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2518 61
2011-02-15
中国的市场教徒们(与西方的市场教观点是相反的),他们为了抨击计划经济,需求决定供给。在谈到这个“需求”是实际上是玩个文字表面意义的游戏。实际上这些是并不是什么经济学家,而是记者、搞宣传工作的文化流氓,西方主流经济学虽然混淆了各种变量,但也知道“供给决定需求”(个人选择的常识)。
   现在我就来推中国的市场教(实际上是给钱就搞宣传的文化流氓)可笑矛盾,并且知道你们所谓的“需求”的实际准确意义,而不是文字表面意义是什么。
  1、 如果说“需求”决定供给,这等于说什么?这等于说每个消费者都全能全知能预测未来,也就是说消费者想不到的,永远也不会出现。并且古代人想不到的飞机、火车、电灯、电话、手机、电视、互联网等永远也不该出现,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能想到呢?
  2、并且每个人“需求”好像是没有代价,他们攻击计划经济声称,需要中央计划当局怎么知道消费者的“需求”,好像说某个人想人什么,就可以不计代价给这个提供些什么?在这里市场教的文宣机器所谓“需求”好像有一种不需要代价个人欲望。那么请问你们刀枪不入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市场经济,怎么满足乞丐的欲望,难道说乞丐除了想吃饱饭,就不想要美女、汽车、别墅等?
  3、而且在他们脑子中所谓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而且按他们的逻辑,好像不受量的上限的限制。这是否等于说,每个人都无比有钱,想要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根本不担心钱的问题。需求指出的是,在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不仅受社会经济中自己支付的"量"限制,而且受自身生理系统的“量”的限制。如:某个男人是否可以不睡觉不吃玩,一天到晚打游戏或者找女人做 爱??生理系统会有量上的上限,会以饥饿、疲劳的方式来调节你。难道说生理系统本身需要知道你做什么,如心脏应该知识你要做什么,所以受你支配的跳多少下???实际上不是,是你的行为的能量消耗,在“量”上受生理系统的限制,而经济工作中同样如此需要知识的是“量”的级别,而不是要知道每个人应该做什么?
    4、而且就某种滞销的商品而言,他们认为是多数消费者(另一行业的劳动者)不需要这些商品。那么是否降低价格也滞销?如果按某些文宣机器的逻辑,当大多数人需要选择这种生产组合(商品),而这种商品确因价格太高多数穷人买不起,那么按他们的逻辑就应该压缩产量,以适应这种所谓的“需求变化”,实际上现实市场经济的确是这样的,因为他们追求的是利润这种交换中劳动者劳动的交换剩余。实际上就是改变货币与劳动力交换的比例让人买不起。根本与按生产力调整个人的选择无关。可我要问多数人的个人的“需求”(实际上是个人选择)满足了么?为什么先降低价格,通过先降低生产成本的方式来使统一采购价格与销售价格相近?
   这种所谓的“需求”是真正纯粹的拍脑子想像?所谓的“需求”压根就不是文字表面的含义,这隐藏了每个人好像预先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一样?正如每个人生下来,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是需要父母和其他人向他提供知识,或者通过自己实践得到的,所谓的“需求”其实准确的表述,只不过是对“已知知识在支付代价下选择的优先次序”。

  那么现在我们来谈经济中的资源配置,配置资源应该搞清楚的问题
1、分散于成品中的知识集,并不是每个人都了解知道。2、在利用这些知识下所付出的代价,及个人选择的优先次序。而个人的代价,是以交换的形式向他人提供节约消耗选择途径。
说“需求决定供给”等于说,每个消费者知道这些知识,并且能预知未来,这是什么逻辑?实际上这个“需求”是文字面上的“需求”,还是“对已知知识在支付代价下的选择次序”。
3、消费者的消费实际上是“个人的代价”在相互交换,因此核算需要获取的信息并不是“具体的生产组合”,也就是说不是需知道,那些文字面上造出来的“需求知道某些人某要什么什么具体商品”,而是需要知道个人在现有的生产涵数(机器)下消耗的代价,这个代表是对比个人的选择而得出的偏向某一方面的选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2-15 20:59:37
我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1,市场情况下,生产者生产出产品,投放市场后,一旦滞销,他降价处理。这种情况看似你所谓的供给决定需求。只要生产出来,就能卖出去。
2,但是你忘记了第二步。他一旦滞销导致亏损后,会停止这个产品的生产,转而生产其他产品。或者亏损会导致他关门大吉。

这就是说,不是生产商想提供什么供给,需求都会产生。他需要根据市场反馈进行运作。他必须盈利才能维持。
所以有效供给创造需求,本身这个有效供给指的是生产者不会像傻子一样亏损还长期生产。

但是计划经济下呢?如果滞销他降价还是降低产量?如果导致亏损,是否按市场情况减产或停产?那还是计划经济了吗?谁对投资失败负责?

