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水难收
——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的定义是——已经发生而且无法收回的成本。可以把它看作机会成本的反面吧,机会成本是我们做一件事而不做其他事需要放弃的东西,而无论我们做什么选择,沉没成本不可避免。
现在我有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张最新引进的美国大片电影票,我认为它可以值20元,而实际售价是15元,我的消费者剩余是5元,比较划算。但当电影快开演时我把票丢了,这个时候我是应该再买一张,还是立刻回家拒绝花30元看电影?如果按照沉没成本的概念,我应该再买,因为看电影的利益仍大于机会成本,而丢失的15元已是覆水难收,是沉没成本,不应该再为它苦恼了。
可现实中我们一定会做出这种选择吗?我觉得未必。因为我们要看我们买这样物品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我需要的只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且是迫切需要,我会再买;如果我只是看重了它的廉价,而目前我并不是很需要它,我想丢失以后我就不会再买。所以我想关键还是取决于心理因素吧。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沉没成本不影响决策,影响决策的是出现“沉没成本”后的变化了的机会成本的大小。
第一个15元的选择是用在了最需要也即边际效用最高的消费上——看美国大片,其机会成本小于收益。
固定收入下,丢掉了15元,就是丢掉了其它消费上的收益,因而其它消费上的边际需求(需要的边际效用状态)就会增加,因而看电影的机会成本就会增加。
此时,消费者实际仍如第一次选择一样,会将第二个15元在各种需要间进行比较,如果比较的结果机会成本高于看电影的收益,就会放弃;如果仍小于收益,就会再买一张票。
上面两位的讨论实在是太精彩。
我补充一点,就是我做很多决策时的心理。比如丢掉了一张电影票,一种想法是口袋里虽然有钱,但是每一部分钱都已经分配了去处,所以不看了;有时还会有另一种想法,就是今天怎么这么倒霉,无论如何一定要看。
所以我更同意楼主的分析,不过楼上的分析实在是令我思路大开。很好!
真好玩,呵呵,学经济学学成这样,思维都成了“傻子”一样了,佩服。
不过可以肯定地说,现在的经济学界正需要搂住这样的人才。搂住好好干,说不定也能成为中国主流经济学家。
很有道理!
但是我也觉得毕竟沉没资本是属于过去的。除了从它的身上吸取教训之外,我们更应该从现在的
机会-成本-效益去分析、决定目前的投资行为。不应该太过于受它的制约。嘿嘿。。。可能有点
不成熟,但我还是坚持。人吗!得向前看!资本也一样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6-5 9:55:03编辑过]
中国国有企业的沉没成本那很大
楼主的“取决于心理因素”的观点值得商榷。
沉没成本是指业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它是一种历史成本,对现有决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不应影响当前行为或未来决策。
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决策就取决于心理因素。
固定成本基本就是算作沉没成本的,比如美国航空公司每年亏损2亿仍要营业,就是因为飞机不能转卖,是固定成本,也是沉没成本,不能收回了。
5楼的同志 不知您是哪个年级的 本人尚在大一停留 问题肤浅 望您见谅
还有我并没有说沉没成本取决于心理因素啊。
迫切需要的东西未必是买得起的东西,买得起的东西也未必是迫切需要的东西。丢失的东西是否影响你未来的决策?当然,同一件丢失的东西不同的人会受到不同的影响。沉没成本也就因人而异了。
如果时间(从技术上及从成本上)可逆,就没有“沉没成本”了。也许,沉没成本为经济学规定了一个时间之箭。
对于理性人沉没成本不影响决册,但现实中没有理性人,所以他仍影响决策。
我认为,如果那是一部他很渴望看的电影,也即它真的是在心理上值20元的话,大多数人应该会再买,如果他没有买,那只能解释为因为心情不如之前,因此那电影也无形中不值15元。
对了,沉没成本可以看作机会成本的反面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楼主的概念用得很混乱哦
如果举的那个例子是正确的,那么“迫切需要”“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效用是二十元;而“看重了它的廉价”说明在“我”心目中十五元太便宜了,当然值二十元,那么“我”的需要在同一时间里是确定的,而楼主的分析里又是“迫切需要”,又是“目前我并不是很需要它”,说明需要并不确定。
很明显,题目成立的前提是经济人是理性的,而楼主的分析的前提是经济人是非理性的。
在这道题里,沉没成本影响到了预算约束,大预算与小预算 以及效用。
总预算少了15块,影响不大,但是小预算,比如固定花在电影上就40块,那么影响就大了。
效用方面,现在提起电影,就让他想起丢飘的事情,很不爽。这严重降低了他看电影的效用。
用覆水难收来比喻
沉没成本真是太妙了
一楼是女生吧
如果你是一个男生,你和你女朋友一起看电影,结果两张票都丢了,你会不会继续再买两张呢
同意二楼的意见
楼主所说的取决于心理因素,我想这是对经济学的前提假设一个疑问。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建立在人都是理性人,经济人的基础上,而现实生活我们并不完全是理性的,又是参杂了感情在里面,以致我们做出的决策并不完全等同于经济学理论上推导出的
我想请问一下二楼,为什么丢了15块钱,其他消费上的边际收益增加了?如果从收入的角度考虑,由此带来的花费在其他商品上的收入减少一般情况下应该导致需求曲线左移,这样一来在同等的已有消费量上,边际收益应该是反而减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