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3602 12
2011-01-14
郎咸平捧楼市不是今年开始的。早在前些年接受某大学演讲后访谈中就建议买房是最好的投资项目。
我的观点,很明确,在早先的帖子里面就提出过:打击房价不是为了让繁殖倾向厚重的人都能满足繁殖的欲望,而是让产业经营摆脱土地作为要素资源的垄断。
房产税的征收必须是中央税,而且,税收是否起到作用的基础在于民主监督的强与弱,和财务报表的绘制漂亮与否没有关系。

盲目去追郎明星,不如做点实事,其实郎咸平的观点从来没有跳出马克思及其以前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只不过我们这里以为政治经济学就是马克思的《资本论》。
所以,聚会一些政治经济学的爱好者。
条件:你这一辈子只有一个女友和老婆,就是政治经济学
           忍受得了一辈子的穷困潦倒和寂寞
           有强烈的社会正义感
           懂一门及以上外语,一般来说,英语即可,法语也很重要。
当前的任务:
           我的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的笔记接近完成。该书的翻译因为是从法语过来的,我没有找到法语版本,但我去北京的时候印了该书的英文版本,发现该书的中文翻译有很多不合逻辑的地方,英文版本能够提供纠正。所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我的MSN:zzr1211@hotmaill.com,或者QQ群:100149129,定期不定期交流你在阅读中文版本经典著作时候发现的不合逻辑的地方,然后大家一起找原版互译参考。
         学外语是工具,不是为了作秀或者充当加工资的筹码。有中文版本的尽量读中文版本,这样可以提高积累速度,当发现其中蹊跷的时候,再去找源版本查对。这个群就是为大家提供这个方便,不要再每个人都做别人研究中已经做过的工作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14 16:21:45
有道理,不过目前看来增加税收,在高房价下还是有点难,因为高房价已经说明高收入对于税收敏感性不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4 16:27:00
想问下 楼主的群主要是学术交流的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4 16:48:32
并非吹捧,大家都只是赞同他的观点进而支持罢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6 16:43:28
luanmiao 发表于 2011-1-14 16:27
想问下 楼主的群主要是学术交流的吗?
是,但主要是你自己必须对经济学有较高的造诣和较深的认识,已经进来的太多是发表一些对社会不公的抱怨和转贴或者就是进来胡扯的。
我对某些专事闲聊的,已经坚决删除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6 16:55:51
清流赋诗 发表于 2011-1-14 16:21
有道理,不过目前看来增加税收,在高房价下还是有点难,因为高房价已经说明高收入对于税收敏感性不强
目前拟定的税率几乎就等于没有
税收有方向问题而不能仅仅看税率多少。
我不止一次在不同场合强调,首先定性然后定量。
自从那句“不争论”以来,凡事不定性而只从量的风气不仅严重背离科学方法而且严重妨碍了研究和执行问题的效果。

课征房产税,如果是针对人均住房面积来规定,就要比单纯依靠房产的套数来征收要好很多。
有的人家本来有2套公寓,一家三口,孩子只有半岁,一套是出租收利的,本来属于课税范围,但因为房产税试点,就赶快都卖掉,然后换复试别墅,照样可以出租,但房产只有1套,于是不属于课税范围。

还有,课税要从高课累进税。
人均居住面积应该定得稍高一些,免得一些居住确实较为宽敞,但是靠居住偏郊换来的住户被列入课税范围。
由于税基缩小,所以对于那些拥有大量房产的,可以课税至90%。这样就使得单纯投资房产而且大规模投资房产的人从房产上取得的收入大部分被课税,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

房产税是否课征只是一个起点,关键还是要看课税的规则和执行。
比如说我来主管这方面的课税,就没有空子可钻,但目前的政治体制下,再好的法律政策,制定了,也没啥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