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本体,什么是属性
本体:一个具体的事物就是这个事物的本体。
属性:现代属性也包括事物的存在方式与运动方式,即具体事物的颜色、长短、重量、质量、体积等等。
事物的本体都是通过属性表现的,不存在没有属性的事物,因为没有属性的事物,人就没有观察到的内容,只要有表现,就一定表现的是该事物的属性,没有表现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属性本身只随本体的存在而存在,不存在脱离本体而单独存在的属性,例如我问“多长?”这是个不可能回答的问题,因为这是个没有本体的长度属性,任何人都不可能抛开本体而讨论属性。
很多概念化的属性似乎可以不涉及本体而存在,例如,我说“黄色好看”,这里的黄色似乎不存在本体,但实际上,这仍是有本体的,这个“黄色”概念仍依附于具体人的头脑而存在,这个看似没有本体的黄色只是人的头脑中的景象,是头脑中以虚假的方式从具体事物中分离出的、但其实并不存在的一个黄色。所以没有本体的属性不存在。当有人问“世界上存在永恒吗?”本身就是一个病句,因为这里的永恒没有涉及所问的这个永恒的本体。
属性不再存在属性,很明显,黄色不存在多重的问题,长度不存在体积的问题,你不可能问“数字5有多少个?”,属性只针对本体,不针对属性。
【二】概念是本体还是属性
概念是人的头脑思维所得到的。其方式是通过对多个具体事物的属性的观察与认知以后,将其中类似的内容综合而得出的定义或总结。
概念本身是不存在于客观世界的,它只是一个影像,一个在人的头脑中以具体属性为基础而再造出的一个“虚幻的影像”,但由于是以客观世界的具体事物的属性为基础,所以具有一定的真实性的反映——注意:是反映,而不是头脑中再造出一个实际存在的实体。
概念所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属性,因为其本身就是具体事物的类似属性的综合。所以概念本身是属性范畴,而不是本体。
概念是属性,从几个方面可以说明:
1、概念必然来源于具体的事物的属性。一个天生没有见过或听人讲解过黄色的事物的人,头脑中不存在黄色的概念。
2、概念必须是人的认知范围之内的。原始人的认知中不存在系统理论,所以原始社会的人(甚至现代生活在原始水平的人)头脑中不存在“系统”的概念。
3、概念的表述一定是以具体事物来表述的。例如,你想说明黄色的存在,必然要以具有黄色属性的具体事物证明,而这时所说的黄色只是这个具体事物的黄色,如一朵黄色的花,这个黄色是花的属性,它只随花的存在而存在,当你又举一个黄色的桌子来说明黄色的存在时,这黄色则是桌子的属性,它随便桌子的存在而存在,花的黄色与桌子的黄色并不同一,它们的同一只是你的头脑中通过幻想的方式归为一类而同一,这种同一性只存在于你的头脑或某些认为同一的人的头脑中。
4、不存在不涉及具体事物的概念。就如同前面所说,我问“什么颜色?”、“有多高?”、“质量是多少?”这些都是无法回答的问题,因为这些所问的概念没涉及具体的事物。所以概念要发挥作用,必然要与具体事物相关联,不与具体事物相关联的概念和属性是一样的——不存在,即使在人的头脑中,这些概念也是要与具体事物相联的,否则你既无法表达,别人也不可能知道。
【三】真理是概念还是本体
真理是人对具体事物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出的头脑中存在的知识体系,而且这个知识体系是比较正确的反映了现实客观事物的。
既然真理是通过观察为基础,那么观察的必然是属性,既然是头脑中总结出的,就必然是概念。所以真理不是本体。
1、不存在不涉及具体事物的真理。不管你怎样表述你认为的真理,都必然要通过具体的内容,只要你说,就涉及了具体事物,除非你不说。所以真理只随这些具体事物而存在。真理本身是不存在的,如同概念一样,真理只存在于认同这个真理的人的头脑中。
2、真理既然是概念,就一样属于属性的范围。所以真理不可能再具有属性。
所以“真理是否永恒”本身是一个不成立的问题。就如同问“一千克的重量是什么颜色?”、“五米的长度有多久?”这样的问题一样。
【四】总结
从以上可知:
1、真理本身是不存在的,但真理反映的具体事物是真实的,真理在对这些具体事物具有真实的认知性与作用。所以,真理的存在是虚假的存在,而不是真实的存在。
2、真理不存在永恒不永恒的问题,真理只随着产生和继承这一真理内容的头脑的存在而存在。真理是具体事物的属性的总结,完成这一总结的是人的头脑,两者的任何一个消失了,真理也就不存在了。一般来说,人属于具体事物中的一种,人的消失比一切事物都要早,所以真理不是与世界一起产生的,也不可能延续到世界毁灭之时,真理的持有者消失了,真理也就不存在了,这一点正属于具体事物的属性范围。
【附】无常观的正确性
无常观,很明显属于属性概念范畴。
首先看它反映的世界——
先从宇宙来说,今后宇宙会是什么样,科学界与哲学界都还有争议,科学研究的多数结果是宇宙会有灭亡的一天。当然今后的事情是未知的,讨论起来很难有个结果。但宇宙是有开始的,这已经被现代宇宙学、天体物理学很证明。从这一点来说,宇宙就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宇宙尚且不永恒,更何况宇宙中的一切。
再从我们看到的具体事物,这里有人提出个“指纹不变论”,那就以此为例,指纹不变只是从一个近似的角度而言,手指细胞时刻都在分裂、生灭,指纹的不变指是指在一般可非精确的测量范围内,如果以微米、纳米的精确度衡量,指纹是在时刻变化的,“指纹不变论”只是一种很肤浅和表面化的认识。
任何事物都处于时刻变化与生灭过程中的,这一点,在现代科学界是普遍得到证实与认同的,在哲学界,尤其是西方哲学界与现代的东方哲学界也是普遍承认的事实。
所以,“无常观”是正确的反映了现实的客观世界的。这应该不存在什么争议性。
其次,无常观算不算真理,如果无常观属于真理,是否自相矛盾。从佛教理论来看,无常观算真理,但并不自相矛盾,因为无常观属于概念,从佛教理论来说,其本身是正确的,错误来源于——所着之“相”。即一切事物表现的不完美性。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说,这是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问题,我想在中国,应该不会没有人不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些内容不必解说。
作为概念的真理是具有正确性的。但真理又属于具体事物的属性范畴,所以真理本身并不具有永恒的属性,所以真理无所谓永恒不永恒。所以无常观作为真理的正确性与自身的观点不存在矛盾,真理没有永恒性,无常观恰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无常观不但不与真理相矛盾,也不与自身相矛盾。
正因为“常”不存在,所以,所谓的“无常是常”、或所谓的“无常与常的关系”之类的命题也自然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