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板上不少人在批评火车票难买的现象,也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没能细看所有回帖,不知道有没有人提到火车票难买这里面的一个关键问题——供需矛盾。鄙人不才,试着分析一下,意在抛砖引玉,希望大家砖头玉石一起砸过来吧。
火车票难买,本质上是供需矛盾,即供不应求。在理想的经济学世界里,当供需矛盾出现时,是价格在其调节作用,通过价格的浮动引导供需达到均衡状态。在现实世界中,如果价格的调节作用失效,必然会出现代替价格的调节手段。下面具体来分析春运火车票市场的问题。
不妨先假设这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当供不应求时,价格有上涨的动力(来自生产者)。但是中国的火车票价格不能上浮,这是规定,那么,票面价格不能上涨,供需矛盾无法解决。火车票的生产者(其实应该说是供应者,但还是尊重供求模型的习惯)包括了火车站和代售点,既然票价有上涨的空间,就总有人寻求上涨的渠道。当然,这样是有风险的,但只要收益能够弥补风险成本,就会有人去做。因此,火车站内部有部分人,以及一些代售点,加上大小黄牛,形成了这样一种高价出售火车票的渠道,就像当年的黑市一样。注意这里的“高价”是针对票面价格而言的,如果不对票面价格做限制而让其自由浮动的话,现在这种“高价”能高出自由浮动价格多少,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最终,市场的力量大于ZF管制的力量,“解决”了供求矛盾的问题,再次证明了看不见的手的强大。
在这里插入一个问题,即代售点的申请价格不是火车站决定的,分析很简单:如果把代售点看作一种资产的话,那么它的价格是由他的收益流的现值决定的。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代售点能够攫取超额利润,它才能卖到那个价格,而那个价格是由超额利润的现值决定的。
把火车票当做完全竞争市场似乎不大合适,但是你可以把它看作是很多代售点加上火车站竞争的结果。下面假设代售点和火车站是同一个生产者,则变成了一个垄断市场。在垄断市场上,厂商可以自由定价——如果ZF不管制的话,垄断高价同样能使供需达到某种均衡状态。现在ZF强制一个低于市场决定的价格的价格,垄断厂商怎么办呢,答案是分割市场价格歧视!怎么分割呢,通过黄牛和代售点的高价渠道分割出另一个市场(当然这是非法的),而这两个市场的价格差距太大,而且火车票的供给数量是有限的,所以生产者宁可只在一个市场上出售火车票,这就是为什么在火车站售票大厅一票难求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