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100 17
2010-12-26
我与经济和经济学的关系
                                (一)
  及我与经济的关系,我想到小时后妈妈赶集给我买了烧饼,新衣服;自己拿压岁钱买糖吃````````到现在念大学的生活费开销,买资料,纸张和笔,这些行为里就蕴含着我与经济的关系。就我与经济的关系,谈不上特殊,因为在社会里人人与经济的关系抽象出来,是一条铁的规律,即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持。正因为我与经济的关系无特殊可言,我也就不便多抒发自己的观点了,但就个人了解,我想谈一点:
   当世界仅剩下一人时,‘‘经济一词就不再有意义了,因为经济行为不存在了。我想强调的是“经济’’一词只适用与群体,社会,至少两人之间,经济行为是社会性的活动,即买方和卖方的参与。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经济好比“力”,力不是凭空存在的,要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才能显现出来。经济也是如此。
   我强调的目的是想说明我与经济的关系是通过其他活动者的参与,与我相互影响作用而表现出来。严格一点讲,谈“我与经济的关系”是不恰当的,易让人产生误解:经济活动就单个人而言是存在的。但这是错误的。

(二)

   谈到“经济学”,我就不由得有点兴奋了。古人陶渊明发现了世外桃源,而我也同样发现了一个社会——经济学。各经济学派是这个社会里的团体组织。各经济学家算是其中的公民了。谈得轻松一点,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算是这社会里的名人了。在这个社会里也存在两大阵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经济学(就现代社会而言,与封建及更古远制度相适应的经济学是不存在的)。我不是这个社会的一员,但我常常观望着它,因为我对这个社会充满了好奇。我最先结识的是马歇尔,他把著作《经济学原理》呈现在我面前,当着他老的面我常常是不懂装懂。但也获益匪浅。
   在这里,我提个问题,100元钱对穷人重要还是对富人重要?答案是明确的。其中涉及到边际问题,举个更形象的例子:一个平时考20分的学生,与一个平时考80分的学生,老师要求他们下次考试都增加20分。谁更容易实现呢?这就是边际在起作用,“分数越高,增分就越困难”何尝不是“报酬递减倾向”的表现呢?这里的报酬指付出努力而增加的分数。这就是我的进步。我知道了边际,还了解了很多概念问题。最重要的是,通过注释,我了解了许多其他经济学家及相关著作。马歇尔增加了我对这个社会的好奇心。
   概括起来,我与经济学的关系是:我是经济学社会外的一员,但我对这个社会充满着热爱,时刻观望着它,并从中获得知识,使我向那个神往的社会步步迈进。

(三)马尔萨斯不是人奸

   经济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所以我把它比喻成社会,其中的各流派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竞争,从而为经济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但既为学问,即是探究性的,出错是难免的了,并不是所有称之为学问的都是对的。世间万物都有相对的,“对”相对于“错”的,即有对的学问就必有错的学问。如同商业界有人赚就必有人赔。
   对于学术上的分歧,争议应该是激烈的,但对于作者本人,应是宽容而理解的。如果因犯错误而学者被扣上黑帽子遭人唾骂,如“人奸,试问有谁还敢做学问?在这里,关于“马尔萨斯”我想发表一下个人观点:所有做学问的人都是伟大的,即使其观点是错误的。
   诚然,由于其时代背景和阶级立场等因素,他的“歧穷”“战争”思想给世界带来了负面影响。其实,马尔萨斯也是有贡献的,他的著作给世界敲响了警钟,使人们开始关注人口问题,现在计划生育也有一部分得益于他的思想,如生小孩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至少他的贡献在于给世界提供了反面教材以作参照,从而促进世界的和谐,学术的繁荣。
   因此,马尔萨斯不是人奸,最基本的原因:所有做学问的人都是伟大的。


