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学与经济学的内涵
1、数学。恩格斯给数学下的定义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空间形式就是指的几何学。
数学定义是对数学发展的概括和总结,必然具有其阶段性与局限性,不存在适合任何时期亘古不变的数学定义。
现代数学时期(19世纪末以来)现代数学时期是以1873年康托尔(G·Cantor)建立集合论为起点。总而言之,数学是人类认识自然和世界的形式逻辑。
2、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
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
社会科学。
二、数学与经济学交易及其相互促进
经济学与数学之间的存在交集。现代社会的人类行为及如何配置稀缺资源,肯定存在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
因此,数学作为高度抽象的形式逻辑对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已经被人们所证明的数学理论,形而下可以推进对经济规律的认识。
经济社会中的数量和空间关系也是对基于自然数学理论进一步检验。经济理论的发展本身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数学进步。
比如,有了静态规划之后,经济学家借边际分析方法重构了经济学的理论结构;有动态规划之后,新兴古典主义以超边际分析再构经济学成为可能;
有了纳什的博弈论之后,产业组织理论可以由博弈论重写。
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同样具有局限性,因为数学绝大多数是源自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当然也有是源自对人类行为的认识(如博弈论),以基于自然的
理论推广到人类行为和社会的研究必然有其局限。
三、经济学的研究中数学更多时候是充当一种语言。
数学语言在经济学研究中的表达主要是追求精炼和形式完美,所以,经济学研究思想比形式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