你继续否认的话,那我除了怀疑人品之外,别无他法了。错了就是错了,那里的逻辑问题是你自己造成的,而不是劳动价值论。

对照原话的目的还不是要领会马克思的意思?难道是为了搞本本主义么?我后一句话的重点在于前言后语,是一句话的语境,而不是什么原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6:59:51
新古典经济学派告诉我们:经济增长由劳动增长率+资本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共同组成(公式大家都知道),这个比较靠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7:22:06
我看这个贴已经有点乱成一锅粥了,建议楼主重新开个帖子,清楚的列出你对劳动价值论的观点,然后大家就其中一个到两个概念再进行集中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8:22:18
74# 吴本龙
吴老师好!这里仍有疑惑。即你那个帖子里用生理学意义上的能量耗费标定劳动强度是否科学的问题。我觉得生理学的能量耗费难以解决我在67楼提出的问题。从生理学角度出发解决简单体力劳动还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一旦涉及复杂的大脑,我们每个人都是相当不同的,这取决于先天的基因和早期教育。在出生到四岁左右的时间里我们大脑生理学结构不断发展,通俗的说就是长细胞的长细胞,各个神经细胞间通过突触的生长联系起来,还有各种灰质、白质……我并不懂生物学,这里只是大略描述一下大脑的成长。但每个人大脑的成长都是迥然不同的,我有的神经通路(我把这个词定义为做某种生理运动——比方说算一道算术题——的时候大脑中一系列传递神经信号的回路)你不一定有,每个人都有大脑结构上的异质性。而后天的培训就是在你已有的神经结构基础上去训练你熟练的“走”那一段段“路”的能力,培训越充分,你对所培训内容的反应就越快,越好……但生理学消耗的能量可能只与“通路”长短有关,即只于中间“走”过了多少突触,化学递质的传递耗了多少能有关,与哪种特定的突触,哪种特定的“走”法无关。而那个“走”法才是决定我们最终脑力运动产物的东西,那就可能造成两个生理学耗能一样的劳动(脑力运动)有截然不同的结果,一个是我发呆时的瞎想,一个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时的逻辑推导……所以感觉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能不能标度劳动的“量”,尤其是涉及脑力的劳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9:34:14
hohai_abc 发表于 2010-12-27 16:54
吴本龙 发表于 2010-12-27 15:59
  我的主贴与那个前提没有关系,没有那个前提也是成立的。你应该领会的是马克思意思,而不是去对照马克思的原话。你不累吗?
你不是发现劳动价值论的逻辑问题了么?你提出那个逻辑问题恰恰是跟货币价值变不变太有关系了,如果你继续否认的话,那我除了怀疑人品之外,别无他法了。错了就是错了,那里的逻辑问题是你自己造成的,而不是劳动价值论。

对照原话的目的还不是要领会马克思的意思?难道是为了搞本本主义么?我后一句话的重点在于前言后语,是一句话的语境,而不是什么原文。
  你在57楼说:“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我不知道这个理论你是从哪里学来的”,既然你连价格围绕价值波动都不知道,怎么会有能力知道这个问题与货币价值不变太有关系了呢?这岂不是故意来捣乱的吗?如果你继续捣乱的话,那我除了怀疑人品之外,别无他法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19:46:59
擒粪的孩子 发表于 2010-12-27 18:22
74# 吴本龙
吴老师好!这里仍有疑惑。即你那个帖子里用生理学意义上的能量耗费标定劳动强度是否科学的问题。我觉得生理学的能量耗费难以解决我在67楼提出的问题。从生理学角度出发解决简单体力劳动还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一旦涉及复杂的大脑,我们每个人都是相当不同的,这取决于先天的基因和早期教育。在出生到四岁左右的时间里我们大脑生理学结构不断发展,通俗的说就是长细胞的长细胞,各个神经细胞间通过突触的生长联系起来,还有各种灰质、白质……我并不懂生物学,这里只是大略描述一下大脑的成长。但每个人大脑的成长都是迥然不同的,我有的神经通路(我把这个词定义为做某种生理运动——比方说算一道算术题——的时候大脑中一系列传递神经信号的回路)你不一定有,每个人都有大脑结构上的异质性。而后天的培训就是在你已有的神经结构基础上去训练你熟练的“走”那一段段“路”的能力,培训越充分,你对所培训内容的反应就越快,越好……但生理学消耗的能量可能只与“通路”长短有关,即只于中间“走”过了多少突触,化学递质的传递耗了多少能有关,与哪种特定的突触,哪种特定的“走”法无关。而那个“走”法才是决定我们最终脑力运动产物的东西,那就可能造成两个生理学耗能一样的劳动(脑力运动)有截然不同的结果,一个是我发呆时的瞎想,一个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时的逻辑推导……所以感觉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能不能标度劳动的“量”,尤其是涉及脑力的劳动。
  你好。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都需要耗费能量。这是不可否认的。你不管大脑多么复杂,它工作起来都是耗费能量。我也不懂生物学,但是我知道生物学属于自然科学,而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石。大脑再复杂,其耗费量也不能违背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换句话说,大脑劳动时耗费的能量不可能超过饮食所含的能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20:09:23
吴本龙 发表于 2010-12-27 19:34
hohai_abc 发表于 2010-12-27 16:54
吴本龙 发表于 2010-12-27 15:59
  我的主贴与那个前提没有关系,没有那个前提也是成立的。你应该领会的是马克思意思,而不是去对照马克思的原话。你不累吗?
你不是发现劳动价值论的逻辑问题了么?你提出那个逻辑问题恰恰是跟货币价值变不变太有关系了,如果你继续否认的话,那我除了怀疑人品之外,别无他法了。错了就是错了,那里的逻辑问题是你自己造成的,而不是劳动价值论。