所以,你所谓的供给创造需求,是市场经济下的有效供给创造需求。因为有效供给本身考虑了生产方本身不会像傻子一样长期低价亏损地销售产品。

这就是供给需要满足需求的原因。而计划经济由于没有市场,根本无法实现这个步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6 11:19:24
从市场的角度来说,供给可以创造需求,但是供给也是基于人的有效需求的,而不是盲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6 15:49:01
nickli1977 发表于 2011-2-16 11:19
从市场的角度来说,供给可以创造需求,但是供给也是基于人的有效需求的,而不是盲目的。
什么是“有效需求”,我们在这里是在讨论这个“需求”的准确表述 ,以免被人玩可  耻的文字游戏。

就是“有效需求”从文字表面,也就每个人预先知道这些信息知识的含义,当然社会中的每个消费者(另一行业的从业人员)都知道这些信息,都是全能全知能预测未来的神。

它准确的意义,是“支付代价下可供选择的条件” ,对于乞丐或者没有工作的人,他们支付不起这种代表,社会经济实际上是交换关系。

供给确定“支付代价下的可供选择的条件”,这是毫无疑问的。

并且一种产品多数人不买,是否他们就不需要,看看这个“需求”的准确含义,“支付代价下”,因此只要这种商品的成本降低,那么选择指数会提升上去的。

而不是因为卖不出去,就停止生产,去生产那些高利润,高制约诂价的生产组合,市场经济就是这样的,每一次物价上涨,穷人所需的中低档消费品被压缩,富人所够买的高档高消耗的生产组合增加,如现下都去妙作房地产一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6 16:08:38
周百五 发表于 2011-2-15 20:59
我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1,市场情况下,生产者生产出产品,投放市场后,一旦滞销,他降价处理。这种情况看似你所谓的供给决定需求。只要生产出来,就能卖出去。
2,但是你忘记了第二步。他一旦滞销导致亏损后,会停止这个产品的生产,转而生产其他产品。或者亏损会导致他关门大吉。

这就是说,不是生产商想提供什么供给,需求都会产生。他需要根据市场反馈进行运作。他必须盈利才能维持。
所以有效供给创造需求,本身这个有效供给指的是生产者不会像傻子一样亏损还长期生产。

但是计划经济下呢?如果滞销他降价还是降低产量?如果导致亏损,是否按市场情况减产或停产?那还是计划经济了吗?谁对投资失败负责?

所以,你所谓的供给创造需求,是市场经济下的有效供给创造需求。因为有效供给本身考虑了生产方本身不会像傻子一样长期低价亏损地销售产品。

这就是供给需要满足需求的原因。而计划经济由于没有市场,根本无法实现这个步骤。
1、市场下资本家们追求的是利润,这种交换中的劳动剩余,如果没有利润,他们所选择的是出售这方面的资产,够进有利润的资产。

2、“需求”按某些人的文字表面理解,就是需足人的欲望,但滞销的商品可能是由于价格太高,多数人不够买,难道说通过大众没有这种欲望么?如果资本转而去选择出售这种资产,或者进入有利润的领域,那么证明市场经济的均衡,是最优配资资源的均衡,还是一种社会支配秩序的均衡

3、你们这种停产逻辑这等于说,应该优先满足富人们的奢侈品,而不是大多数人需要的中低档消费品。因为富人们支配大的劳动力,生产奢侈品就能赚取大量的剩余劳动(利润)。你能公开诚认这一点,这正是市场教们的虚伪,市场根本不是按生产能力满足多数人个人的最大化选择(需求),而是追求榨取人们的剩余劳动(利润)。

4、相反在计划下,价格会等待生产调整,而不是涨价让人买不起,这正是因为计划要济盯着了新古典理论中那些实际上的价格变量(机器与人的位置),而不是货币变量。

  在计划是一种统购统销的经济体系,一切商品先由国家性的经营部统一采购(营销部是有销售指标的),如果采购价格高于销售价格,在下一会计结算的生产中,该行业厂长、局长或者部长额令降低生产成本。实际上庞大的计划经济上级领导根本不知道下边生产了些什么,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比较物质产品平衡表中,那些没有填进平的物资,生产成本是否比上一年度成本更低,完成得更好的就升官,安成不好的就可能被降职或者处理(斯大林时代是被枪决)而物质产品平衡表里不足的会被额令增加产量。而就某种新的生产组合而言,都是逐步提高产量,因此厂长或者局长等,他们是担心采购价格高于销售,自己会被处理的,有的干脆在使用新技术时,很谨慎不太愿意太快速使用新技术,因为有担心完了不了平衡表计划的风险,当然如果中央计划当局要鼓利利用新技术,那么实际上就会允许一些领域采购价格高于销售价格,但必须在下一结算中成本有所降低。现实的计划经济正是这样运行的。这正是如果技术更新得太快,有可能引发混乱的原因。(实际上市场中也存在这种成本约束,高科技产品起初总是会造成一定的浪费。)
   在计划中多数商品根本就不会滞销,实际上统购的体系,以降价的方式进行处理,他们是有销售指标的,他们也不会管是否有营利,他们只管这种平衡指标,必须把采购的物质尽最大努力填入平衡表。
   在这是货币价格实际上等新古典理论中的实际变量生产力相对价格(机器与人的位置),这正是不遵守价值规律的优点。如果遵守价值规律,这等于说货币在每个生产要素领域行业自由流通,那么因为没有利润或者利润率资本就会出售这部份资产,而投入较高利润生产的领域,这就导致大量的中低档消费品的生产实际上被压缩,以致形成了平均利润率。但这还是瓦尔拉斯均衡——生产力与个人选择的均衡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2-16 16:19:03
不过需要指出一点, 中国前三十年并不是像苏东那样严格上的计划经济,在经济核算中厂长或者经理们、营售局长等是不需要调报平衡表。但苏东绝大多数国家经济(尤其是民德、捷克斯洛伐克)确是这样运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