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图等价定理(以及后来的巴罗-李嘉图定理)说的是:**无论是征税还是借公债,对民众的消费和投资的影响没有区别。我看一些书说,新古典主义据此批驳了凯恩斯所提倡的积极财政政策。其中一个重要理由是:凯恩斯曾经明确指出,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下,为了避免挤出效应,**不应该用征税的方法融资,而应该使用借债的方式。
我有一些疑惑:
(1)李嘉图等价定理只是推翻了凯恩斯关于融资方法的上述论点,为什么直接就能否认积极财政政策呢?教科书上不是说还存在着大小为1的“平衡预算乘数”吗?
(2)为什么不能用AD-AS模型(其中AS使用卢卡斯供给曲线)去说明财政政策会因为公众的预期而失效?为什么非要用李嘉图等价定理来说明????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