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961 36
2020-11-02
在论坛的“最新好贴”中,有1993110的帖子《什么是社会主义?》(2016.7.15)。
现在我们重新来看一看,在这个帖子中1993110在这个帖子中是如何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
在文章的开头,是这样来回答问题的:
“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对称,两者对立统一,有区别有联系。
资本主义,是资本所有者对剩余价值的占有。
社会主义,是劳动者对剩余价值的占有。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都有剩余价值,这是共性,是统一,是联系。
区别在于,剩余价值被谁来占有?占有者是谁?”
社会主义的确是与资本主义相对应的社会形态,但是再者具有性质上的对立与区别,而且社会主义本质上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就意味着必须消灭作为剥削阶级的资产阶级,就必须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权利制度,从而从根本上消除或消灭剩余价值的生产方式。
也就是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本质区别,就在于社会主义消灭了剩余价值生产方式。
在这里,我们要问:“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都有剩余价值”又从何说起呢?
从这里不难看出,1993110对社会主义的常识缺乏基本的了解。
马克思指出:“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的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生产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资本主义特征又表现为什么呢?“在当前考察的场合,自由工人和他的生产资料的分离是既定的出发点,并且我们已经看到,二者在资本家手中是怎样和在什么条件下结合的一一就是作为他的资本的生产的存在方式结合起来的”(《马恩全集》第24卷第44页)。这种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而以雇佣劳动制度为前提的生产资料同劳动的结合方式,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它生产的直接目的笔决定动机是生产并占有剩余价值。由此可见,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核心范畴,而不是什么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共性。
社会主义的实现是必须消灭私有制、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而公有制的实现客观上消灭了人格化的资产所有者。因此,在公有制企业,只有劳动所有者,没有资产所有者,只存在劳动所有权的利益要求,不存在资产所有权的利益要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就是说,在公有制条件下的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生产目的是满足劳动者利益要求一一即消费需求的满足,与此相对应的范畴,就是消费价值。这才是与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范畴相对应的社会主义核心范畴。
1993110也承认资本主义的生产主体是“资本所有者”,社会主义的生产主体是“劳动者”,如果他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共性换成生产成果,从而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别体现前者是资本所有者占有生产成果,社会主义是劳动者占有生产成果,这样就说得通了。但是,如果一定要把这种生产成果具体到价值形式,那么,两者就必须用剩余价值与消费价值来区分才合乎事实。
上面是说道理,下面我们来用实际的对比再做一个说明。
人所共知,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产权型企业,例如外资企业,就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种企业的生产主体就是老板(资本家或股东),其生产经营目的就是获取最大化的利润(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在公有制条件下,譬如在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队,由于消灭了人格化的资产所有者,因此,在生产队只有人格化的劳动者一一社员,没有人格化的资产所有者。社员作为生产主体,他们的利益要求,表现为消费需求的满足,而满足这种需求的手段,即是通过为生产队提供相应的劳动取得报酬。在生产队时的生产结果分配模式我们都了解的,就是“补偿消耗的、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余下都是消费的”。在这个分配模式中,“补偿消耗的”是生产资料转移价值,“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这是满足劳动者在不同范围内的公共需要,“余下都是自己的”则用于社员个体消费,按社员的工分积累数进行分解。从这是可以看出,在公有制条件下,在采用工分分配方式的前提下,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成果的分配结构实际上就是由“生产资料转移价值量+劳动者公共需要价值量+劳动者个体需要价值量”组成。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劳动者的劳动不再是必要劳动量与剩余劳动量的区别,而是公共需要劳动量和个体需要劳动量的区别,与此相联系,剩余价值与剩余劳动的范畴也必然消失,消费价值与个需劳动的范畴成为必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0-11-2 18:56:02
但是,如果一定要把这种生产成果具体到价值形式,那么,两者就必须用剩余价值与消费价值来区分才合乎事实。
-----
换个名字而已,不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2 19:09:51
兄弟领着大哥你,先复习一下有关的理论常识:


