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过年,年年难过。旧社会时期过年,贫穷的人家躲债,不敢过年。到了现代,很多人却成了不能过年。一家团圆,欢度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一票难求”已经成了国人挥不去的痛,几个劳动力输出大省更是非常明显。稍稍百度一下“春运”---找到相关网页约78,100,000篇,用时0.013秒。新民晚报有一则消息“
半个多世纪的春运”,更是用数字说明中国人春节回家的困扰。
专家献计献策:提高火车票售价、扩大供给、火车票实名制......
商家:利用“一票难求”大赚眼球,扩大影响。比方说:不断涌现的火车票代购行为......
回家的人:在抛出“连珠炮”以后,有的人选择了艰苦的排队,尽管买到的几率很低......也有的人选择了养肥黄牛、养肥中饱私囊者......
作为经济学人,我们能想到些什么?能否理性的利用自己所学,对此现象发表看法或者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要求:1.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一票难求”现象进行分析或提出解决方案。
2.仅限于学术讨论,不得借讨论使用攻击性语言(论坛规定使用不文明语言将被处罚)
3.鼓励原创,分析精彩者将有机会获得100论坛币奖励。字数超过2000字且观点鲜明,分析透彻者,将给予1000论坛币奖励。
4.奖励截止日将视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