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523 0
2010-12-30
哲学是爱智慧的学问。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时代精神是一定时代的本质特征表现。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诸多方面。它们都从各自的角度体现着这一特定时期的时代精神。哲学则是从总体上把握时代精神,集中的反映时代的本质特征。因此,学习哲学应该是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一切爱智慧者的内心需要。

哲学的基本素材无一不是来自各门具体的科学。同时,哲学的研究成果也就成为各门具体科学发展的有力思想武器。在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这种关系下,学习哲学就有其特定的方法。因而,在学习哲学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求学习者有特定的哲学思维能力。

以下是学习哲学时,有一些独特的哲学方法。

一、哲学思维的培养,首先必须建立大系统的思维习惯。我们都知道,在任何一个事物身上都体现了哲学的所有原理。我们在研究的时候侧重点不同而已。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一世者,不足谋一时,说得就是要建立大系统的思维模式。只有具有了全局的观念,把所有的原理都联系起来,才能准确认识事物。王颖先生在他的《大系统思维论》中早就有精辟的论述。俄罗斯古代的“套中人”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因此,我们在学习哲学的时候,必须有全局的意识。

二、在学习哲学的时候,还得出一些其他的方法。

1、哲学思维的时代性意义。解决时代问题是每个哲学家和哲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这是无庸置疑的。上个世纪前半叶,中国的哲学使命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哲学命题,那就是“转识成智”,那是那个特定时代赋予我们的哲学先贤们的。为了解决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当然还有现在的时代使命。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探索、发现和解决。我们现在学习和思考哲学的时候,也必须把哲学放在特定的历史时代下。物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的说法: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仅仅知道牛顿三大定律就足够了。其意是讲,在具体的情况下,事物有其特定的条件。我们在研习的时候,必须把握住这一特点。古希腊的“原子”、南意大利学派的“数是万物的始基”,在其特定的历史时期,都为人类思想文明创造了不可磨灭的财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者尼采在其著作《偶像的黄昏》中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恶人没有歌。为什么俄罗斯人有歌?!”要想准确把握这句话的内涵,就必须了解尼采所处的时代。歌曲的内容都是积极向上的,这是思考这句话的一个切入点。同时,我们还必须了解,当时的西欧列强正处在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期,德国和沙皇俄国正展开殖民地的争夺。民众发出这样的言论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可以说,时代性对于哲学思维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指导思想。

2、相似性思维的认知,有利于哲学思维的培养。历史学的意义在于借鉴。历史事件往往都具有相似性。毛泽东主席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下了著名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前瞻性诗句。告诉我们前车之鉴。学习哲学也要有相似性的思维模式。道家有云:天下大事,都是道同而势不同。王颖先生也说过,万宗其实同源。我们在进入任何一个崭新的领域的时候,无不是以寻找其中与已知领域相似的东西作为我们研究的突破口的。准确把握事物之间的异同,有利于分析和鉴别。化学实验就讲究“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是说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告诉我们,深刻了解事物之间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我们认识事物的一条重要标准。中国古人云“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相似性思维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进行哲学思考。

3、极限性思维的重要借鉴意义。数学上的极限,我们在高中就已经学过。它引发了我的一个思维方式的思考。极限告诉我们,你可以无限逼近,但是永远也无法到达。在这个恒动的世界中,对任何事物的思考都应秉承这一原则。只要是大的前提不变,在这一限定的区域内,思维就可以无限延伸。但必须谨守界限,一旦情况有异,那么我们给的界限就有问题了。事物有可能就不在我们界定的范围内了。那我们就必须重新划定界限了。同时,哲学思维也存在着真理和谬误的拉锯赛跑。世界的恒动要求我们不断的刷新认识,让认识不断深化,宽广。这也是一种极限上的意义。古人云:学无止境。诚如斯言。

三、哲学思维的培养还应该牢记实践的原则。任何思想都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真理只有在实践的引导下,最终才能和谬误分手,而真正成为人类的朋友。哲学是一门认识性的学科。她的检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是检验哲学思想的试验田。如果禁不起检验的理论,那它必定存在局限和谬误的地方。马克思主义在对实践的论述中,充分肯定了实践的意义和价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

以上是我学习哲学的一点心得小谈,不足之处还望大方批评指教。

总之,哲学是爱智慧的学问。是力图“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问。同时,也是大家一辈子的学问。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祝所有哲学同仁一道,为中国的哲学事业贡献各自的绵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