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经济金融数学专区
29758 201
2011-01-16

版主注:数学VS经济学已是不用多加介绍的长久命题。欢迎大家对该投票以及以下几个点进行讨论,言之有物者将予以
20-100论坛币或相关经验值、积分等的奖励
也欢迎大家来衍生金融以及相关版块交流与探讨!~

1、数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2、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3、经济学研究中对于数学的必要性?

4、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是否更好地服务了经济?更好地发挥、彰显了经济的效用?

5、高深数学在经济学学术研究中的应用以及高深数学是否能够服务于实务经济?

sungmoo 超版引出的进一步讨论:
     6、 “科学”本身是否内蕴“规范”与“精确”的要求?
     7、 “数学语言”这种概念有没有意义?有什么意义?
     8、 使用数学语言是否是“科学化”的必要条件?
     9、  “数学”算不算“科学”?
单选投票, 共有 347 人参与投票

您需要登录之后方能进行投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16 21:11:57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与经济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接受。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在用微积分来研究经济学。近年来,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大多数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数学理论和方法之上,全球经济一体化向数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其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1969—2001年间,共有49位学者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中,16位(占32.65%)拥有数学学位;27项成果(占55.1%)的数学运用达到特强;85.71%的奖项成果运用了数学方法。
  在现代信息社会,数学与经济的结合日益密切,无数经济问题需要数学来解决,经济的发展又不断向数学提出新的挑战。博弈论大师、著名数学教授约翰·纳什提出的“纳什均衡”及其后续理论不仅影响了数学界,而且改变着整个经济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的面貌。1994年,约翰·纳什教授因为对“非合作博弈均衡分析以及对博弈论的贡献,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世界经济体制在信息社会中正处于深刻的变革时期,数学已经迎来了无限光明的前途。
附件列表

数学之美.pdf

大小:961.84 KB

 马上下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6 21:14:54
非常支持这样的讨论,先赞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6 21:19:37
如何认识经济研究中数学方法的运用在学术界历来争议很大。自从1969年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将数学和统计方法应用于经济分析的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以后,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股经济研究数学化的热潮。经济研究中这种倾向性的风气,对我国经济理论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些经济理论文章出现了大段大段数学公式的推导,个别学术性经济类杂志(并非是计量经济学或统计学杂志)此类文章甚至占了1/2到2/3,对此不少经济学家产生了疑惑:难道这就是经济理论研究的方向,这类研究可以解决或阐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吗?  
     一部科学史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凡属“科学”范畴的各个学科,都是在人类社会活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学科的划分和不同学科各自特征的归纳都是“人为”因素作用的结果,就内在本质而言,各学科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联性极为明显,不惟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各自内部的学科,就是两类学科之间也是如此。  
     经济学是研究社会资源配置及社会经济关系的一门科学。基于资源存量与流量的可度量性,为了使资源配置更加公平、效率更高,经济学有必要借助于数学这一严密、精确、实用的思维工具。基于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涉及到经济制度、社会心理、价值观念等难以量化的因素,经济学作为一种以思辨定性分析为主的实证性科学,不可能以数学作为经济研究中基本的或者说万能的工具。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6 21:20:43
学科本身没有“王臣”之分,它们都是人们认识真理和改造社会的工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6 21:20:45
关于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作用问题,在理论界历来争议就很大,这种论争至少已有100年之久。从“反对数学的蒙昧主义”,到断言没有数学就没有任何科学,见仁见智,意见可谓大相径庭。  
     作为实际经济活动的理论概括和抽象的经济学,从其萌发到形成始终没有离开过数学。一方面,数的概念是在漫长的生产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另一方面生产活动也总是需要经济类的不同学科,诸如人口学、市场学、劳动工资学、价格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等等无一不与计数、计量、计算有关。离开数的概念,离开算的方法,可以说就不会有这些学科。  
     经济活动的实践决定了经济理论的研究也离不开数量,并且在经济学中运用数学的程度与数学本身的发展密切相关。纵观数学的历史,其可分为有质的区别的四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计数、算术时期(终止于纪元前5世纪);第二阶段,初等数学即常量数学时期(终止于17世纪);第三阶段,变量数学时期(终止于19世纪);第四阶段,现代数学时期。现代数学时期突出的特点是,多种多样的数学分支不断成长,数学的对象和应用范围大大扩展,并且以更高的理论抽象和概括揭示出了数学中最一般的统一的概念。  
      尽管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极为抽象,但是它们都是从现实中来的,并且能在其他学科中、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这也许是数学不仅具有无限的生命力且对于各个学科都有巨大影响和吸引力的根由所在。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说,应用数学来研究现实世界的这种可能性的根源在于:数学从这个世界本身提取出来,并且仅仅表现这个世界所固有的关系的形成部分,因此才能够一般地加以应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