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MBA专版
544 0
2020-10-23
    在每个人的思维当中,都存在着一些错误的思维方式。它们,就像是一堵堵无形的墙,阻碍我们走向成功。

0.0.jpg


01.能力陷阱



    拖累你的,恰恰是你擅长的事。能力是优势,也是陷阱。

    简单来说就是:当你由新手变成熟练工后,便会习惯性地按套路行事,慢慢丧失了继续学习的动力。

    人们容易沉迷于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做擅长的事让我们有更多的成就感,更何况它还很可能,是我们过去取得成功的关键。

    而在工作中,那些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会让人本能地逃避,让人不自主地退回舒适区。

    这就是“能力陷阱”的症结所在。

    我们要深刻反省自己:

    我是否长期以来,一直在做自己很擅长的事情?

    有没有尝试过向其他方向发展?

    如果我目前正在做的工作没有了,我还能做些什么?

    多会一样技能,就多一个选择的机会。

0.1.jpg


02.真实陷阱



    别轻易给自己定型。

    你身边有没有那种“直率”的人?那些人往往口无遮拦,说话不经过大脑,不经意就把别人给得罪了。

    然而,这类人还有个标准话术:“我这人就这样,很直,你别见怪。”

    言外之意,他们天生就这样,不能改变,而你必须要接受这种风格。

    明明是情商低,却不愿检讨改进。只是一味地甩锅给个性,这还真不是“直”,而是懒。

    懒得照顾别人的情绪,懒得让语言穿过大脑,懒得尝试改变......

    这种为自己打固定标签,排斥其他可能性的行为,就是真实陷阱。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伊贝拉刚到哈佛大学讲MBA课的时候,总觉得学习知识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于是讲课方式非常传统。

    但是,那些哈佛MBA学生对伊贝拉的授课方式并不买账,给她的评分也很低。

    伊贝拉很受打击,就跑去观摩那些受欢迎的教授。令她意想不到的是,那些教授的课程中充满了游戏互动,所有学生都乐此不疲。

    她决定改变,课堂内容设计了很多互动环节,课程中也穿插段子,以增加趣味性。

    课堂效果变得很好,学生的评价也彻底改变。而她一度鄙视的上课方式,也让她更新了认知。

    一本正经的伊贝拉,以及寓教于乐的伊贝拉,哪个才是真实的她呢?其实很难界定。

    对于我们自己也是这样。要勇于接纳自己,不给自己设限,不断地去尝试,人生便有无数种可能。

03.沉没成本陷阱



    我们的决策影响的只是将来,而不是过去。

    3个月前,你那辆已经开了八年的旧车突然发生故障,你要么得花3000美元进行大修,要么将它报废,重新买辆新车,而你选择了维修。

    可现在,它的变速器又有问题了!

    同样也有两种选择,如果维修变速器,你得花1500美元,或者,你也可以把车送进回收厂,然后买辆新车。

    同时,你清楚地知道,这辆车迟早还要出毛病,虽然你打心眼儿里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但没办法,还有一笔不菲的开销在等着你。

    此时,你会怎么办呢?

    测试的结果表示,如果你同大多数人一样,那你也宁愿选择花1500美元去修理变速器,因为考虑到不愿意损失3个月前刚刚投入的3000美元的大修费。

    实际上,这是一个愚蠢的选择。

    正如上述例子所证明的那样,人们在决策时总倾向于能够证明以往的选择是正确的,即使以往的选择是多么的无效和不合理。

    以往的选择和付出,被称为“沉没成本”,意思是过去的投入,包括时间和金钱等,对目前来说,都是不可能收回的成本。

    只要人们理性地考虑,应该能够明白:

    沉没成本与现在并不相干,但是大部分人无法摆脱它带来的心理折磨,导致做出错误的决策。

    我们需要牢记的是:

    我们的决策影响的只是将来,而不是过去。为什么人们不能将自己从过去中解放出来呢?

0.2.png


    如何对付沉没成本陷阱?

    在做任何决策时,你都得自觉地将一切沉没成本排除在外(无论是心理上的还是经济上的),因为它们会干扰你对当前问题的思考。

    挑选并列出那些未参与以前的决策的人,倾听他们的观点和看法,因为他们不会受到以前决策的影响。

    检讨并承认自己以前的错误决策,看看自己为什么受困扰。

    时刻提醒自己,再聪明的选择,都可能带来不好的结果。经验丰富的决策者,也无法避免做出错误的判断。

04.证实性陷阱



    坦率地看待自己的动机。

    简单说,就是已知结果,而后寻找支持这种结果的论据的求证方法。

    这种证实性陷阱不仅影响到我们如何收集证据,同时还影响到我们如何理解证据,它会使我们对支持信息予以强烈关注,而忽视那些反对信息。

    人们的内心有两个基本的心理因素在发生作用:

    ①人们总是倾向于先下意识地决定怎么做,再去充分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

    ②人们总是被那些自己喜欢的事物所吸引,而忽略那些自己不喜欢的。

    事实上,并不是说不能按照下意识的想法来决策,而是说,应该先确定这样做到底是不是聪明的选择。

    你应该对这个选择进行客观的测试。

    请一位你尊重的人士来扮演反对派,对你预先想好的决策进行质疑。

    如果你能进行自我辩述,那更好。

0.3.jpg


    有没有其他的选择?最有说服力的理由是什么?其次是什么?再次是什么?用开放的思维考虑当前的形势。

    你是否真的在收集有助于做出聪明选择的信息,还是在寻找支持先入为主的观点的证据?

    直面相互冲突的信息。确保充分了解来自不同方面的信息,并对它们进行同样严格的测试,不偏不倚。

    在征求他人意见时,不要提出带有诱导性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