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2449 1
2011-01-13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1月11日文章】题:中国既是发达国家又是发展中国家(作者  阿尔弗雷多· 托罗·阿迪)
中国在技术上升级迅猛。2010 年中国研发的世界计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和全球最快列车投入使用。从2009年开始中国已成为世界技术专利领袖,预计2011年中国的权威科学论文数量也将领先世界。中国在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商业化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最近的两个事例又展示了中国在军事领域的先进技术,即可与美国F-22“猛禽”隐形战斗机竞争的歼-20隐形战斗机和 “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后者活动范围达1500公里、精确度极高,可使靠近中国水域的航母失去还击之力。在太空领域,美国退中国进,中国投入巨资以实现2020年中国人登月和2030年通往火星的长达 8000万公里的载人飞行等目标。
与此同时,中国的密集型劳动力人数将继续占据全球首位。罢工和知名企业增加工资现象一度让西方媒体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刘易斯拐点”:即在这个新兴经济体经历的特殊阶段,劳动力开始缺乏,随之引起通货膨胀和增长变缓。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据2010年6月12日的《经济学家》报道,中国现阶段拥有的9.77 亿劳动人口将在2015年增加至9.93亿,这似乎与“刘易斯拐点”并不相符。确实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将会使进入劳动市场的新生力量减少,但是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有待开发的广阔内陆令现在谈论劳动力缺乏似乎显得有点杞人忧天。
因此中国经济出现了两个极端:高科技日益接近美国但仍是劳动力密集型。这种既是高度发达国家又是发展中国家的双面性将不可避免地使中国国内政治面临重大挑战。如何让那些发展超前的人口不思量模仿西方推崇的政治开放?又如何让那些落后人口不反抗社会差距?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两个前提有利于中国模式的稳定,第一个前提是任何制度只有获得成功才能合法,第二个前提是将尊重**和官员作为社会秩序基础的儒家文化。奇怪的是这两个中国模式的堡垒正在变为其最大的弱点,导致社会契约只有出现成果才能被接受,如果没有成果便会自破。因此当危机出现时,危机预防措施有可能最先受到冲击。
同样令人讶异的是,身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种作为潜在冲突的双面性却同时成为中国制度取得成果和避免陷入危机的最大保障。高科技为中国社会迅速进步提供了机会,而充足的劳动力又保障了外资和经济增长的速度,这无疑为中国**的操作提供了非凡的灵活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13 23:35:18
感觉看了很有收获,确实如此。。
不过个人认为,中国之所以是发达国家是因为高科技,但这个集中在少数人才手中,之所以是发展中国家是因为庞大的人口基数,拥有的更多的劳动力,尽管有知识,但是并不属于高科技领域,并不能创造高科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