对照原话的目的还不是要领会马克思的意思?难道是为了搞本本主义么?我后一句话的重点在于前言后语,是一句话的语境,而不是什么原文。
  你在57楼说:“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我不知道这个理论你是从哪里学来的”,既然你连价格围绕价值波动都不知道,怎么会有能力知道这个问题与货币价值不变太有关系了呢?这岂不是故意来捣乱的吗?如果你继续捣乱的话,那我除了怀疑人品之外,别无他法了。
我问的是前提,丢了前提的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理论我真的不知道你从哪里学来的,我很好奇啊,所以我就这么问了,现在是验证我们人品的关键时候了。

我的能力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品,面对事实的勇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20:16:01
劳动价值论正确地认为,由于早期的货币属于劳动产品,因此,早期的商品与货币交换时也应该遵守“等量的劳动耗费才可以互相交换”的思想。不难分析,如果商品与货币耗费的劳动量按相同的比例同时减少,那么,商品能换到的货币数量就不应该减少,换句话说,商品的价格不一定随着劳动含量的减少而下降。由于这种假设不能导致价格偏离价值,因此,商品的价值也不一定随着劳动含量的减少而下降。既然商品的价值不一定随着劳动含量的减少而下降,商品的价值量怎么会表现为劳动量呢?     劳动价值论不但违背了逻辑,而且还违背了自然科学。自工业革命以来,人均创造的价值越来越多。现如今,人均创造的价值已经比当初增长了百倍以上。如果价值量就是劳动量,那么,人均耗费的劳动量也应该增长百倍以上。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当初的劳动时间与劳动强度均已达到极限,劳动量连增加一倍都不可能,怎么可能增加百倍以上呢?为了自圆其说,劳动价值论只能说,如今的劳动比过去的劳动复杂了100倍以上。再用“劳动量 = 劳动时间×劳动的复杂程度”的伪科学公式取代“劳动量 = 劳动时间×劳动强度”的科学公式。然后证明,如今人均耗费的劳动量确实增长了百倍以上。显然,劳动价值论研究的劳动量肯定违背了自然科学。如果产值增长一定是劳动量增长,那么科技还有什么力量呢?

红字部分跟货币价值没有关系么?货币价值被变动了,参照系就不一样了,真不知道你是不懂这里存在的问题还是在装糊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20:18: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21:19:55
hohai_abc 发表于 2010-12-27 20:09
吴本龙 发表于 2010-12-27 19:34
你在57楼说:“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我不知道这个理论你是从哪里学来的”,既然你连价格围绕价值波动都不知道,怎么会有能力知道这个问题与货币价值不变太有关系了呢?这岂不是故意来捣乱的吗?如果你继续捣乱的话,那我除了怀疑人品之外,别无他法了。
我问的是前提,丢了前提的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理论我真的不知道你从哪里学来的,我很好奇啊,所以我就这么问了,现在是验证我们人品的关键时候了。