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的总和,基本生产关系和其他次要枝叶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就是政治文化等等的体制和习俗,是人们政治文化生活等等的特性和框架。


像公有制,私有制,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就是基本的生产关系。

这些基本关系,主要发生在企业里面,发生在劳资之间,体现着资无两大阶级。


公有制和私有制,是关于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关于劳动成果的占有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2 19:17:03
社会主义的确是与资本主义相对应的社会形态,但是再者具有性质上的对立与区别,而且社会主义本质上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
1,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确对应社会形态,但,并不是社会形态,不等同于社会形态。

社会主义的本身,资本主义的本身,都是生产关系。你看生产关系,等同于社会形态吗?

给你说了一万回了,这都叫生产关系。你对着镜子,瞪大了大眼,问楼主他:资本主义是生产关系吗?社会主义不是生产关系吗?


2,社会主义,并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一个是社会里面的基本的生产关系,另一个是具有这些生产关系的社会。

你问问楼主大哥他:汽车,是汽车站吗?你开了一辈子车了,你什么时候开汽车站?怎么挂挡啊?离合器在汽车站的候车大厅里是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2 19:27:59
而且社会主义本质上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
而且社会主义的本质,不是消灭剥削,更不是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不是资本家对着生产资料去占有,而是资本家对着劳动成果去分割,就是搞资本剥削的意思。

那么社会主义的本质,不是国家对着生产资料去占有,不是国家对着劳动成果去分割,是劳动者自己收获自己的劳动成果,

也就是原本被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现在是劳动者来占有了。对不?合乎逻辑不?

马克思,恩格斯,也都是这么说的。


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了,叫资本剥削了,就叫资本主义了。

剩余价值不被资本家占有,占有者是劳动者了,就叫社会主义。


再一点,资本剥削的实质,是存在剩余价值呢,还是被资本家占有着?

如果有剩余价值,可资本家就是不占有,全给工人了,你说他还是剥削者吗?此时,他的资本仍旧归他。

人家新娘,给新郎官戴戒指,说,老公戴戒指,

那你一把抢过来,戴在你的手指头上,你就是老公吗?

老公不老公的,是在那个戒指呢,还是在于谁来戴这个戒指?

你花十块钱,买八个戒指,每一个都刻上字:正面刻上老公,反面刻上这是老公的戒指。你是八大老公,有八十个新娘子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0-11-2 19:47:23
在这里,我们要问:“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都有剩余价值”又从何说起呢?
马克思说,总价值=总价格。价格=其他成本+工资+利润=补偿价值+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价值。

现在不用文字,用标号,用代号,用符号,就可以有:价格=1+2+3,或者,价格=A+B+C,

意思是:第一块劳动,第二块劳动,第三块劳动。对不?可以不?明白不明白?理解不理解?

那么,资本主义是什么?是第三块劳动,被资本家来占有

那么,社会主义是什么?是第三块劳动,被劳动者来占有。

行吗?看见了吗?看懂了吗?

现在,咱们不叫第三块劳动了,改名,叫“那块劳动”,叫“那个价值”,叫“第一块和第二块之外的劳动”,叫“第一块第二块其余的价值”,叫“余剩价值”,叫“润利”,叫“剩余”,叫“薪水外”,叫“代号某某某”,行不行啊?有实质区别吗?

人家资本主义的国家,叫国家,那你不能叫啊,你叫家国?

人家资本主义的社会,叫民主,那你不能叫啊,你叫主民?

人家资本家得到的利润,叫利润,那你不能叫啊,你叫福利,叫社利,叫润民,叫消费价值,叫福利,有意思吗?

人家资本家吃面包,你必须得吃包面啊,对吧。


资本家得到的利润,叫利润。你就不能叫利润。

资本家占有的那块价值,名称是剩余价值,你叫价值剩余,行不行?

区别在哪?到底在哪?

是资本家的占有,还是被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

你想改变的,是资本家的占有,还是被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的名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