就我与经济和经济学的关系,概括起来是:在日常经济行为里感受学习经济学,用经济学知识来改善指导自己的经济行为。

                                (一)
  及我与经济的关系,我想到小时后妈妈赶集给我买了烧饼,新衣服;自己拿压岁钱买糖吃````````到现在念大学的生活费开销,买资料,纸张和笔,这些行为里就蕴含着我与经济的关系。就我与经济的关系,谈不上特殊,因为在社会里人人与经济的关系抽象出来,是一条铁的规律,即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持。正因为我与经济的关系无特殊可言,我也就不便多抒发自己的观点了,但就个人了解,我想谈一点:
   当世界仅剩下一人时,‘‘经济一词就不再有意义了,因为经济行为不存在了。我想强调的是“经济’’一词只适用与群体,社会,至少两人之间,经济行为是社会性的活动,即买方和卖方的参与。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经济好比“力”,力不是凭空存在的,要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才能显现出来。经济也是如此。
   我强调的目的是想说明我与经济的关系是通过其他活动者的参与,与我相互影响作用而表现出来。严格一点讲,谈“我与经济的关系”是不恰当的,易让人产生误解:经济活动就单个人而言是存在的。但这是错误的。

(二)

   谈到“经济学”,我就不由得有点兴奋了。古人陶渊明发现了世外桃源,而我也同样发现了一个社会——经济学。各经济学派是这个社会里的团体组织。各经济学家算是其中的公民了。谈得轻松一点,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算是这社会里的名人了。在这个社会里也存在两大阵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经济学(就现代社会而言,与封建及更古远制度相适应的经济学是不存在的)。我不是这个社会的一员,但我常常观望着它,因为我对这个社会充满了好奇。我最先结识的是马歇尔,他把著作《经济学原理》呈现在我面前,当着他老的面我常常是不懂装懂。但也获益匪浅。
   在这里,我提个问题,100元钱对穷人重要还是对富人重要?答案是明确的。其中涉及到边际问题,举个更形象的例子:一个平时考20分的学生,与一个平时考80分的学生,老师要求他们下次考试都增加20分。谁更容易实现呢?这就是边际在起作用,“分数越高,增分就越困难”何尝不是“报酬递减倾向”的表现呢?这里的报酬指付出努力而增加的分数。这就是我的进步。我知道了边际,还了解了很多概念问题。最重要的是,通过注释,我了解了许多其他经济学家及相关著作。马歇尔增加了我对这个社会的好奇心。
   概括起来,我与经济学的关系是:我是经济学社会外的一员,但我对这个社会充满着热爱,时刻观望着它,并从中获得知识,使我向那个神往的社会步步迈进。

(三)马尔萨斯不是人奸

   经济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所以我把它比喻成社会,其中的各流派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竞争,从而为经济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但既为学问,即是探究性的,出错是难免的了,并不是所有称之为学问的都是对的。世间万物都有相对的,“对”相对于“错”的,即有对的学问就必有错的学问。如同商业界有人赚就必有人赔。
   对于学术上的分歧,争议应该是激烈的,但对于作者本人,应是宽容而理解的。如果因犯错误而学者被扣上黑帽子遭人唾骂,如“人奸,试问有谁还敢做学问?在这里,关于“马尔萨斯”我想发表一下个人观点:所有做学问的人都是伟大的,即使其观点是错误的。
   诚然,由于其时代背景和阶级立场等因素,他的“歧穷”“战争”思想给世界带来了负面影响。其实,马尔萨斯也是有贡献的,他的著作给世界敲响了警钟,使人们开始关注人口问题,现在计划生育也有一部分得益于他的思想,如生小孩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至少他的贡献在于给世界提供了反面教材以作参照,从而促进世界的和谐,学术的繁荣。
   因此,马尔萨斯不是人奸,最基本的原因:所有做学问的人都是伟大的。


就我与经济和经济学的关系,概括起来是:在日常经济行为里感受学习经济学,用经济学知识来改善指导自己的经济行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12-26 20:17:40
受到警告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6 20:18:16
dddddddddddddd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6 20:19:41
dddddddddddddddd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6 20:20:34
DDDDDDDDDDDDDDD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2-26 20:23:16
dddddddddddddddddddddd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