我的能力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品,面对事实的勇气。
  我不与没有能力的人讨论。这样会影响学术进步。一个小学生都不能毕业的人,想上大学岂不影响他人。如果你不想做那样的人,那么就请你说说,你从哪里学来的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还要有货币价值不变的前提?我不想与你打口水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7 21:32:19
hohai_abc 发表于 2010-12-27 20:16
不难分析,如果商品与货币耗费的劳动量按相同的比例同时减少,那么,商品能换到的货币数量就不应该减少,换句话说,商品的价格不一定随着劳动含量的减少而下降。由于这种假设不能导致价格偏离价值,因此,商品的价值也不一定随着劳动含量的减少而下降。既然商品的价值不一定随着劳动含量的减少而下降,商品的价值量怎么会表现为劳动量呢?     红字部分跟货币价值没有关系么?货币价值被变动了,参照系就不一样了,真不知道你是不懂这里存在的问题还是在装糊涂。
  是因为你的能力太有限了,所以你看不懂红字部分。说我装糊涂是假吧?想暴露一下你博学多才是真吧。你以为我看不出你想引用马克思在资本论的话吗?请慎重!那是节外生枝。你还是虚心看一看红字部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8 09:15:48
不难分析,如果商品与货币耗费的劳动量按相同的比例同时减少(货币价值变化),那么,商品能换到的货币数量就不应该减少,换句话说,商品的价格不一定随着劳动含量的减少而下降。由于这种假设不能导致价格偏离价值(价值规律),因此,商品的价值也不一定随着劳动含量的减少而下降。既然商品的价值不一定随着劳动含量的减少而下降,商品的价值量怎么会表现为劳动量呢?

人品人品啊,既然你要用价值规律,就请尊重他的前提,你随意更改前提还不允许别人指出来么?自己逻辑混乱还要倒打一耙,劳动价值论就是被你们这些自以为是的人搞浑了。

商品的价格为什么没有随价值波动,根本原因不在于价值规律错了,或者劳动价值论错了,而是你把货币价值变动了。

最后提醒你一下,作为实习版主,请不要随意进行人身攻击,我个人能力事小,是不是小学生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面对事实的态度。希望你有这个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8 09:42:19
吴本龙 发表于 2010-12-27 21:19
我不与没有能力的人讨论。这样会影响学术进步。一个小学生都不能毕业的人,想上大学岂不影响他人。如果你不想做那样的人,那么就请你说说,你从哪里学来的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还要有货币价值不变的前提?我不想与你打口水战。
鄙人以为加减乘除小学阶段的知识就能说清楚了,跟小学生说说也无妨吧,哪有听到小学老师对着小学生说:你们这帮小学生,我这个大学生不跟你们说了。如果一个大学生确实连加减乘除都说不清楚只能说明这个大学生的能力问题了而不能指责小学生没有能力。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价值的定义、价值规律就是加减乘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8 13:55:47
hohai_abc 发表于 2010-12-28 09:15
人品人品啊,既然你要用价值规律,就请尊重他的前提,你随意更改前提还不允许别人指出来么?自己逻辑混乱还要倒打一耙,劳动价值论就是被你们这些自以为是的人搞浑了。

商品的价格为什么没有随价值波动,根本原因不在于价值规律错了,或者劳动价值论错了,而是你把货币价值变动了。

最后提醒你一下,作为实习版主,请不要随意进行人身攻击,我个人能力事小,是不是小学生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面对事实的态度。希望你有这个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
  人品是你先说的。你怎么能倒打一耙呢?
        我什么时候要用价值规律了?请你指出来。你自己的逻辑都混乱到什么程度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8 16:10:30
hohai_abc 发表于 2010-12-28 09:15
不难分析,如果商品与货币耗费的劳动量按相同的比例同时减少(货币价值变化),那么,商品能换到的货币数量就不应该减少,换句话说,商品的价格不一定随着劳动含量的减少而下降。由于这种假设不能导致价格偏离价值(价值规律),因此,商品的价值也不一定随着劳动含量的减少而下降。既然商品的价值不一定随着劳动含量的减少而下降,商品的价值量怎么会表现为劳动量呢?

人品人品啊,既然你要用价值规律,就请尊重他的前提,你随意更改前提还不允许别人指出来么?自己逻辑混乱还要倒打一耙,劳动价值论就是被你们这些自以为是的人搞浑了。

商品的价格为什么没有随价值波动,根本原因不在于价值规律错了,或者劳动价值论错了,而是你把货币价值变动了。

最后提醒你一下,作为实习版主,请不要随意进行人身攻击,我个人能力事小,是不是小学生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面对事实的态度。希望你有这个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
“商品的价格为什么没有随价值波动,根本原因不在于价值规律错了,或者劳动价值论错了,而是你把货币价值变动了。”

我想吴本龙没有把货币价值变动的本事,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商品的价值不是由劳动决定的。这个例子虽然是典型的,但也是客观上能够出现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